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侵入
泥浆侵入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7420篇;相关期刊37种,包括地球物理学报、物探化探计算技术、石油天然气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等;泥浆侵入的相关文献由273位作者贡献,包括范宜仁、邓少贵、章成广等。
泥浆侵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420篇
占比:99.49%
总计:17509篇
泥浆侵入
-研究学者
- 范宜仁
- 邓少贵
- 章成广
- 杨震
- 刘迪仁
- 周峰
- 夏宏泉
- 李智强
- 潘保芝
- 谢伟彪
- 刘丹
- 刘娜
- 刘晓梅
- 吴兆成
- 吴彬
- 孙建孟
- 殷秋丽
- 蒋必辞
- 邵维志
- 陈华
- 仵杰
- 刘之的
- 刘庆成
- 刘林玉
- 刘航军
- 吕斯端
- 吴俊晨
- 吴立峰
- 吴非
- 吴飞
- 孟庆鑫
- 岳喜洲
- 岳步江
- 廖东良
- 张三
- 张建华
- 张智勇
- 张瑞
- 文晓峰
- 斯扬
- 朱猛
- 朱玉双
- 李国玉
- 李红
- 李虎
- 李进福
- 杨雪
- 王俊明
- 王卫
- 王建民
-
-
罗健;
张国栋;
胡文亮;
魏晓晗;
何玉春
-
-
摘要:
东海盆地低渗油气资源丰富,但低渗储层又极其敏感,做好东海低渗储层保护是实现低渗油气资源良好开发的先决条件,为此东海盆地先后使用了两种钻井液体系,分别是反渗透水基泥浆和白油油基泥浆。为了明确两种泥浆体系对低渗储层的侵入特征,开展了(0.1~1)×10^(−3)μm^(2)、(1~5)×10^(−3)μm^(2)、(5~10)×10^(−3)μm^(2)三种类型低渗岩心侵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水基泥浆和油基泥浆均对岩心存在侵入现象,随着泥浆对岩心的侵入,引起不同程度电阻率的“低侵”和“高侵”特征,利用不同泥浆的侵入特性结合时移电阻率测井可以有效分析泥浆的侵入深度、流体性质以及可动水情况,为低渗储层井筒保护、油气层选段射孔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
-
-
-
尚锁贵;
刘红岐;
王健;
刘海波;
杨玉卿;
杨征世;
陈一建
-
-
摘要:
泥浆侵入地层后,地层的物性会发生变化.地层测试作业中,泥浆滤液会与原始地层流体一起进入取样器,以致取样液体与侵入前泥浆滤液中的离子类型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容易导致对原始地层流体类型的误判.定量分析取样液体中的离子类型与含量,掌握泥浆侵入后离子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正确判断地层流体类型.通过泥浆侵入和返排实验,测试泥浆侵入前和返排过程中泥浆滤液中离子的类型和含量,分析影响返排液离子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从而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返排液离子含量计算模型.运用此模型,分别根据实验数据和现场数据计算得到的返排液离子含量,其相关性均超过0.9.
-
-
马健;
潘广山;
李路明
-
-
摘要:
淡水泥浆侵入条件下咸淡水界面的测井识别方法,国内很多学者早有相关研究,但对盐水泥浆侵入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传统的测井识别方法采用视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划分地层岩性及确定咸淡水界面,但在盐水泥浆侵入条件下,视电阻率曲线受泥浆减阻侵入影响严重,无法准确划分地层岩性。文章通过对泥浆侵入机理的研究,总结出盐水泥浆侵入条件下测井响应特征,探索出盐水泥浆侵入条件下咸淡水界面的测井识别方法。研究表明,自然伽玛测井曲线不受泥浆性质干扰,在地层划分方面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优势。因此,利用自然伽玛和自然电位综合测井方法进行咸淡水界面的判别适用于盐水泥浆侵入地层。
-
-
李跃林;
徐思慧;
王利娟;
乐彪;
曾桃;
张宫
-
-
摘要:
由于实际测井情况的复杂性,存在部分泥浆侵入井的电阻率曲线只含有随钻电阻率曲线,并且由于该电阻率曲线测量时泥浆还未完全侵入,因此,常规泥浆侵入校正方法不能应用于此类井中的泥浆侵入校正.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校正方法,即结合泥浆侵入机理和改进体积模型得到侵入前后地层含水饱和度关系式,对RPM(Reservoir Performance Monitor-储层性能监测仪)测量的含水饱和度直接进行校正,来有效规避电阻率测井资料的不适用性.将校正模型运用于实际测井资料解释中,发现解释结论与实际产出情况一致,校正了由随钻电阻率曲线进行泥浆侵入校正的解释结果,由此验证了该校正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为泥浆侵入校正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
-
-
崔利凯;
孙建孟;
陈彦竹;
姜黎明;
闫伟超;
董怀民
-
-
摘要:
石油钻井中由于钻井液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使得钻井泥浆侵入到原始地层中,改变地层的电阻率,进而影响电阻率测井的准确性.以岩心CT扫描得到的数字岩心模型为基础,利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来模拟泥浆侵入的过程,结合有限元方法计算泥浆侵入过程中岩心电学特性参数的变化,并结合岩心孔隙结构参数,从微观尺度上认识泥浆侵入过程,从而系统地分析泥浆侵入的微观机理.孔隙微观结构参数中,渗透率、孔隙连通性及孔喉半径对泥浆侵入和电阻率影响显著,在实际测井解释中,有必要针对不同渗透率的岩心建立相应的电阻率校正模型.
