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能防治小龙虾被寄生虫感染的高产池塘饲养方法

一种能防治小龙虾被寄生虫感染的高产池塘饲养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产动物养殖技术领域,是一种能防治小龙虾被寄生虫感染的高产池塘饲养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合理设计龙虾养殖池塘,配套设计浮游生物培育池及水井,合理规划小龙虾投苗时间和养殖方法,采用专门的具有防治小龙虾寄生虫感染的专用配合饲料和浮游生物做饵料,来达到综合防治小龙虾寄生虫感染的养殖目的,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小龙虾养殖,所产小龙虾不受寄生虫感染,绿色环保,品质优良,大大增强了小龙虾的市场竞争力;并且采用错开小龙虾上市高峰期,将原有的一年养殖一轮小龙虾变为一年养殖两轮小龙虾,不仅大大提高了小龙虾的销售价格,还提高了小龙虾产量,增加了小龙虾养殖的总体经济效益,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68381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黄石晨科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1000773.X

  • 发明设计人 戴小方;杨志;

    申请日2017-10-2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滕金叶

  • 地址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西部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34: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K61/59 专利号:ZL201711000773X 登记生效日:20220624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黄石晨科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湖北晨科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西部工业园 变更后权利人:438000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清泉镇月山村十三组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20-08-25

    授权

    授权

  • 2018-03-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59 申请日:201710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2-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能防治小龙虾被寄生虫感染的高产池塘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小龙虾是一种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由此带动了小龙虾养殖产业的迅猛发展。小龙虾食性杂、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在养殖行业中占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但同时由于小龙虾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而淡水水体内的水草、藻类、昆虫等体内均有可能被各种寄生虫如血吸虫、肺吸虫、肝吸虫等感染,进而导致水体中生活的小龙虾也被这些寄生虫感染,成为这些寄生虫的第二中间宿主。近年来,每到小龙虾上市季节总有关于食用小龙虾感染寄生虫的新闻报道,有些新闻或许是捕风捉影甚至是旧闻报道,但是小龙虾的寄生虫感染问题仍然会对其销量及价格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若能养殖出寄生虫感染率非常小甚至没有寄生虫感染的小龙虾,将会从广大小龙虾养殖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小龙虾养殖行业的标杆,极大地提升企业形象及影响力。此外,目前小龙虾的养殖一般均是一年养殖一轮,小龙虾上市时间正好处于集中上市的高峰期,售价上没有优势,竞争性不强,养殖效益不高。因此,研发一种新的小龙虾养殖方法,打破传统养虾模式,成为目前小龙虾养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现有的小龙虾养殖方法,养殖的小龙虾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寄生虫感染,并且大多采用一年养殖一轮的模式进行饲养,养殖效益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防治小龙虾被寄生虫感染的高产池塘饲养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能防治小龙虾被寄生虫感染的高产池塘饲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建造龙虾池:在靠近水源的空地上选择通风向阳、进排水方便、土质中性或弱碱性的硬质土壤地,建若干口宽20~30米,长80~120米,深2.0~2.5米的龙虾池,每口龙虾池配套建设3~5口宽5~8米,长20~30米,深1.0~1.5米的浮游生物培育池,每口龙虾池还配套建设有2~4口深20~30米的水井用于补充浮游生物培育池及龙虾池的水源,在所述龙虾池的一侧或两侧建设有便于储水、排水的沟渠,沟渠的进、出口分别与水源连通并设有拦水坝;所述水井与浮游生物培育池之间设有进水总管,每口水井与进水总管之间通过水泵及进水分管联通,进水总管上对应每口浮游生物培育池设有出水分管伸至浮游生物培育池,每口浮游生物培育池与龙虾池之间均设有自流水管,所述出水分管的出水口处及自流水管的进水口处均装有防逃罩;所述龙虾池与沟渠之间还设有抽水泵站及排水涵管,抽水泵站自沟渠向龙虾池抽水,排水涵管自龙虾池向沟渠排水,上述各管道上均按工艺需要装有控制闸阀;所述龙虾池的底部及边坡均采用水泥砌护,龙虾池的水泥池底上沿着龙虾池的宽度方向建设有若干高30~50厘米,宽30~60厘米的长条状平台,平台将池底分割成若干条水沟,水沟的宽度为50~80厘米平台的上沿向两侧延伸出宽20~30厘米,厚5~10厘米的挡片,相邻两平台及平台上伸出的挡片将水沟的横截面围成“凸”字型空腔,便于小龙虾栖息;平台两侧的挡片上方均布有若干耳孔,与每条水沟配套使用配有小龙虾收集网兜,小龙收集网兜的长度与水沟长度相匹配,沿着小龙虾收集网兜的长度方向设有开口,开口两侧连接有若干挂钩,挂接在平台两侧挡片上方的耳孔上,小龙虾收集网兜内部还装有上、下两组左右插接支撑的支撑杆,支撑杆底部设有圆台形底座与网兜相连接,端部设有左右配合的插孔及插销,用于将网兜撑开在水沟内部的“凸”字型空腔内;所述龙虾池内部,沿着龙虾池长度方向每隔10~20米,在龙虾池池底的长条状平台上放置有一个金属框架泥梗便于小龙虾掘土栖息,所述金属框架泥梗是由一个长方体型的不锈钢金属笼和笼体内填充密实的泥土构成,泥土内混合有麦秸秆,金属框架泥梗高出水面30~40厘米,宽度占平台宽度的4/5,长度占平台长度的4/5;在龙虾池内沿着龙虾池长度方向还均布有3~4台增氧机,每台增氧机外均采用围网进行隔离围护;

