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下游
水库下游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2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农业经济、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032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浙江气象、地理学报、湖泊科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六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1999年全国水力学与水工水力学学术讨论会等;水库下游的相关文献由247位作者贡献,包括姚仕明、付佳龙、何娟等。
水库下游
-研究学者
- 姚仕明
- 付佳龙
- 何娟
- 俞娟
- 刘攀
- 刘章君
- 卢文峰
- 卢桂源
- 卢金友
- 吕昊
- 孙先波
- 廖克书
- 张为
- 张振东
- 易金桥
- 曲昱华
- 朱黎
- 李义天
- 李天元
- 王冬
- 皮春冶
- 胡晓荣
- 胡涛
- 胡瑜
- 覃晖
- 谢伟
- 谭建军
- 谭武军
- 郭生练
- 陈华
- 陈立
- 韩剑桥
- 黄勇
- LI GuoYing
- SHENG LianXi
- T.J.德宾
- T.V罗马德卡
- 丁保华
- 万航
- 于为民
- 于涛
- 于西尧
- 何进
- 余家和
- 余新明
- 余明辉
- 余梦清
- 傅开道
- 关洪林
- 关福春
-
-
姚仕明;
邢国栋;
陈栋
-
-
摘要:
三峡建库后,水库下游河道含沙水流长期处于严重次饱和状态,输沙由相对平衡状态转变为不平衡状态,输沙强度较自然条件下发生显著变化。根据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后(1992—2017年)长江中游主要水文站断面、床沙与水文资料,从输沙率变化、床沙粒径变化、平滩流量等角度研究长江中游河道复式断面输沙强度问题,得出以下结论: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大幅度较少,长江中游沿程水文站同流量级输沙率明显减少;床沙粒径沿程出现不同程度的粗化,其中荆江河段粗化最为明显,螺山至武汉河段略有粗化;螺山站和汉口站在自然条件下平滩流量附近输沙强度出现峰值,对应的水流挟沙能力为极大值。
-
-
邓莉;
童静
-
-
摘要:
“水库漫坝了,大家赶紧转移到安全位置!”5月24日上午,位于鄂州市汀祖镇石桥水库下游的石桥村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应急广播“大喇叭”播放着紧急转移通知,村组干部一边敲响铜锣,一边挨家挨户搜寻滞留人员。村里的150户315名村民们拿着简单的行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乘坐交通工具,有序转移。人员安全转移后,石桥水库开启启闭机,加大泄洪量……。
-
-
-
-
摘要:
7月20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郑州市多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降雨量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受强降雨影响,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郭家咀水库水位快速上涨。当地已提前转移水库下游群众。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国家防总决定于7月21日3时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
-
-
武建平;
翦晓红;
林娅沁;
许伟华
-
-
摘要:
鲟类是一种很古老的软骨硬鳞鱼类,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营养价值。其中杂交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养殖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在养殖过程中,鲟鱼对水温、溶氧、pH、透明度、光照等水体理化因子要求高,在我国北方及西部养殖量大;在南方,只有一些零星养殖,一般在水库下游,引用水库底层低温水进行流水养殖。
-
-
-
庄灵光;
姚仕明;
赵占超
-
-
摘要:
弯曲河道演变一直是河流动力学及河道演变研究的重点之一.三峡水库运用后,水库下游河道来水来沙条件改变,原输沙及冲淤相对平衡的状态被打破,是弯曲河道演变研究的关键区域.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关于弯曲河道演变的相关研究成果及水库运行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总结.总结认为:以往研究主要是对河道演变情况的描述及演变的预测,对三峡水库下游弯曲河道演变与水沙变化的耦合机理探讨较少,限制了对水沙条件改变下的弯曲河道演变规律的深入认识.需要在现有研究成果上,开展弯曲河道演变对人类活动、水库运用、河道边界等条件改变的响应机理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弯曲河道演变规律提供基础.
-
-
邓懿;
李劲华
-
-
摘要:
当防洪断面位于水库下游,计算其设计洪水时,需考虑水库调蓄对防洪断面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区间洪水相应的影响.以水溪河水库为例,探讨了水库下游防洪断面的天然洪水和组合洪水的计算.
-
-
王喆
-
-
摘要:
介绍了广西水库下游预警系统建设的目标、系统的组成、系统建设涉及的预警设备布设的原则、设备数量、设备选型和技术要求以及与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的预警联动等.论述了如何充分利用已建成或计划建设的水、雨情监测站点数据,同步共享实时降雨、水位等监测信息,科学配备预警设备.当水库泄洪、出险等让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受威胁时,预警能及时发出并覆盖受威胁区域,提高针对水库下游的预警能力,最大限度减轻水库泄洪对下游的影响.
-
-
张玉兰
-
-
摘要:
工业项目的取水可靠性对项目投产后的运行至关重要.以宁海白溪水库下游的某工业项目取水为例,开展来水、需水、供需平衡分析等方面研究,并结合水功能区水质要求及实测水质情况,对项目水质相符性进行确认,分析了该项目的取水可靠性.该研究可为类似项目的取水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
-
-
窦身堂;
余明辉;
段文忠
- 《第六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以汉江丹江口水库、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为例研究了蓄水运用后下游河湾水流动力轴线变化规律,主要内容包括河湾发育概况、河湾水流动力轴线的特性、水库运用对河湾水流动力轴线的影响及典型河湾水流动力轴线变化规律.同时,结合大量实测资料拟合出水库下游河湾水流动力轴线半径的经验公式,公式经验证,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可为研究相同类型水库运行后下游河湾水流动力轴线的变化规律提供参考,为治河防洪工程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