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渗漏
水库渗漏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00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4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3623篇;相关期刊126种,包括中国岩溶、资源环境与工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4年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技术交流会、中国大坝协会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电力物探科技信息网2012年学术年会等;水库渗漏的相关文献由591位作者贡献,包括杜国平、杜家佳、梁杏等。
水库渗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623篇
占比:97.98%
总计:13904篇
水库渗漏
-研究学者
- 杜国平
- 杜家佳
- 梁杏
- 许模
- 赵善国
- 宋晓峰
- 宋胜武
- 朱培民
- 李广超
- 陈建生
- 韩庆之
- 万军伟
- 付建伟
- 任兴隆
- 刘正达
- 刘浩
- 刘海宁
- 劳武
- 卢丹美
- 吴灌洲
- 夏腾
- 孟健
- 宋瑞超
- 尚哲民
- 崔峰
- 张世殊
- 张人权
- 张斌
- 张晖
- 张玉平
- 张立
- 曹建辉
- 曾克峰
- 曾家华
- 李会中
- 李景山
- 李海鸥
- 李瑞清
- 李长江
- 杨建宏
- 杨艳娜
- 毛德强
- 潘玉珍
- 王亚洵
- 王俊梅
- 王殿春
- 王玉涛
- 王积强
- 田茂中
- 胡大儒
-
-
祝春江
-
-
摘要:
某新建水库在试运行初次蓄水过程中,距下游坝脚约30 m处出现渗水。文章通过该水库的设计资料、地质情况、基础防渗施工工艺以及大坝安全检测仪器数据等进行整理,分析寻找坝体的渗漏位置和导致水库渗漏的原因;同时结合水库特点和功能,提出渗水的处理方案。
-
-
纪源;
袁哲
-
-
摘要:
本文针对南门外水库大坝现状无法蓄水运行的问题,应用单元离散化方法和二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渗流有限元的计算,将工程结构、水位工况、渗透系数等设计参数分别带入模型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现状水平防渗铺盖长度不够是导致渗流量过大的原因。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土石坝垂直防渗方式与全库盆防渗方式的优缺点分别进行了探讨。
-
-
蒋强强;
潘海军
-
-
摘要:
针对汪岭水库渗漏状况,利用无损隐患探测电阻率法,结合地质勘察及历次险情处置等,对水库渗漏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在不拆除现有水库斜墙条件下,选用塑性混凝土垂直防渗墙,计算及分析显示渗流及坝坡稳定。结果表明,无损隐患探测电阻率法可用于探查小型病险水库渗漏,并且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在不拆除现有水库斜墙条件下,新建塑性混凝土垂直防渗墙后,渗流稳定得到进一步增强,但在水位降落期工况下,降低了迎水侧坝坡稳定安全系数。
-
-
陈亮;
张林生;
颜书法
-
-
摘要:
针对传统流场拟合法要求渗漏点与周围介质存在明显电性差异的缺点,改用溶质场去拟合水流场。用自行设计的模型槽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模拟了有渗漏通道入口与无渗漏通道入口两种情况,通过在模拟坝体迎水面布置电导率传感器,绘制出两种情况下迎水面上的电导率等值线图。对两种情况下等值线图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渗漏通道附近的电导率明显偏大,并且偏大区域的中心位置与实际渗漏通道入口的中心位置基本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溶质场进行水库渗漏通道入口的探测是可行的,并且具有简单、快捷等优点。
-
-
段乔文;
俞富有;
张天柏;
何伟;
段春林
-
-
摘要:
在总结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罗平湾子水库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岩溶发育特征、水库汇流条件、多次补漏未遂等因素,对影响水库渗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岩溶强发育带地层中溶蚀孔、洞发育,土工膜铺盖封闭库底,蓄水后便在土工膜之下、地下水位之上的岩溶空隙中形成真空,在库水位频繁、大幅度波动条件下易发生真空吸蚀作用,充填物部分被淘空;库底以上的蓄水压力与库底以下的真空产生的负压叠加后形成附加应力,当附加应力大于孔洞之上岩土体的抗剪强度,或大于孔、洞充填物与洞壁之间的粘结强度时发生冲切破坏,这是导致水库多次补漏未遂,且同一渗漏片区重复发生岩溶塌陷、出现落水洞的主要原因。在库区内补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在库区外适当部位设置防渗帷幕,不仅可根治渗漏,还可明显抬高地下水位,改善蓄水条件,扩大原设计库容数倍。