(2)上年十一月,用生石灰化水对浮游生物培育池及龙虾池进行干塘消毒,生石灰用量70~80kg/亩;泼洒7天后,向浮游生物培育池中加入0.7~1.0米深的水,并在浮游生物培育池中投施发酵好的粪肥,按每亩500~800kg的用量投施;泼洒生石灰10天后,向龙虾池中加入1.0~1.5米深的水,并在龙虾池中投施发酵好的粪肥,按每亩300~500kg的用量投施,使龙虾池中自然培育浮游生物;

(3)在浮游生物培育池中投施粪肥7~10天后,在浮游生物培育池上方搭设保温棚,保温棚搭好后2~3天,在浮游生物培育池中种植水花生、水浮莲、凤眼莲、轮叶黑藻、苦草等水生植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水生植物占浮游生物培育池面积的1/4~1/3,种植后过15~20天,向浮游生物培育池中加入发酵鸡粪浆液200kg/亩,关闭浮游生物培育池的自流水管,同时向浮游生物培育池中按2~4kg/亩的量投入生物酵素菌,经过7~10天左右的分解、繁殖,浮游生物培育池中已含有80~120万/立方米浮游生物,此后每隔15~20天,向浮游生物培育池中添加一次发酵鸡粪浆液,加入量为150~300kg/亩,并同时添加一次生物酵素菌,加入量为2~4kg/亩;

(4)上年十二月,在白天打开浮游生物培育池的进、出水管,使浮游生物培育池中富含浮游生物及藻类等水生植物的温水通过自流水管排入龙虾池中,保持浮游生物培育池中的水体为微流动状态,夜晚关闭浮游生物培育池的进、出水口;同时向龙虾池中投放大规格虾种,放养密度为1.5~2万尾/亩,虾种规格为150尾/公斤~200尾/公斤,投放虾种以后,每天早、晚向龙虾池中投喂小龙虾配合饲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5%;晚上的投喂量占一天总投喂量的70~80%;所述小龙虾配合饲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面粉15~25,豆粕10~20,菜粕15~25,棉粕10~15,鱼粉1.5~3.0,肉骨粉2~5,磷酸二氢钙1~3,沸石粉1~3,虾用预混料0.5~2,大豆油2~5,膨润土1~3,DDGS 5~15,玉米2~15,粗蛋白25~30,槟榔0.1~0.2,马鞭草0.03~0.08,南瓜子0.1~0.2,柴胡0.1~0.15,黄芪0.1~0.15,厚朴0.08~0.15,半边莲0.1~0.15,茯苓0.06~0.12,甘草0.03~0.08;

