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东北解放区

东北解放区

东北解放区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29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共产党、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0篇、专利文献39467篇;相关期刊161种,包括党史纵横、社会科学辑刊、世纪桥等; 东北解放区的相关文献由279位作者贡献,包括弘弢、王贞勤、张萌等。

东北解放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0 占比:0.73%

专利文献>

论文:39467 占比:99.27%

总计:39757篇

东北解放区—发文趋势图

东北解放区

-研究学者

  • 弘弢
  • 王贞勤
  • 张萌
  • 戈福录
  • 王彦龙
  • 薛金艳
  • 刘洁
  • 衣保中
  • 于占元
  • 任惜时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萌; 赵胜男
    • 摘要: 东北解放区(1945-1949)艺术家们用他们手中的画笔,像战士一样记录着历史也向敌方抗争着,使解放区漫画成为我国漫画历史上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十分值得我们回顾与探讨。文章在此背景下,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历史分析法,在这些泛黄的历史轨迹中了解了东北解放区漫画创作的背景,漫画家及漫画作品。探讨了时事漫画如何在解放区体现出文艺力量,剖析了时事漫画创作的艺术特点,深入分析了漫画在战时的重要作用及影响,并从回顾中得出新时代时事漫画发展的启示,才能真正发挥漫画的价值。
    • 张萌; 王凯雯
    • 摘要: 本文通过梳理《东北画报》创刊与早期辗转发行历史背景,清晰《东北画报》刊物内容服务广大东北工农兵群众,积极响应政策,分析木刻版画、纪实摄影、新闻漫画、连环画的艺术类型、主要功能、叙事表现侧重,整理出明确而统一的宣传与教育的主题语境,平衡文艺与大众的审美取向,刻画纪实艺术的鲜明形象,将图像与文字互相映射表达的四大特征,得出《东北画报》早期图像艺术作品创作经验,学习以崇高的意志创作、回归历史本心的艺术作品的伟大精神。
    • 摘要: 近日,大型丛书《1945—1949年东北解放区文学大系》由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共9卷32册、2000余万字,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丛坤研究员牵头,在充分调研和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吸纳了国内相关领域的重要专家学者参与编纂工作,将散落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以及长春、沈阳、大连等地图书馆和个人手中保存的有关当年的报刊、图书资料普查、复印、集中起来,系统整理、编选和展示了1945年以后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东北解放区文学的生态和文学成就。
    • 吴东宇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原有国际航线陆续关闭。虽然华北解放区、解放后的广东邮区都曾有过各自的国际航空业务,但国际邮件无一例外都由香港转运至世界各地。比较独特的是东北解放区,毗邻苏联,其有西伯利亚大铁路贯穿欧亚,其航空站也早就构建。苏联进口中国解放区的航空邮件则通过飞机与铁路等交通工具联运的方式,进入中国解放区的国际互换局。东北地区为哈尔滨,华北地区为北京和天津,华东地区为上海(西北地区目前发现的存世航空信函,转口国际互换局为上海或广州,未经新疆省内国际互换局处理)。
    • 陈劲松; 姜岩
    • 摘要: 新中国成立前夕,东北解放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旧剧改革”的号召,以沈阳为中心,以《戏曲新报》为媒介,将通俗易懂、易于改造、观众广大的评戏作为首选对象。评戏“由旧转新”的过程,可概括为:首先,演员接受文字、历史、政治教育,以完成阶级觉醒与信仰重塑;其次,通过剧目座谈、编剧竞赛、节庆会演等方式进行打磨,使其从文本到演出全部经过群众检验;最后,各种身份的观众,以剧评的形式,集体参与“群众改编旧剧运动”,作为共享文化空间的“新型评戏”由是形成并不断更新。“新型评戏”远不止于一种改良形态,它是新生政权政策实践的首批成果,代表“旧剧新生”的成功尝试,为新中国“戏改”运动提供经验借鉴与有力背书。
    • 单春艳; 曾慧玲
    • 摘要: 东北解放区的高等教育是基于解放战争和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而建立和发展的,在办学、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探索。通过兴办干部学校和短训班服务革命战争与根据地建设需要,开展思想改造教育争取和吸引青年与知识分子支援革命,创建人民革命大学培养大批革命干部和建设人才,有力地支援了全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由中央直接领导过渡到中央和地方共同领导,在办学体制上完成了向新型正规高等教育制度的转变,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的高等教育体制,为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过渡,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保障。
    • 韩文淑; 叶静妍
    • 摘要: 中国左翼文艺对苏联文艺体制与创作经验的借鉴和转化在东北解放时期到达了新的历史阶段。在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东北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对苏联社会主义文艺经验的吸收与转化,对东北解放区新的文艺观念、主题格局和文学形态的营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东北解放区文学不仅传承了延安文艺,也发展了延安文艺,更为新中国文艺的调整和转型做了必要的准备。
    • 摘要: 李洵先生,字仲符,1922年7月1日生于辽宁北镇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子厚公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后入北京大学国学门师从黄侃先生攻读古声韵学。受家学熏陶,先生少年时代就奠定了宽厚的文史基础,后考入北平临时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得当代学术名家冯承钧、瞿兑之、刘盼遂、陈垣、容庚、谢国桢指导,学术潜质大幅升华。1946年夏,大学毕业,曾在良乡中学短期任教,1948年毅然奔赴东北解放区,到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历史系任教,直到1995年9月2日因病于长春辞世。
    • 赫文学
    • 摘要: 我五叔郝成章毕业后,一直从事生物制品的研究与生产,高级工程师,今年9 2岁了。前些年,他讲述了青年时期战胜鼠疫的往事…1947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后为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在哈尔滨创办东北卫生行政干部学校,校长由卫生部部长白希清教授兼任。1 8岁的郝成章有幸考进了这所学校,成为该校第一期学员。学校开学不到两个月,东北解放区的通辽地区爆发了鼠疫传染病,而且非常严重。
    • 潘艳飞; 昌进; 夏强
    • 摘要: 1945年至1949年东北解放区木刻艺术创作呈现了东北解放区革命形势下,人民现实斗争中的真实活动以及革命教育的宣传走向,通过叙事的创作形式展现了中国社会黎明前解放区人民从革命、斗争到发展的历史事实。文章介绍东北解放区木刻艺术创作的发展背景与历史背景;分析东北解放区木刻艺术创作的叙事审美,包括大众化的题材叙述表现、情感化的艺术叙事表达、民族化的叙事形式探讨;总结东北解放区木刻艺术创作的意义和影响,叙事审美表达的创作形式推动革命宣传教育的成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