-
-
-
李永铭;
张伟;
孙永清
-
-
摘要:
水库渗漏是影响水库安全的重大问题,准确的渗漏探测是治理水库渗漏的前提。水库渗漏探测需要从分析渗漏模式、探测渗漏通道、探测微小异常逐步精确探测渗漏异常。工程物探方法因其快速、高效的特点,可以辅助分析渗漏模式、精确探测渗漏通道,且针对一些微小异常也可通过一些“非常规”技术进行探测。从实际工程案例出发,总结物探技术在水库渗漏探测各方面的应用效果,可为类似案例提供借鉴。
-
-
-
李一彩
-
-
摘要:
近年来,西庄村由于地下水水位持续上涨,部分地道被淹,居民房屋地基被侵蚀,严重威胁到生活区居民的出行及居住财产安全。通过对西庄村及周边水文地质调查,并与1988年水文地质调查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区内地下水位上涨的具体原因:异地取水导致调查区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地面建筑物的地基处理影响了地下水径流条件;降雨量增大;临近水库蓄水的渗漏等。
-
-
郭玉龙;
赵爱徐;
苏灿英
-
-
摘要:
针对彭家庄水库坝址渗漏特性,运用反磁通瞬变电磁法、温度场法和孔内流场法等多种物探方法进行渗漏综合探测,对比分析各种物探方法数据和资料,并结合工程地质、监测孔水位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全面地探测水库渗漏类型、渗漏部位和渗漏路径。为以后类似工程案例提供技术借鉴。
-
-
-
-
-
-
-
-
-
刘浩;
LIU Hao;
田茂中;
TIAN Maozhong
- 《2019年岩溶勘察与基础工程学术大会》
| 2019年
-
摘要:
冗赖水库位于珠江流域的北盘江与南盘江两大水系之间的高原岩溶台地,左右岸外侧均存在低邻槽谷,坝址下游存在底部发育落水洞的大型岩溶海子,水库成库难度大,当地人饮水问题突出.通过岩溶水文地质调查、钻探、物探、连通试验等手段,从地形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特征等方面,对冗赖水库成库条件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水库库盆底部依托隔水性岩体,不存在库水渗漏问题,但水库两岸受分水岭地下水位低、断层破碎带及岩溶发育等影响,存在库水渗漏问题,同时库首两岸可能存在顺平缓岩层面、溶蚀裂隙等产生渗漏问题.因此建议采用垂直防渗方式,防渗标准(透水率)小于3Lu或防渗帷幕下限接稳定地下水位以下10m,遇到溶洞等地质缺陷时应查明其分布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降低防渗底线.
-
-
刘浩;
LIU Hao;
田茂中;
TIAN Maozhong
- 《2019年岩溶勘察与基础工程学术大会》
| 2019年
-
摘要:
冗赖水库位于珠江流域的北盘江与南盘江两大水系之间的高原岩溶台地,左右岸外侧均存在低邻槽谷,坝址下游存在底部发育落水洞的大型岩溶海子,水库成库难度大,当地人饮水问题突出.通过岩溶水文地质调查、钻探、物探、连通试验等手段,从地形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特征等方面,对冗赖水库成库条件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水库库盆底部依托隔水性岩体,不存在库水渗漏问题,但水库两岸受分水岭地下水位低、断层破碎带及岩溶发育等影响,存在库水渗漏问题,同时库首两岸可能存在顺平缓岩层面、溶蚀裂隙等产生渗漏问题.因此建议采用垂直防渗方式,防渗标准(透水率)小于3Lu或防渗帷幕下限接稳定地下水位以下10m,遇到溶洞等地质缺陷时应查明其分布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降低防渗底线.
-
-
刘浩;
LIU Hao;
田茂中;
TIAN Maozhong
- 《2019年岩溶勘察与基础工程学术大会》
| 2019年
-
摘要:
冗赖水库位于珠江流域的北盘江与南盘江两大水系之间的高原岩溶台地,左右岸外侧均存在低邻槽谷,坝址下游存在底部发育落水洞的大型岩溶海子,水库成库难度大,当地人饮水问题突出.通过岩溶水文地质调查、钻探、物探、连通试验等手段,从地形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特征等方面,对冗赖水库成库条件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水库库盆底部依托隔水性岩体,不存在库水渗漏问题,但水库两岸受分水岭地下水位低、断层破碎带及岩溶发育等影响,存在库水渗漏问题,同时库首两岸可能存在顺平缓岩层面、溶蚀裂隙等产生渗漏问题.因此建议采用垂直防渗方式,防渗标准(透水率)小于3Lu或防渗帷幕下限接稳定地下水位以下10m,遇到溶洞等地质缺陷时应查明其分布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降低防渗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