(5)至当年3月中旬~5月中旬,经过4~5个月的饲养,小龙虾长至30g/尾以上达到上市规格后,即可捕捞上市,捕捞时,可以直接将套在龙虾池底部“凸”字型空腔水沟上网兜内部的插接型支撑杆打开,网兜两侧的挂钩取下,边取边用绳子将网兜上口缝合,即可直接将小龙虾连带网兜一起从池中捞起;龙虾池内的网兜在每次养殖开始之前可同时挂装两套,以便于第一批捕捞后,不符合上市规格的小龙虾继续饲养至上市规格后,第二次捕捞使用;

(6)当年5月中旬,待龙虾池内的小龙虾全部捕捞完毕后,关闭浮游生物培育池的自流水管,在浮游生物培育池上方架设遮阳网,暂停向浮游生物培育池中投施发酵鸡粪及生物酵素菌;对龙虾池进行清塘,暴晒20~30天,并补充金属框架泥梗内的泥土,用生石灰化水对龙虾池进行干塘消毒,生石灰用量70~80kg/亩;泼洒7天后,向龙虾池中加入1.0~1.5米深的水,并在龙虾池中投施发酵好的粪肥,按每亩500~600kg的用量投施,使龙虾池中自然培育浮游生物;

(7)龙虾池注水10天后,到七月上旬至中旬,向龙虾池中投放0.8厘米以上规格的虾苗,放养密度为3~4万尾/亩,投放虾苗以后,每天早、晚向龙虾池中投喂小龙虾配合饲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5%;小龙虾配合饲料同上述步骤(4);同时将浮游生物培育池中的进、出水管打开,使浮游生物培育池中富含浮游生物及藻类等水生植物的凉水通过自流水管排入龙虾池中,保持浮游生物培育池中的水体为微流动状态,夜晚关闭浮游生物培育池的进、出水口;浮游生物培育池中恢复投施发酵鸡粪及生物酵素菌,每隔15~20天,向浮游生物培育池中添加一次发酵鸡粪浆液,加入量为每亩150~300kg/亩,并同时添加一次生物酵素菌,加入量为2~4kg/亩;

(8)至当年10~11月,小龙虾经过3~4个月的饲养,长至30g/尾以上达到上市规格后,即可捕捞上市,捕捞方法同上述步骤(5)所述,捕捞完毕后,对浮游生物培育池和龙虾池进行清塘,暴晒,消毒,进行下一轮养殖即可;

在上述养殖过程中,虾苗体长小于3厘米时,每天晚上打开增氧机增氧4~6小时,每天中午打开增氧机搅水2小时,鳅苗体长大于3厘米时,只在水中溶氧量不足4米g/L时按需打开增氧机增氧;水质要求:在夏季保持水温在20~23℃,pH6.5~9.0,若温度过高,则及时抽水井中的凉水加注到龙虾池中降低水温;冬季保持水温在5℃以上,若温度降低,则及时抽水井中的水加注到龙虾池提升水温,冬季只在白天每天中午打开增氧机搅水1小时即可;此外,池塘定期消毒、杀菌和防病按普通饲养方法管理即可;浮游生物培养池上方的保温棚、遮阳网视外接气温情况及时拆除。

上述步骤(4)中所述小龙虾配合饲料的优选配方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面粉20,豆粕14.7,菜粕20,棉粕12,鱼粉2,肉骨粉3,磷酸二氢钙2,沸石粉2,虾用预混料1,大豆油3,膨润土2,DDGS 10,玉米6.3,粗蛋白28,槟榔0.13,马鞭草0.06,南瓜子0.15,柴胡0.12,黄芪0.12,厚朴0.1,半边莲0.12,茯苓0.09,甘草0.06。

本发明中所述金属框架泥梗两侧壁上还种植有水花生、水浮莲、凤眼莲、轮叶黑藻、苦草等水生植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相对传统养殖方法,主要有以下改进:

(1)改进了龙虾池内部结构及池塘配套设施,将池底及池壁均采用水泥砌护,避免了小龙虾掘穴外逃及其他敌害生物入侵;在池塘底部设计了具有“凸”字型空腔的水沟,满足小龙虾隐蔽栖息的生活习性;在池底平台上设置高出池塘水面的金属框架泥框,提供小龙虾打洞栖息的活动场所,同时金属框架泥梗的两侧壁可以种植水生植物(夏季),调节水质;在龙虾池内设有增氧机,便于调节龙虾池内含氧量;

