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成本
沉淀成本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8259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江汉论坛、社会科学辑刊、学习与探索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2007年中国海洋经济论坛暨海洋经济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球金融学年会等;沉淀成本的相关文献由98位作者贡献,包括汤吉军、郭砚莉、李要贤等。
沉淀成本—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8259篇
占比:99.64%
总计:38397篇
沉淀成本
-研究学者
- 汤吉军
- 郭砚莉
- 李要贤
- 宋冬林
- 年海石
- 徐敬俊
- 王佳璐
- 罗宏斌
- 邹俊
- 代美霞
- 伍鹏
- 俞立
- 倪晓觎
- 刘仲仪
- 刘凤义
- 刘巍
- 刘志彪
- 刘文平
- 刘明兴1
- 刘清利
- 刘磊
- 刘超
- 南保行
- 卢珊珊
- 史学军
- 叶建木
- 叶志雁
- 吕洪波
- 吕浩
- 吴春华
- 吴梅
- 周燕
- 和军
- 唐元虎
- 喻艳莉
- 孙志华
- 宋晋中
- 崔华
- 崔颖川
- 张军
- 张壮
- 张子刚
- 张炳雷
- 张玲玲
- 张芳
- 张轩浩
- 徐充
- 徐燕
- 敖卿
- 晋利珍
-
-
汤吉军
-
-
摘要:
本文从沉淀成本角度审视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标准新古典一般均衡模型假设资源充分流动,从长期来看,由于没有沉淀成本,企业面对产品市场需求或价格变化,可以自由地进入和退出市场或产业,最终实现零经济利润,市场价格的自发调节会导致帕累托最优,看不到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然而,若打破资源充分流动这一假设前提,引入沉淀成本概念,则企业不可能无成本地重新进入或退出市场或行业,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定理失灵,可以合理地解释真实世界的滞后效应、寡头垄断、非市场组织和观望等经济现象,从而发现,构建统一大市场离不开非市场组织和政府干预。通过解析沉淀成本的性质与起源,不仅可以确立有无沉淀成本经济理论的两分法,而且可为打造统一大市场提供新的政策建议,其关键在于加强沉淀成本管理,将有效市场、非市场组织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促进生产要素充分流动,这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对于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无
-
-
摘要:
2021年2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正式生效。新政在跨境贸易结算、对外承包工程结算、人民币资本金使用、资本金境内再投资、利润再投资、境外借贷等方面均有大幅简化,有效提升客户体验和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新政落地首日,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为揽途(海南)投资有限公司、海南华氏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办理多笔跨境贸易及投融资便利化业务,累计金额近3亿元。
-
-
林亚婷
-
-
摘要:
新时代为积极建设"生命共同体"生态流域,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创新,做出了重大努力.本文以政府间合作治理为分析框架,以闽江流域为基础,分析"晋升锦标赛"和"跨部门协作"在现实情况中的应用,总结其问题所在,并对于如何更好的运用政府间合作治理提出了相应的思路.
-
-
薛平平;
高觉民
-
-
摘要:
鉴于老字号价值优势的主要来源是其长期的历史沉淀,构建了沉淀投入动态模型对老字号价值失效、激活与实现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南京冠生园案例和2005—2016年30家老字号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分别进行创新资本投入对老字号价值影响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有形与无形沉淀赋予老字号人文、历史意涵,成为其独有的价值优势;"沉淀"的两面性需要老字号注重它的合理与有效利用,避免成为老字号价值激活的阻碍;激活"沉淀"的创新资本投入可成为企业承继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并有效促进老字号价值恢复与实现.据此,老字号应积极搭乘"一带一路"之车,加强自身本土化与现代化建设,提高企业创新驱动能力,并呼吁政府实施"激活"老字号战略,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
卢珊珊
-
-
摘要:
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基地,是我国的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年的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受宏观经济下行、国有经济比重高、资源密集型产业重、体制僵化等因素影响,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依然长路漫漫.本文结合东北地区产业发展脉络,从沉淀成本、信息不完全等角度,揭示长期以来造成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地区的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
-
郭砚莉
-
-
摘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也有助于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具有资产专用性、高交易成本,以及有形损耗与无形损耗显著等特点,这些特点以及相关因素共同导致该产业存在大量的沉淀成本.只有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尽可能减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沉淀成本,才能有效刺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包括:大力完善市场价格制度,大力完善非市场制度,同时,政府支出和收入方面的财税政策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各种生产要素尽可能地充分流动,才能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效率和竞争力.
