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管理体制
水管理体制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0年内共计61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工业经济、农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53382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发展、经济研究导刊、西部大开发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2005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都江堰建堰226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等;水管理体制的相关文献由6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海嵩、Kazumi Yamaoka、Masayoshi Satoh等。
水管理体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53382篇
占比:99.98%
总计:353443篇
水管理体制
-研究学者
- 陈海嵩
- Kazumi Yamaoka
- Masayoshi Satoh
- Naoki Horikawa
- Tatsumi Tomosho
- Yonghuai Ren
- 丁立翠
- 万军
- 何艳梅
- 刘亭
- 刘友
- 可持续流域管理政策框架研究课题组
- 吕跃进
- 周长青
- 孙增峰
- 宋庆玉
- 张佃林
- 张文忠
- 张晓昕
- 彭文明
- 彭谦
- 徐一枝
- 徐国忠
- 扈立家
- 晓健
- 景万林
- 曲伟建
- 曾庆祝
- 朱春省
- 李光丽
- 李松林
- 李柏
- 李树
- 李长兴
- 杜国权
- 杨明强
- 梁宜
- 梅长河
- 毛春梅
- 汪恕诚
- 王东祥
- 王修训
- 王家先
- 王晋
- 王毅
- 王永久
- 王艳
- 王艳洁
- 王道明
- 田养军
-
-
何艳梅
-
-
摘要:
依据水事四法、流域立法、国家政策和改革实践,对我国流域水管理法律体制的演变和发展进行了历史分析和定性评价,指出我国流域水管理从最初的区域管理体制,演变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目前仍然处于变革之中.近年来的流域管理机构改革强化了流域管理,河长制的实施强化了区域管理与科层协调,环境监管体制改革要求在生态环保部门建立流域管理机构,国务院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则优化了多部门区域管理;这些先后实施的政策和措施之间缺乏统筹,使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割裂,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予以健全和完善.
-
-
王艳洁
-
-
摘要:
如今经济的发展使水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跨多个省级行政区的流域水管理问题亟待解决.以太湖为例,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环境问题加剧.在对太湖流域的概况、流域水管理体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太湖流域水管理的建议:一是改革流域管理机构设置,重视统一协调,统一规划;二是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廓清权责归属;三是重视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
-
-
-
-
-
王永久;
曲伟建;
丁立翠
-
-
摘要:
目前黄岛区现有水源严重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供水形势十分严峻,在新区发展中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关键因素,而管理方式的落后与管理能力的不足是导致水危机的主要原因.为此,黄岛区水利局进一步深化水管理体制改革,采取水务一体化管理措施,取得较好成效.
-
-
-
胡小凤;
周长青;
孙增峰
-
-
摘要:
为了加强对供水企业的规范标准化管理,英国和美国在充分考虑本国供水管理体制和供水行业特点的前提下,按照提高供水管理效率、促进供水行业健康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和推行了一套定量化、易操作、可推广的供水绩效管理体系,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城市供水绩效评估和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
-
-
-
李长兴
- 《2004年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水务工作经验交流会》
| 2004年
-
摘要:
深圳市水务局的成立,曾经在国内水利界引起强烈反响.十余年过去了,全国已有千余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成立了水务局或实行了涉水事务的一体化管理,上海、北京及大连、西安等城市先后成立了水务局.深圳水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如何,取得了那些成绩,积累了那些经验,未来又将如何发展,本文将作综合性的阐述及评价.
-
-
-
李松林
- 《城市发展与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
| 2001年
-
摘要:
城市发展离不开水利,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带来很多城市水利问题;尤其是城市水管理体制问题,是摆在我们水利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就城市水法规建设和水行政工作如何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提出自己肤浅的认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