(2)为每口龙虾池配套建设有浮游生物培育池,在浮游生物培育池中每隔一定时间加入发酵鸡粪和生物酵素菌,在浮游生物培育池中快速繁殖出浮游生物,给龙虾池提供浮游生物饵料(将小龙虾饵料培育与小龙虾生长隔离开,避免龙虾池内水质污染的问题),还具有调节浮游生物培育池水质的作用,避免龙虾池水质污染;同时在浮游生物培育池中还种植有水生植物,在夏季高温时,可以为浮游生物培育池中的水起到遮阴作用,使浮游生物培育池中的水温保持较低温度,更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还可以吸收、消耗沉积在浮游生物培育池底部的剩余鸡粪腐殖质,避免水质恶化;水生植物本身作为经济作为,可以为养殖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3)为每口龙虾池配套建设有水井,可以利用水井里面的水调节龙虾池水温,在夏季,水井里的水温低于池塘水温,可以降低浮游生物培育池及龙虾池水温;在冬季,水井里的水温高于池塘水温,可以升高浮游生物培育池及龙虾池水温;当然水井也可以在外界水源不足或受到污染时补充龙虾池及浮游生物培育池水源;

(4)使用专用的小龙虾配合饲料,本发明使用的小龙虾配合饲料,除了基础配方以外,还专门添加了具有预防和灭杀小龙虾寄生虫感染和增强小龙虾体质,减少小龙虾病害的中药添加剂,该中药添加剂的成分有槟榔、马鞭草、南瓜子、柴胡、黄芪、厚朴、半边莲、茯苓、甘草;这些中药成分分别起到如下作用:

槟榔:具有祛风利湿,活血通络,杀虫消积的作用,本发明中主要利用它可以杀虫消积的作用;

南瓜子:含丰富的脂肪油(为亚麻仁油酸、油酸等的甘油酯)、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南瓜子氨酸等成分,对绦虫,蛔虫有明显的驱虫作用,对牛肉绦虫或猪肉绦虫的中段及后段都有麻痹作用。又能抑制和杀灭实验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的幼虫,对雌虫作用更强;本发明中主要利用其杀虫、驱虫之作用;

马鞭草: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利水消肿,治疗疟疾;对血吸虫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厚朴:厚朴主要有以下三个功效:a.厚朴碱对横纹肌有松弛作用,b.厚朴具有中枢抑制作用,c.厚朴对血小板聚集和ATP释放有显著抑制作用;这些功效能有效预防食用小龙虾后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发生;

茯苓:茯苓主要有以下两个功效:a.茯苓多糖能增强巨噬细胞功能,增强免疫功能;b.茯苓还具有抗菌、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黄芪:黄芪主要有以下三个功效:a.黄芪含有微量元素硒,能对抗各类致癌的重金属如镉、汞、甲基汞等,b.另一方面,恶性肿瘤的发生和细胞免疫功能衰退有关,而黄芪所含的硒可以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和活化,保护细胞免受生物氧化过程的损害,c.黄芪所含的多糖更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抗体形成及T 淋巴细胞转化,有效提升抗癌能力;黄芪的这些功效能有效预防因食用小龙虾而造成的重金属中毒;同时黄芪还具有增强小龙虾免疫力的作用;

半边莲、柴胡、甘草都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上述几种中药成分共同作用,添加到小龙虾饲料中,既能起到增强小龙虾体质,灭杀小龙虾体内已经感染的寄生虫,又能在投放饲料过程中,灭杀水体内存在的寄生虫,同时小龙虾食用该饲料后,由于其消化能力有限,大部分药力还残留在小龙虾粪便中排入水体内,进一步灭杀寄生虫,这样长期使用本发明的小龙虾专用配合饲料,自然而然的在水体中就不会有寄生虫存在,小龙虾也就避免了受到寄生虫侵袭的危险;同时由于使用含有中草药配方的配合饲料,小龙虾的肉质比普通小龙虾更鲜美。

由于本发明针对现有龙虾养殖方法进行了上述四个方面的改进,使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免予受到寄生虫感染。上述四个方面的改进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在上述四个方面改进下,共同实现小龙虾免寄生虫感染的高产池塘饲养方法。

