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消化道线虫

消化道线虫

消化道线虫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动物学、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7028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兽医导刊、动物医学进展、广西畜牧兽医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马学分会成立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等;消化道线虫的相关文献由399位作者贡献,包括韩博、冯雪领、崔平等。

消化道线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3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7028 占比:99.81%

总计:77173篇

消化道线虫—发文趋势图

消化道线虫

-研究学者

  • 韩博
  • 冯雪领
  • 崔平
  • 李春花
  • 秦建华
  • 蔡进忠
  • 赵月兰
  • 刘孝刚
  • 刘毅
  • 包永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柯柯; 李华松
    • 摘要: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驱虫药物对奶山羊消化道线虫的驱虫效果,为今后寄生虫病的防治筛选更好的驱虫药物。选取奶山羊96只,分3组,每组32只,分别投喂伊维菌素注射液、芬苯达唑粉和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预混剂3种驱虫药物,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法检测驱虫前后线虫的感染情况。结果发现:伊维菌素注射液组虫卵转阴率为6.25%;芬苯达唑粉剂组虫卵转阴率为31.25%;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预混剂组虫卵转阴率为50.00%。驱虫前后感染强度伊维菌素注射液组差异显著(P<0.05),芬苯达唑粉剂组差异极显著(P<0.01),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预混剂组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建议采用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预混剂作为奶山羊消化道线虫首选驱虫药物。
    • 阎晓菲; 刘宜勇; 童婷; 丁克奇; 邓海峰; 王培明; 吐来力江; 热西旦; 刘明军; 王钰琪
    • 摘要: 为了解伊犁不同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和球虫季节性感染情况,在2019年的春、夏、秋、冬4个季节采集伊犁昭苏和尼勒克地区7337份粪便样本,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鉴定感染种类,采用改良麦克马斯特法定量检测,计算感染率及感染强度。结果表明:伊犁两个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和球虫的感染率较高,消化道线虫呈中度感染,球虫呈轻度感染,初步鉴定出9种消化道线虫和12种绵羊艾美尔属(Eimeria spp.)球虫;昭苏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平均感染强度极显著高于尼勒克地区(P<0.01),尼勒克地区球虫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强度极显著高于昭苏地区(P<0.01);两个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和球虫平均感染强度呈现出春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的流行规律;春季和冬季,昭苏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平均感染强度极显著高于尼勒克地区(P<0.01);除了冬季,其他季节尼勒克地区球虫平均感染强度极显著高于昭苏地区(P<0.01);使用驱虫药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后,绵羊消化道线虫和球虫的平均感染强度均显著降低(P<0.01),但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均高于球虫。可见伊犁两个地区因气候温度等的不同,对绵羊消化道线虫和球虫感染情况有一定的影响。
    • 蔡进忠; 李春花; 雷萌桐; 潘保良; 李剑; 孙建; 索南多杰; 马豆豆; 尕日玛加
    • 摘要: 为评价埃谱利诺菌素浇泼剂对绵羊消化道线虫驱虫效力,选择1.5岁自然感染消化道线虫的绵羊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1~3组为埃谱利诺菌素浇泼剂0.4、0.5和0.6mg/kg.b w组,沿背部皮肤中线浇注给药,4组为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药物对照组,按0.2mg/kg剂量颈部皮下注射,5组为阳性对照组,不给药;采用粪便虫卵检查法评价驱虫效果.结果:给药后7、14d检查,0.5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0.0%、95.0%,减少率分别为97.0%和99.3%;0.6mg/kg剂量给药后7、14d检查,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均达100.0%;0.4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的转阴率、减少率均低于0.5、0.6mg/kg剂量组.对照药物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0.2mg/kg剂量组对消化道线虫的驱虫效果略高于埃谱利诺菌素浇泼剂0.5mg/kg剂量组;埃谱利诺菌浇泼剂3个剂量组试验绵羊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证明埃谱利诺菌浇泼剂0.4、0.5、0.6mg/kg体重剂量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安全有效,其中0.5、0.6mg/kg剂量高效安全低残留,推荐剂量以0.5mg/kg为宜.
