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引流管
泪道引流管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篇、专利文献38398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临床眼科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等;
泪道引流管的相关文献由357位作者贡献,包括宋玉枫、曾晨光、杨习锋等。
泪道引流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8398篇
占比:99.76%
总计:38489篇
泪道引流管
-研究学者
- 宋玉枫
- 曾晨光
- 杨习锋
- 丁雪玲
- 吴文刚
- 李玉茹
- 陈松林
- 万克猛
- 任保来
- 刘伟
- 刘娟娟
- 刘永辉
- 刘锦
- 厚彩莲
- 姚卫兰
- 姜海涛
- 孙松
- 宋宏锦
- 尹丽丽
- 廖茉莉
- 张将
- 张敬先
- 张熙伯
- 徐晔
- 朱加贵
- 李满
- 李荀丽
- 杨柳
- 柯秀峰
- 梁昕
- 汤伟
- 王亚勋
- 王庆华
- 王雪
- 范金鲁
- 蔡军
- 许福荣
- 许艳敏
- 赵红
- 郝在晨
- 陈丽华
- 陈运信
- 陶玥
- 魏志诚
- 黄碧文
- 黎小军
- 丁伟
- 丁倩
- 丁衍
- 万文娟
-
-
曾志;
刘涛;
李树铭
-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泪道引流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梅州市中医医院临床收治的58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其中2018年1月-2019年12月选择硬膜外麻醉导管植入的29例患者(B组)作为对照,2020年1月-2021年6月选择泪道引流管置管的29例患者作为A组,比较两组术后3、6个月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A组总有效率为93.10%,较B组的72.41%显著高(P<0.05),术后6个月,A组总有效率为89.66%,较B组的65.52%显著高(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5%,较B组的27.59%显著低(P<0.05)。结论:泪道引流管置管应用于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可提高临床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
-
张蕾;
杨丽红;
潘叶;
翟文娟;
孙春华;
赵红
-
-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泪道扩张引流管(简称扩张管)与一次性使用泪道引流管(简称引流管)在泪道阻塞中的疗效及各自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9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治疗联合泪道置管的317例患者(354眼),其中男103例(111眼),女214例(243眼),年龄20~84岁,平均(47.4±15.6)岁.按照阻塞部位不同分为单纯鼻泪管阻塞组(单纯组)及复杂泪道阻塞组(复杂组).每组按照置入人工泪管类型不同又各分为扩张管组与引流管组2个亚组.其中单纯组159眼(扩张管107眼、引流管52眼),复杂组195眼(扩张管98眼、引流管97眼).结果 单纯组和复杂组中扩张管和引流管亚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病程及Munk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扩张管治愈率为88.79%、有效率为95.33%,高于引流管治愈率71.15%、有效率82.69%(χ2分别为7.716、5.473,P<0.05).复杂组扩张管治愈率31.63%,有效率56.12%,低于引流管治愈率51.55%、有效率71.13%(χ2分别为7.961、4.745,P<0.05).单纯组与复杂组扩张管的鼻根酸胀发生率明显高于引流管(P<0.05).结论 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道置管可有效治疗泪道阻塞,扩张管更适宜于鼻泪管单一部位阻塞,而引流管更适宜于含鼻泪管阻塞的多个部位的复杂性泪道阻塞.
-
-
苟文军;
杨旭;
龙波;
陈彬;
李玉梅
-
-
摘要:
目的 观察留置泪道引流管对慢性泪囊炎患者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DCR)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泪囊炎患者98例(98只眼),所有患者均接受EDCR手术,以术中植入泪道引流管为依据,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泪道引流管非植入组与泪道引流管植入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吻合口愈合情况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 本研究最终完成随访98例(98只眼),EDCR泪道引流管非植入组49例、EDCR泪道引流管植入组49例纳入分析.EDCR泪道引流管非植入组治愈率为93.8%(46/49),其中3例手术失败的原因均为鼻腔炎症导致吻合口与中鼻甲相粘连吻合口封闭导致手术失败;EDCR泪道引流管植入组治愈率为85.7%(42/49),其中7例手术失败的原因均为吻合口周围组织过度增生、肉芽组织增生、泪道引流管脱落后过早取出泪道引流管造成吻合口周围黏膜收缩导致吻合口阻塞致手术失败.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在6个月时EDCR泪道引流管非植入组有46例吻合口逐渐上皮化,未见肉芽组织生长;EDCR泪道引流管植入组有42例吻合口逐渐上皮化,未见肉芽组织生长.结论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植入泪道引流管可用于治疗慢性泪囊炎,但泪道引流管留置与否对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
-
李延利
-
-
摘要:
目的 分析泪道引流管双泪小管插管吻合断裂泪小管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宝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运用腰麻导管做支撑行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运用泪道引流管双泪小管插管吻合断裂泪小管的3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拆线,研究组1周后吻合口红肿发生率(2.56%)较对照组(19.44%)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37/39)]较对照组[77.78%(28/36)]高(P<0.05);研究组泪小点豁开率[5.13% (2/39)]、支架脱落率[2.56%(1/39)]均较对照组[25.00%(9/36)、33.33%(12/36)]低(P<0.05).结论 泪道引流管双泪小管插管吻合断裂泪小管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术后吻合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
刘彦江
-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诊断为慢性泪囊炎患者40例(40只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行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对照组行泪道插管术,术后分别随访3、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结果:本研究3个月实验组有效率95%(19/20);对照组总有效率90%(18/2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实验组有效率95%(19/20):对照组总有效率75%(15/2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延长,在6个月时,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总有效率仍高达95%,泪道插管术有效率由于吻合口增生,总有效率下降.结论:鼻腔吻合术在县级医疗结构可用于治疗慢性泪囊炎.
-
-
-
-
-
刘越;
李珣旖;
苏文华;
万春泓;
王新华
-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泪小管断裂患者3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泪小管断裂吻合术,观察组实施鼻内窥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每组18例.比较两组手术中置入泪道引流管的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6 h、24 h、48 h疼痛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置入泪道引流管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情况较对照组少(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可提高泪小管断裂患者手术中置入泪道引流管时间,早期可减轻患者疼痛,值得借鉴.
-
-
张永花;
张宗生;
姚彬
-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经皮肤一针吻合术及泪道引流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 82 (82眼 )采用"经皮肤一针吻合法" 及泪道引流管修复的泪小管断裂.从2015年1月16日--2020年1月16日5年内于我院收治的因各种外伤致泪小管断裂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泪道引流管置入术患者病例中,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中,借助显微镜来进行,5-0丝线缝合,在泪道引流管插入吻合的泪小管,主要借助直径0.65mm的泪道引流管(山东福瑞达生产).在术后6个月将泪道引流管予以拔除.结果:82例中泪小点豁裂、伤口裂开分别为1例、对于伤口裂开者,在修复以后,愈合性良好.尚未出现下睑外翻现象.同时其痊愈、好转分别为71例、11例,其占比分别为86.5%、13.5%.结论: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联合使用经皮肤一针吻合法术及泪道引流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经济性和安全性等优势比较显著.结论 :经皮肤一针吻合法及硅胶管联合应用于泪道断裂修复是一种经济 、安全 、有效 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