本发明为每口龙虾池都配套建设了浮游生物培育池,这是在精心研究了现有小龙虾人工养殖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尤其是现有小龙虾养殖中容易遭受寄生虫感染的问题后专门设计的。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一定量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自然性饵料,对其生长发育有很大好处,但是想要在池塘中培育浮游生物,就要在水体中施入鸡粪等动物粪便,并且一般都是投施未经发酵的动物粪便,而直接将粪便投入水体中,虽然能快速滋生浮游植物,但是很少能够产生浮游动物,浪费了资源,同时直接向水体中投入粪便很容易引发水质污染,导致小龙虾大面积死亡,同时动物粪便中含有很多寄生虫,在投施到水体中后,寄生虫大量繁殖,小龙虾被寄生虫感染就不可避免了。因此,本发明中专门为每口龙虾池配套建设浮游生物培育池,将浮游生物培育过程转移到龙虾池外部,避免了龙虾池水质受外界环境影响,并且通过在浮游生物培育池上搭建保温棚或遮阳网,调节浮游生物培育池水温,进而起到长期、缓慢影响龙虾池水温的作用。在经过本发明改进后,冬季本发明龙虾池水温比普通龙虾池水温高2~3℃,夏季本发明龙虾池水温比普通龙虾池水温低3~5℃,能够加速小龙虾生长。

本发明方法通过合理设计龙虾养殖池塘,配套设计浮游生物培育池及水井,合理规划小龙虾投苗时间和养殖方法,采用专用的具有防治小龙虾寄生虫感染的专用配合饲料和浮游生物做饵料,来达到综合防治小龙虾寄生虫感染的养殖目的,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小龙虾养殖,所产小龙虾不受寄生虫感染,绿色环保,品质优良,大大增强了小龙虾的市场竞争力;并且采用错开小龙虾上市高峰期,将原有的一年养殖一轮小龙虾变为一年养殖两轮小龙虾,不仅大大提高了小龙虾的销售价格,还提高了小龙虾产量,增加了小龙虾养殖的总体经济效益,适合大量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养殖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养殖立面剖视示意图(不含金属框架泥梗和增氧机);

图3是图2的A-A面剖视图;

图4是图3的B-B面剖视图;