-
-
-
-
汤镇霆
-
-
摘要:
当今社会,塑料袋已经成为购物必备的物品之一,低廉的价格是否真的如此低廉,随意的处置是否真的没有代价?论文从整个塑料行业出发,对塑胶企业成本进行了非线性研究.
-
-
杨现华
-
-
摘要:
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近50%,这是新华联(000620.SZ)近5年来最差的三季报.不过,与之相比较,在土地储备并不丰厚的情况下,公司从减少拿地到不再拿地,新华联的资金链似乎压力不小.自转型文旅以来,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的新华联文旅项目不断落地.众所周知的是,文旅项目投资高、回报期长,对于新华联来说,这意味着资金沉淀成本的不断增加.
-
-
韩立民;
徐敬俊
- 《2007年中国海洋经济论坛暨海洋经济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利用经济学中的沉淀成本概念,对渔民转产转业工作进行了简单的经济学疏理,指出了广大渔民不愿转产转业的结症所在,进一步明确了渔民转产转业面临的最现实问题是资金问题.论文建议在渔民转产转业过程中要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对渔民的补助,提高补偿金额使至足以补偿其沉淀成本等.
-
-
-
- 《第二届全球金融学年会》
| 2005年
-
摘要:
人民币是否存在回滞问题关系到我国汇率政策的效果.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汇率回滞问题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拓展.在理论上建立了供求分析框架,尝试更系统地分析汇率回滞对汇率传导机制的影响;在实证上应用了SUR模型,运用多国数据分两阶段间接检验人民币是否存在回滞.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存在回滞,这表明2005年7月21日后的人民币小幅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不存在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我国汇率传导机制的深入研究、贸易结构调整和出口企业的贸易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
- 《第二届全球金融学年会》
| 2005年
-
摘要:
人民币是否存在回滞问题关系到我国汇率政策的效果.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汇率回滞问题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拓展.在理论上建立了供求分析框架,尝试更系统地分析汇率回滞对汇率传导机制的影响;在实证上应用了SUR模型,运用多国数据分两阶段间接检验人民币是否存在回滞.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存在回滞,这表明2005年7月21日后的人民币小幅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不存在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我国汇率传导机制的深入研究、贸易结构调整和出口企业的贸易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
- 《第二届全球金融学年会》
| 2005年
-
摘要:
人民币是否存在回滞问题关系到我国汇率政策的效果.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汇率回滞问题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拓展.在理论上建立了供求分析框架,尝试更系统地分析汇率回滞对汇率传导机制的影响;在实证上应用了SUR模型,运用多国数据分两阶段间接检验人民币是否存在回滞.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存在回滞,这表明2005年7月21日后的人民币小幅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不存在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我国汇率传导机制的深入研究、贸易结构调整和出口企业的贸易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
- 《第二届全球金融学年会》
| 2005年
-
摘要:
人民币是否存在回滞问题关系到我国汇率政策的效果.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汇率回滞问题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拓展.在理论上建立了供求分析框架,尝试更系统地分析汇率回滞对汇率传导机制的影响;在实证上应用了SUR模型,运用多国数据分两阶段间接检验人民币是否存在回滞.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存在回滞,这表明2005年7月21日后的人民币小幅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不存在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我国汇率传导机制的深入研究、贸易结构调整和出口企业的贸易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
- 《第二届全球金融学年会》
| 2005年
-
摘要:
人民币是否存在回滞问题关系到我国汇率政策的效果.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汇率回滞问题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拓展.在理论上建立了供求分析框架,尝试更系统地分析汇率回滞对汇率传导机制的影响;在实证上应用了SUR模型,运用多国数据分两阶段间接检验人民币是否存在回滞.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存在回滞,这表明2005年7月21日后的人民币小幅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不存在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我国汇率传导机制的深入研究、贸易结构调整和出口企业的贸易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
- 《第二届全球金融学年会》
| 2005年
-
摘要:
人民币是否存在回滞问题关系到我国汇率政策的效果.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汇率回滞问题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拓展.在理论上建立了供求分析框架,尝试更系统地分析汇率回滞对汇率传导机制的影响;在实证上应用了SUR模型,运用多国数据分两阶段间接检验人民币是否存在回滞.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存在回滞,这表明2005年7月21日后的人民币小幅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不存在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我国汇率传导机制的深入研究、贸易结构调整和出口企业的贸易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