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坝渗漏
绕坝渗漏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7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0481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科学与财富、资源环境与工程、科技创业家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1年南方十三省(区、市)水电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会、第十七次全国岩土锚固学术研讨会、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等;绕坝渗漏的相关文献由160位作者贡献,包括祁军、冯永亮、康迎宾等。
绕坝渗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481篇
占比:99.68%
总计:30578篇
绕坝渗漏
-研究学者
- 祁军
- 冯永亮
- 康迎宾
- 张梧荫
- 李文华
- 李泽发
- 李琳
- 王苑中
- 贾东彦
- 赵天明
- FENG Yongliang
- JIA Dongyan
- QI Jun
- 买合木提·巴拉提
- 于丽君
- 于维娟
- 亓丽媛
- 何伟
- 全岩
- 冯旌表
- 冷月华
- 刘彬
- 刘文东
- 刘文达
- 刘海燕
- 区锦富
- 卓明阳
- 卢晓鹏
- 吴喜江
- 吴彬
- 周冀
- 周婷
- 周明瑶
- 唐庆东
- 唐瑶1
- 夏信杰
- 夏权斌
- 夏法
- 宁晓立
- 宋必连
- 尚剑宝
- 崔浩浩
- 崔鑫
- 崔阿李
- 巩虎平
- 康君田
- 廉铁辉
- 张丽华
- 张弘
- 张忠信
-
-
刘海燕
-
-
摘要:
绕坝渗漏问题不仅会影响坝肩岩体的稳定性,还会影响建库效益,结合塘头水电站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对其右岸绕坝渗漏问题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坝区右岸虽存在绕坝渗漏现象,但通过计算得出渗漏量对水库效益影响微弱,尚不会对坝肩岩体的稳定性构成危害。
-
-
巩虎平
-
-
摘要:
直岔水库由于渗漏严重,无法蓄水至正常蓄水位,效益不能正常发挥,并且威胁下游防洪安全。为了查明坝基渗漏原因,在分析前人勘测资料和不同时期加固措施的基础上,采用钻探、压水试验、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勘测手段,基本查明了坝基渗漏及绕坝渗漏的原因和产生渗漏岩体、土体的厚度。综合分析认为:坝基岩体在基岩面以下8~16 m深度内,存在坝基渗漏;左右坝肩存在绕坝渗漏;古河道的砂砾卵石层存在渗漏。当水库蓄水到正常蓄水位2840.7 m时,主坝坝基渗漏量和左右坝肩绕渗量总计1311 m^(3)/d,古河道渗漏量为193 m^(3)/d。
-
-
张航
-
-
摘要:
蒋家窑则水库是一座大型拦沙水库,是符合国家水利改革发展要求的重要工程,肩负着防洪拦沙、改善生态的重要任务,文章以实地勘察资料为基础,对蒋家窑则水库工程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坝址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蒋家窑则水库存在库区的塌岸问题,且存在不稳定的滑坡,但不会对枢纽安全有太大影响,同时蓄水后可能会出现淹没和浸没的地质问题,建议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下坝址的右坝可能存在绕坝渗漏,上、下坝址的坝基存在变形稳定问题,应进行排水固结处理;对上、下两个坝址进行对比后,发现下坝址存在一定地质问题,因此认为上坝址的地质条件较优,应作为选定坝址.
-
-
卢晓鹏
-
-
摘要:
结合云南拉里么水库大坝工程建设运行实践,就试蓄水过程中坝基出现局部渗漏问题进行分析,并由此研究该大坝补强加固防渗方法。针对左岸坝基渗漏严重,采用高密度电法勘测。分析渗水通道主要集中在坝轴线里程左0+013.735~坝0+006.263 m段。通过系统分析渗漏的原因及渗漏途径,提出了补强防渗帷幕灌浆的处理方案。对左岸绕渗段渗漏通道进行灌浆处理后,水库渗漏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有效增强了大坝及左坝肩渗流稳定性。
-
-
-
-
-
-
-
张恺
-
-
摘要:
混凝土大坝为满足温控防裂、施工强度的要求,坝体必须设置横缝,厚度较大的拱坝可设置纵缝.对李家河碾压混凝土拱坝工程裂缝原因及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大体积混凝土碾压必须严格控制骨料的均匀入仓,防止坝后裂缝形成渗漏通道.拱坝拱肩及坝后岸坡加强灌浆,减小绕坝渗漏.
-
-
李泽发;
王发刚
- 《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水库库岸绕坝渗漏和坝基渗漏问题对于水库工程而言并不少见,其根本原因不外乎是水库大坝两岸坝肩及坝基岩体透水率较大所造成的,但造成透水率大的原因却有很多,如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现象等等.根据其原因的不同,设计方案及施工时选择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也不尽相同,而该水库大坝两岸坝肩与坝基地层岩性不同且岩溶均较发育,为设计及施工提供准确、全面、可靠的地质依据,本文将着重针对该水库岩溶地质现象,采用常规的钻孔压水试验、岩块的室内磨片鉴定分析、物探测井,以及较为先进成熟的并下电视摄影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该水库岩溶地质现象与两岸坝肩及坝基的渗漏关系,并做出相关渗漏分析计算,评价其对水库的不利影响.
-
-
-
魏植生;
何伟
- 《第十七次全国岩土锚固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景洪水电站坝基分布的基岩为燕山早期侵入的闪长岩,其弱、微风化岩块强度高、变形模量大,其物理力学指标满足百米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要求。rn 坝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①由于坝址处于澜沧江褶断束中,大、小断层和挤压带等各级结构面发育,岩体完整性差,尤其是G23,G27,G2,G16等挤压带,其破碎带宽度大、性状较差,对大坝变形稳定和表层抗滑稳定影响大,对其进了专门处理。②坝基部分坝段分布的对大坝抗滑稳定有影响的缓倾角特定结构面及其不利组合,对其进行了槽挖并增设锚索等处理措施。③对G23挤压带出露宽度大的坝块,在坝体下游回填了5m厚混凝土,使其与下游侧开挖边坡连接。rn 为防止坝基绕坝渗漏和渗透变形,坝基需设置防渗帷幕,并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后,可满足坝基防渗要求。
-
-
陈东亮;
畅建成
- 《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
| 2002年
-
摘要:
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1997年10月顺利截流,1999年9月9日主体工程完工,并于1999年10月25日下闸蓄水,10月底发现右岸1排水洞内排水孔出现渗水;并且随着库水位的上升,右岸基岸的渗水区域及渗水流量也随之增大.漏水的原因和地质条件有关,并对漏水采取了有效的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