图5是图4中小龙虾收集网兜挂套在水沟上的横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6是金属框架泥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相邻两龙虾池配套建设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中:1—龙虾池,2—浮游生物培育池,3—水井,4—沟渠,5—拦水坝,6—进水总管,7—水泵,8—进水分管,9—出水分管,10—自流水管,11—防逃罩,12—抽水泵站,13—排水涵管,14—闸阀,15—平台,16—水沟,17—挡片,18—耳孔,19—网兜,20—挂钩,21—支撑杆,22—圆台形底座,23—金属框架泥梗,24—增氧机,25—围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7,本实施例的一种能防治小龙虾被寄生虫感染的高产池塘饲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建造龙虾池:在靠近水源的空地上选择通风向阳、进排水方便、土质中性或弱碱性的硬质土壤地,建若干口宽20~30米,长80~120米,深2.0~2.5米的龙虾池1(本实施例中具体龙虾池宽25米,长100米,深2.0米),每口龙虾池配套建设3~5口宽5~8米,长20~30米,深1.0~1.5米的浮游生物培育池2(本实施例中具体每口龙虾池配套建设4口宽6米,长25米,深1.5米的浮游生物培育池),每口龙虾池还配套建设有2~4口深20~30米的水井3(本实施例中具体每口龙虾池配套建设2口深30米的水井)用于补充浮游生物培育池及龙虾池的水源,在所述龙虾池的一侧或两侧(本实施例中具体为两侧)建设有便于储水、排水的沟渠4,沟渠的进、出口分别与水源连通并设有拦水坝5;所述水井与浮游生物培育池之间设有进水总管6,每口水井与进水总管之间通过水泵7及进水分管8联通,进水总管上对应每口浮游生物培育池设有出水分管9伸至浮游生物培育池,每口浮游生物培育池与龙虾池之间均设有自流水管10,所述出水分管的出水口处及自流水管的进水口处均装有防逃罩11;所述龙虾池与沟渠之间还设有抽水泵站12及排水涵管13,抽水泵站自沟渠向龙虾池抽水,排水涵管自龙虾池向沟渠排水,上述各管道上均按工艺需要装有控制闸阀14;所述龙虾池的底部及边坡均采用水泥砌护,龙虾池的水泥池底上沿着龙虾池的宽度方向建设有若干高30~50厘米,宽30~60厘米的长条状平台15(本实施例中具体平台高度40厘米,宽50厘米),平台将池底分割成若干条水沟16,水沟的宽度为50~80厘米(本实施例中具体为70厘米)平台的上沿向两侧延伸出宽20~30厘米(本实施例中具体为20厘米),厚5~10厘米(本实施例中具体为10厘米)的挡片17,相邻两平台及平台上伸出的挡片将水沟的横截面围成“凸”字型空腔,便于小龙虾栖息;平台两侧的挡片上方均布有若干耳孔,与每条水沟配套使用配有小龙虾收集网兜,小龙收集网兜的长度与水沟长度相匹配,沿着小龙虾收集网兜的长度方向设有开口,开口两侧连接有若干挂钩,挂接在平台两侧挡片上方的耳孔上,小龙虾收集网兜内部还装有上、下两组左右插接支撑的支撑杆21,支撑杆底部设有圆台形底座22与网兜相连接,端部设有左右配合的插孔及插销,用于将网兜撑开在水沟内部的“凸”字型空腔内;所述龙虾池内部,沿着龙虾池长度方向每隔10~20米,在龙虾池池底的长条状平台上放置有一个金属框架泥梗23便于小龙虾掘土栖息,所述金属框架泥梗是由一个长方体型的不锈钢金属笼和笼体内填充密实的泥土构成,泥土内混合有麦秸秆,金属框架泥梗高出水面30~40厘米,宽度占平台宽度的4/5,长度占平台长度的4/5;在龙虾池内沿着龙虾池长度方向还均布有3~4台增氧机24(本实施例中具体为4台),每台增氧机外均采用围网25进行隔离围护;

(2)上年十一月,用生石灰化水对浮游生物培育池及龙虾池进行干塘消毒,生石灰用量70~80kg/亩;泼洒7天后,向浮游生物培育池中加入0.7~1.0米深的水,并在浮游生物培育池中投施发酵好的粪肥,按每亩500~800kg的用量投施;泼洒生石灰10天后,向龙虾池中加入1.0~1.5米深的水,并在龙虾池中投施发酵好的粪肥,按每亩300~500kg的用量投施,使龙虾池中自然培育浮游生物;

(3)在浮游生物培育池中投施粪肥7~10天后,在浮游生物培育池上方搭设保温棚,保温棚搭好后2~3天,在浮游生物培育池中种植水花生、水浮莲、凤眼莲、轮叶黑藻、苦草等水生植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水生植物占浮游生物培育池面积的1/4~1/3,种植后过15~20天,向浮游生物培育池中加入发酵鸡粪浆液200kg/亩,关闭浮游生物培育池的自流水管,同时向浮游生物培育池中按2~4kg/亩的量投入生物酵素菌,经过7~10天左右的分解、繁殖,浮游生物培育池中已含有80~120万/立方米浮游生物,此后每隔15~20天,向浮游生物培育池中添加一次发酵鸡粪浆液,加入量为150~300kg/亩,并同时添加一次生物酵素菌,加入量为2~4kg/亩;

(4)上年十二月,在白天打开浮游生物培育池的进、出水管,使浮游生物培育池中富含浮游生物及藻类等水生植物的温水通过自流水管排入龙虾池中,保持浮游生物培育池中的水体为微流动状态,夜晚关闭浮游生物培育池的进、出水口;同时向龙虾池中投放大规格虾种,放养密度为1.5~2万尾/亩,虾种规格为150尾/公斤~200尾/公斤,投放虾种以后,每天早、晚向龙虾池中投喂小龙虾配合饲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5%;晚上的投喂量占一天总投喂量的70~80%;所述小龙虾配合饲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面粉20,豆粕14.7,菜粕20,棉粕12,鱼粉2,肉骨粉3,磷酸二氢钙2,沸石粉2,虾用预混料1,大豆油3,膨润土2,DDGS10,玉米6.3,粗蛋白28,槟榔0.13,马鞭草0.06,南瓜子0.15,柴胡0.12,黄芪0.12,厚朴0.1,半边莲0.12,茯苓0.09,甘草0.06;