-
-
董红
-
-
摘要:
以电阻率测井动态侵入响应模型为基础,分别模拟淡水泥浆和咸水泥浆侵入条件下,不同探测深度的油水层高分辨阵列感应(HDIL)径向电阻率曲线变化特征;并在总结HDIL径向电阻率分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模拟结果与实测测井结果的对比分析,更准确地确定储层参数;利用不同侵入条件下油层、水层的电阻率形态和径向电阻率分布的特征以及动态模拟确定的储层参数结果进行储层流体识别,提高了低电阻率油层和咸水泥浆侵入条件下储层流体识别的精度.
-
-
周峰;
刘航军
-
-
摘要:
雷达测井是一种新型的高频电磁波测井方法,实际测井时其信号会受到钻井液、泥浆侵入及井筒结构的影响。建立了泥浆侵入环境下的裸眼井雷达测井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泥浆侵入环境下的电磁波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井下几个关键参数对雷达接收信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中传播的电磁波呈现出耳郭状明暗交替的波阵面特征,使得接收波形较为复杂;过大的天线收发间距会影响侵入前缘反射波成分的正确提取,泥浆层的厚度对于电磁信号的衰减有影响,泥浆矿化度对于信号的衰减和相位畸变影响很大。因此建议在实际测井时应合理地设计收发天线间距,并尽量使井下天线靠近井壁,雷达测井的有效使用应该限制在淡水泥浆钻井的储层环境中。
-
-
-
-
刘丹;
潘保芝;
蒋必辞;
张瑞;
杨雪
-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地层电阻率是影响油气评价的重要参数,水平井中感应测井是确定地层电阻率的最为重要的方法.在水平井中,侵入带在重力作用下不再是以井轴为中心对称的,会产生一定的偏心距.实际测井环境中泥浆侵入使井眼附近地层电阻率径向变化呈现复杂分布,这种复杂泥浆侵入是高分辨率感应测井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利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对三层对称地层模型中的泥浆侵入对水平井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水平井感应测井正反演以及油水层识别中消除泥浆侵入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rn 研究表明,随源距的增大,视电导率受侵入带半径的影响逐渐减小,源距为1.2m-1.6m的线圈系几乎不受侵入半径的影响;rn 随源距的增大,视电导率受侵入电导率的影响逐渐减小,源距为1m-1.6m的线圈系几乎不受侵入半径的影响;rn 随着偏心距离的增大,所有线圈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视电导率值随偏心程度的增大,降低的越快(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增大);rn COMSOL Mutiphysics软件通过改变模型参数模拟任意情况下的泥浆侵入状态,可以提高水平井感应测井视电导率的求解精度。
-
-
-
-
-
邢艳娟;
石丹红;
李超炜;
杨志丹
- 《第四届中俄测井国际学术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双侧向和双感应曲线是识别油水层比较有效的方法.对于薄(互)层解释而言,阵列感应测井对于薄(互)层分辨率较高,但吉林油田目前测井数量较少;侧向测井对于薄(互)层分辨率效果较好,但受泥浆侵入影响较大;感应测井受泥浆侵入影响较小,但曲线纵向分辨率低.利用信号处理原理,目前已实现了双感应测井曲线分辨率和动态值的提高,并且在吉林油田部分探区应用,在油水层识别方面见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