    • 吕玉花
    • 摘要: 目的:为了保证牦牛养殖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使用不同剂量的阿苯达唑对牦牛主要消化道线虫治疗的抗药性进行检测试验,以期可以为消化道线虫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选择粪便虫卵减少试验,选择40头牦牛作为试验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数量相同的4组.第1组、第2组、第3组分别按照不同的剂量标准给予阿苯达唑,作为试验组.第4组使用安慰剂,作为对照组.在投药之后利用直肠采粪以及饱和盐水漂浮的方法进行检查,对比4组牦牛在给药7d和给药14d奥斯特和马歇尔线虫粪检EPG结果和虫卵减少率.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得出奥斯特、细颈线虫和马歇尔线虫都没有对该药物出现抗药性,可以作为牦牛线虫治疗的药物,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汤向前; 肖锋; 张炼钢; 戴明清; 唐炳
    • 摘要: 山羊消化道线虫病对山羊养殖业危害很大,轻者导致山羊生长缓慢、发育不良,重者可引起羊群大量死亡。引起消化道线虫病的寄生虫种类繁多,对胃肠道损伤严重。及时诊断发现,对症治疗可以有效防治疾病造成的损失。该文通过对病原种类、流行特点、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阐述。
    • 王腾宇; 翟帅; 王强; 林洋; 毛晓伟; 呼和巴特尔; 王文龙
    • 摘要: 为了解科右翼前旗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流行情况及对常用驱虫药物的耐药性情况,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氏计数法对该地区11个苏木乡镇、2个国营农牧场的1334只绵羊进行调查研究,并选择234只高感染率,即每克粪便虫卵数(EPG) ≥800的绵羊进行耐药性检测.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羊群感染消化道线虫现象普遍,共检到捻转血矛线虫、夏伯特线虫、奥斯特线虫、细颈线虫、食道口线虫、毛圆线虫和仰口线虫共7种线虫,感染率分别为90.4%、27.7%、19.1%、8.1%、14.5%、9.0%和6.5%,优势虫种为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试验检测表明,虫体对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均已产生了耐药性,对氯氰碘柳胺钠相对敏感.
    • 完代草
    • 摘要: 牛羊消化道线虫病,主要是牛羊胃肠道寄生的钩虫、结节虫、夏伯特线虫、血矛线虫、棕色胃虫、鞭虫等引起的牛羊疾病,通常由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发病,也是甘南农牧区常见的疾病.
    • 张春霞
    • 摘要: 用粪便虫卵计数法对青海省3个不同海拔地区的60只藏羊粪便中消化道线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相同的放牧环境下,同一海拔高度不同时间藏羊消化道内所含线虫虫卵数量不同;同一时间不同海拔高度藏羊消化道内所含线虫虫卵数量不同,优势虫种基本相同.
    • 昭日格图; 林鑫; 毛冉; 王丽萍; 李志国; 张艳明
    • 摘要: 为了解赤峰地区舍饲肉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情况,利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和改良麦克马斯特计数、镜检等方法对赤峰市旗县区舍饲肉羊采集的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在阳性粪便样品中共检测出6种虫卵,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细颈线虫、食道口线虫、仰口线虫、夏伯特线虫和球虫;赤峰地区舍饲肉羊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8.49%,线虫和球虫感染率分别为73.92%和53.79%;敖汉旗、松山区、巴林右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82.50%、92.26%、82.67%、66.25%、71.83%、71.76%,各旗县区虫卵减少率分别为59.27%、81.83%、45.50%、69.26%、65.79%、62.08%。试验结果可为赤峰地区的舍饲肉羊消化道线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阎晓菲; 刘明军
    • 摘要: 由消化道线虫感染引起的疾病是影响绵羊健康和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该病传统的预防方法是使用化学驱虫药和加强饲养管理.但随着抗药虫株的出现和蔓延,严重的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问题,使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绵羊抗消化道线虫感染育种中的应用,提高绵羊对消化道线虫的抗病性,是预防该病的重要补充策略.大量研究表明传统表型选择性状面宽,但遗传进展缓慢,准确性差;分子标记确定性高,但抗性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基因间又存在互作,单独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面性不足,应将二者相结合.虽然已筛选出大量的消化道线虫的抗性遗传标记及候选基因,但抗病作用机制复杂,尚处于试验研究状态;抗病性状和生产性状之间的关联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对绵羊抗消化道线虫感染育种技术及筛选的基因位点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为今后绵羊抗消化道线虫感染育种研究提供了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