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饲养
池塘饲养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农业经济、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4717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佛教文化、农民致富之友、科技风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上海市动物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等;池塘饲养的相关文献由118位作者贡献,包括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陈伟望、陈来胜等。
池塘饲养—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717篇
占比:99.45%
总计:14799篇
池塘饲养
-研究学者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陈伟望
- 陈来胜
- 张从义
- 李圣华
- 周元春
- 张惠萍
- 等
- 戴小方
- 杨志
- 梁何可
- 王志忠
- 王洪
- 邓志端
- J.B.SRIVASTAVA
- MaurenHayes
- RonaldG.Hodson
- S.K.CHOWDHARY
- 万志
- 乔福洲
- 于忠诚
- 于莲
- 任东明
- 余仁忠
- 冉井洪
- 刘乃军
- 刘奎清
- 刘守河
- 刘春力
- 卢正臣
- 印杰
- 印杰 张从义 蔡聪梅 李圣华
- 叶奕佐
- 叶嵘
- 吴江
- 吴海明
- 吴立娟
- 周国勤
- 夏琴辉
- 夏龙
- 孙九云
- 孙文学
- 岳朝宏
- 师玉环
- 张中英
- 张伟强
- 张坷
- 张显亮
- 张泽芸
- 张淑杰
-
-
李金红
-
-
摘要:
无公害鱼类生产是未来渔业的发展方向,其中包括场地的选择、亲鱼品种的选择、繁殖、池塘饲养、网箱饲养、安全越冬以及病虫害防治。通过这些环节逐步使渔业的生产繁殖朝着绿色,无污染和无公害方向发展,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使消费者满意。
-
-
张淑杰
-
-
摘要:
无公害鱼类生产是未来渔业的发展方向,其中包括场地的选择、亲鱼品种的选择、繁殖、池塘饲养、网箱饲养、安全越冬以及病虫害防治.通过这些环节逐步使渔业的生产繁殖朝着绿色,无污染和无公害方向发展,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使消费者满意.
-
-
梁何可
-
-
摘要:
鲢鱼的营养丰富、肉质鲜嫩,无毒、性平、味甘,多与鲤鱼、草鱼混养,产量高、疾病少、生长快,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深入探讨了鲢鱼的规范化养殖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
李璐
-
-
摘要:
龙鱼从繁殖场到最终被玩家请进家,经历了很多种不同的环境。应《鉴龙者》玩家的要求笔者总结了龙鱼的饲养环境。渔场池塘饲养池塘饲养的龙鱼,基本是用来做繁殖的种鱼。一般是群养,养殖数量也是几十只到几百只不等。新加坡的龙鱼池一般相对较小,池底为土,池坝有的用水泥砖砌成,有的就是土坝,堤坝上一般会种一些榄仁树,同时长满了热带草。马来西亚柔佛州是马来西亚龙鱼场最多的地方,池塘较新加坡的大,土池很多,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笔
-
-
-
-
张辉
-
-
摘要:
10年前,游均可承包了家门口面积50多亩的池塘饲养家鱼,不到一年就赚了几十万元。就在他生意红火的时候,畜牧水产局的一位专家突然到访,自此他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
-
-
-
-
- 《上海市动物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分别取太湖野生(野生组)和三个池塘饲养(投喂人工饲料:配合饲料组、投喂冰鲜鱼:冰鲜组、池塘散养:活饵组)各6尾翘嘴红鲌成鱼,测定比较了池养和野生条件下,鱼的肝胰脏和消化道(前肠、中肠和后肠)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差异.各组鱼的消化酶活性均为肠道高于肝胰脏.除了冰鲜组的肝胰脏外,野生组的蛋白酶活性在其他组织中都是最低的,这可能与野生组鱼在天然湖泊环境中无法得到稳定充足的饵料,间断的摄食或半饥半饱的状态造成蛋白酶活性偏低有关.蛋白酶活性高低顺序为活饵组>配合饲料组>冰鲜组>野生组,配合饲料组的蛋白酶活性比冰鲜组高,仅次于活饵组,提示翘嘴红鲌经过驯化已能较好地适应人工配合饲料.活饵组的前肠、后肠类胰蛋白酶的活性分别是其他组的3.1~1.8倍和3.2~1.8倍,配合饲料组的蛋白酶活性在前、中、后肠中呈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而冰鲜组蛋白酶的活性变化情况则相反,表明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饵料的物理性状(如硬度等)也会影响鱼的蛋白酶活性;肠道淀粉酶活性中除了后肠外,均是冰鲜组的淀粉酶活性最高,野生组最低,大小顺序为冰鲜组>活饵组>配合饲料组>野生组;各组鱼脂肪酶活性的高低顺序为配合饲料组>野生组>冰鲜组>活饵组,但除了冰鲜组后肠的脂肪酶活力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和活饵组(P<0.05)外,其他各组的不同组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相比之下,环境和饵料对翘嘴红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不如对蛋白酶的影响那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