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水
水库水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2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96687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浙江预防医学、绿色科技、渔业致富指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饮用水安全控制会议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专业委员会第14届年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厂化学2013学术年会、第二届IWA-中国水环境嗅味问题及控制技术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黄河杯”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交流会等;水库水的相关文献由498位作者贡献,包括贾瑞宝、宋武昌、孙志民等。
水库水—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6687篇
占比:99.90%
总计:196886篇
水库水
-研究学者
- 贾瑞宝
- 宋武昌
- 孙志民
- 孙韶华
- 李文龙
- 王占生
- 王进
- 路振刚
- 刘伟
- 张金松
- 李梅
- 李金国
- 杨晓亮
- 胥川
- 许春凤
- 习中怀
- 冯祖稳
- 刘会娟
- 刘华
- 刘振江
- 匡云谷
- 吴卫星
- 吴青
- 周智勇
- 唐文虎
- 夏圣骥
- 姜琪
- 孙永才
- 岳舜琳
- 崔玉川
- 康艳
- 张怀宇
- 张晓健
- 张睿
- 张素玲
- 徐俊奇
- 戴会超
- 易新文
- 曲久辉
- 李俊义
- 李圭白
- 李坤林
- 李振兴
- 李树苑
- 李瑞瑞
- 李秀斌
- 杨盛
- 林创辉
- 林建泉
- 林楹庆
-
-
李金国;
周智勇;
胥川;
许春凤
-
-
摘要:
针对春末夏初水库水通常存在复杂季节性污染的问题,采用深层取水规避藻类和代谢产物,投加活性炭去除致嗅物质,投加高锰酸钾去除锰离子,通过PAC和PAM强化混凝的方式降低单一PAC的投加量,解决出厂水铝超标的情况。
-
-
梁景堂;
关怀宇;
吴旭龙;
吴颖娟;
邓怡;
曹良勘;
陈飒
-
-
摘要:
应急处理土霉味水库水,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联用技术是常见的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小试实验,进行预氧化剂的种类及投加量,活性炭的投加量以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水库水中土霉味物质的除臭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次氯酸钠能够有效减弱水库水中土霉味,但同时引入氯的味道,除臭效果不佳;然而高浓度的高锰酸钾(1.0mg/L)不但具有更好的除臭效果,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活性炭的吸附时间。此外,遇到应急情况时,通过加大活性炭的投加量和延长吸附时间,可以进一步提高除臭效果。
-
-
李洪卫
-
-
摘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2022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动新阶段河北调水供水实现高质量发展,围绕从“用足水”向“用好水”转变提升,认真谋划2022年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和实现路径。一、努力实现河北调水供水工作重心转变在河北省水利厅党组坚强领导下,有关处室和单位认真谋划,合力攻坚,统筹协调,破解难题,近年来引江引黄水量屡创新高,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水库水合理调度、优化配置、高效集约利用,为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助力地下水压采发挥了重要作用。
-
-
无
-
-
摘要:
密云水库是首都北京重要的饮用水源供应地,也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湖,有“燕山明珠”之称。密云水库南线位于水库南侧,与水库同期建设,也是环湖公路中一条重要的生态旅游路线。路线途经溪翁庄、穆家峪2个乡镇,沿线衔接石马峪、阁老冉和九松山等行政村,将鱼街、九松山副坝和荞麦峪坝等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每年9月25日密云的鱼王节(称作“开渔”)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当地荞麦宴、“傍炖鱼”(用水库水炖的鲜鱼)、贴饼子等等让游客感受自然的乡土气息.
-
-
韩桦
-
-
摘要:
"垮炖"小孩,是我先生长久以来想写的陪伴女儿成长的书名。女儿出生后,我们大部分时间都住在郊区,不时到密云水库观景吃鱼,当地名菜有一道"垮炖鱼",新鲜的水库鱼,不直接碰热油,而是以水库水,葱姜随意,小火慢炖,味道鲜美,让人秒回原生态。我们也想保留女儿成长的原生态:尽量不干预她的自然成长,同时给她创造安全健康舒适的成长环境,让她以这样的大环境为背景,慢慢学会自己选择,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要担负的责任。
-
-
匡伟
-
-
摘要:
随着蛋鸡产业的发展,养殖场逐渐趋于规模化、设施化,饮水系统也由原来的开放式转变成封闭式。封闭式水线一旦被污染很难被察觉,这也成为蛋鸡场许多慢性疾病无法根除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水线管理,可参考以下建议:一、水源选择井水和水库水受气候、水源深度、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尤其是周边出现畜禽疫情时,水质更加无法保证。
-
-
柯岚鹏;
张俊;
方菊香;
朱春清
-
-
摘要:
即将建设的4×104 m3/d的黄山市中心城区五水厂以丰乐水库为水源,采用重力流超滤膜工艺,跨膜压差为4m.为了考察该净水工艺的适应性和可行性,以丰乐水库原水作为超滤系统进水开展中试研究,综合分析出水水质、回收率、能耗等.结果表明,中空纤维超滤膜适用于皖南山区水库水处理且经济可靠,原水温度在7~20°C变化时,跨膜压差的变化始终在正常值范围内,与设计值有较大的冗余空间;出水浊度保持在0.1 NTU左右,菌群总数稳定在10 CFU/100 mL以内,总大肠杆菌群始终均未检出;吨水电耗在0.01~0.02 kW·h/m3,较目前常见的带泵运行的浸没式超滤系统至少降低40%以上.