(5)至当年3月中旬~5月中旬,经过4~5个月的饲养,小龙虾长至30g/尾以上达到上市规格后,即可捕捞上市,捕捞时,可以直接将套在龙虾池底部“凸”字型空腔水沟上网兜内部的插接型支撑杆打开,网兜两侧的挂钩取下,边取边用绳子将网兜上口缝合,即可直接将小龙虾连带网兜一起从池中捞起;龙虾池内的网兜在每次养殖开始之前可同时挂装两套,以便于第一批捕捞后,不符合上市规格的小龙虾继续饲养至上市规格后,第二次捕捞使用;

(6)当年5月中旬,待龙虾池内的小龙虾全部捕捞完毕后,关闭浮游生物培育池的自流水管,在浮游生物培育池上方架设遮阳网,暂停向浮游生物培育池中投施发酵鸡粪及生物酵素菌;对龙虾池进行清塘,暴晒20~30天,并补充金属框架泥梗内的泥土,用生石灰化水对龙虾池进行干塘消毒,生石灰用量70~80kg/亩;泼洒7天后,向龙虾池中加入1.0~1.5米深的水,并在龙虾池中投施发酵好的粪肥,按每亩500~600kg的用量投施,使龙虾池中自然培育浮游生物;

(7)龙虾池注水10天后,到七月上旬至中旬,向龙虾池中投放0.8厘米以上规格的虾苗,放养密度为3~4万尾/亩,投放虾苗以后,每天早、晚向龙虾池中投喂小龙虾配合饲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5%;小龙虾配合饲料同上述步骤(4);同时将浮游生物培育池中的进、出水管打开,使浮游生物培育池中富含浮游生物及藻类等水生植物的凉水通过自流水管排入龙虾池中,保持浮游生物培育池中的水体为微流动状态,夜晚关闭浮游生物培育池的进、出水口;浮游生物培育池中恢复投施发酵鸡粪及生物酵素菌,每隔15~20天,向浮游生物培育池中添加一次发酵鸡粪浆液,加入量为每亩150~300kg/亩,并同时添加一次生物酵素菌,加入量为2~4kg/亩;

(8)至当年10~11月,小龙虾经过3~4个月的饲养,长至30g/尾以上达到上市规格后,即可捕捞上市,捕捞方法同上述步骤(5)所述,捕捞完毕后,对浮游生物培育池和龙虾池进行清塘,暴晒,消毒,进行下一轮养殖即可;

在上述养殖过程中,虾苗体长小于3厘米时,每天晚上打开增氧机增氧4~6小时,每天中午打开增氧机搅水2小时,鳅苗体长大于3厘米时,只在水中溶氧量不足4米g/L时按需打开增氧机增氧;水质要求:在夏季保持水温在20~23℃,pH6.5~9.0,若温度过高,则及时抽水井中的凉水加注到龙虾池中降低水温;冬季保持水温在5℃以上,若温度降低,则及时抽水井中的水加注到龙虾池提升水温,冬季只在白天每天中午打开增氧机搅水1小时即可;此外,池塘定期消毒、杀菌和防病按普通饲养方法管理即可;浮游生物培养池上方的保温棚、遮阳网视外接气温情况及时拆除。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框架泥梗两侧壁上还种植有水花生、水浮莲、凤眼莲、轮叶黑藻、苦草等水生植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养殖,达到上市规格的小龙虾经检测,基本没有发现寄生虫感染,并且错开高峰期上市时间,每公斤单价比高峰期价格高10-20元,一年养殖一轮改为一年养殖两轮,产量、价格翻番,产品品质本身质量优良,市场竞争力高,大大增加了小龙虾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使养殖户收入提高3-5成。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解释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任何限制,本发明中所述的龙虾池、浮游生物培育池、水井的大小、形状、数量均可根据具体养殖规模进行调整,只要是利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原理而建,均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