-
-
李振兴;
任鹏飞;
李俊义;
孙志民
-
-
摘要:
进行了浊度低、藻类高的南方水库水去除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气浮-沉淀工艺中气浮工艺比水厂运行工艺(水平折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效果更优;模型出水的藻类平均去除率为95.76%,水厂的平均去除率为75.71%.相同投药量下,模型工艺出水的处理效果好于水厂运行工艺.
-
-
吴青;
颜加明;
林建泉;
张睿;
肖益民
-
-
摘要:
针对应用水库水的水电站地下厂房空调系统,建立了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的计算模型.以某水电站工程为例,对其适用的空调方案进行了 LCC分析,结果表明,在22.5°C的水温下,将水库水作为空调系统的一级冷源,之后作为冷水机组的冷却水,并且不在中间层和母线洞设置局部空调机组的方案经济性最佳.对不同水温条件下的空调方案进行了 LCC计算,分析了水库水在不同水温条件下的适用性.
-
-
程永康;
王锡良;
张含斌;
郑国俊
-
-
摘要:
水库水锰超标已成为很多自来水厂处理中的一大问题,若不能很好地处理会导致管网水出现"黄水"现象,影响饮用水安全.文中总结曝气氧化、氯氧化、二氧化氯氧化、高锰酸钾氧化、锰砂接触氧化等除锰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及效果,其中,高锰酸钾氧化和锰砂接触氧化是自来水厂常采用的除锰方法.文中还关于高锰酸钾在自来水厂除锰应用中投加点的选择、投加量的控制、注意事项、储存管理进行介绍,使高锰酸钾安全有效地解决锰超标问题.
-
-
Wang Yonglei;
王永磊;
Li Jun;
李军;
Zhang Kefeng;
张克峰;
Jia Ruibao;
贾瑞宝;
Li mei;
李梅;
Song Wuchang;
宋武昌;
Li Ying;
李莹
- 《饮用水安全控制会议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专业委员会第14届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目前水库水源藻污染日益严重,传统沉淀固液分离工艺难以满足净水要求.以鹊山引黄水库高藻原水为研究对象,开发了炭砂双层滤料浮滤池,考察了浮滤池工艺运行特性及运行效果.rn 试验表明,絮凝剂选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在投药量4.0 mg/L(以Al3+计),回流比8%,溶气压力0.4 Mpa时,运行效果较优.炭层所含生物量约占滤料层总生物量的97.4%(最高值50.2 nmolp/g),是砂滤层(3.0 nmol p/g)的16.7倍,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活性炭层.试验期间,浮滤池工艺对颗粒物、蓝绿藻、浊度、CODMn、NPOC、UV254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48%、92.40%、92.56%、57.41%、51.60%、52.50%、75.67%,嗅味由4级降为0级,出水土臭素、二甲基异冰片含量均小于检出限,一氯二溴甲烷、三氯甲烷前体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5.1%和60%,表明浮滤池工艺对常规指标、藻类、嗅味物质、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去除效果显著.
-
-
-
-
-
-
-
宋武昌;
贾瑞宝;
赵清华;
孙韶华
- 《第二届IWA-中国水环境嗅味问题及控制技术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黄河杯”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交流会》
| 2011年
-
摘要:
以黄河下游地区某引黄调蓄水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耗氧量与UV254变化规律,并开展了比紫外吸收值、分子量分布、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痕量有机物等有机污染特性研究,同时与山区水库水有机污染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引黄水库水耗氧量和IJV254全年变化幅度不大,引黄水库水SUVA值低于山区水库水,两种水库水均为小分子有机物,消毒副产物均以CHCl3为主,DBPFP分别达到了365 μg/L和150 μg/L,引黄水库水痕量有机物以烷烃类和芳烃类为主,占痕量有机物种类总量的71.4%.
-
-
-
-
马敏;
刘锐平;
刘会娟;
曲久辉
- 《第六届海峡两岸水质安全控制技术及管理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预氯化对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影响。以洋河水库水为背景的烧杯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预氧化时间下,当铝投量为2mg/L时,1mg/L氯投量反而使得混凝除藻效率下降,而2,3,4mg/L氯投量能强化混凝除藻,且强化效果随着氯投量升高而升高。当铝投量升高为2.4,2.7和3.4mg/L时,1-4mg/L氯投量均能强化混凝除藻,但强化效果并不随着氯投量升高而升高。另一方面,以当氯投量为0和1mg/L时,预氧化时间从30min延长至60min时,混凝除藻的效率从33.3%和49.7%分别升高至52.6%和95.5%;当氯投量为2,3和4mg/L时,预氧化时间从30min延长至60min时,混凝除藻的效率反而从90.7%,89.6%和94.9%分别降低至64.0%,83.1%和78.3%。在以密云水库水为背景的实验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