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饵
毒饵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615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植物保护、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6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31篇;相关期刊168种,包括健康、口岸卫生控制、上海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27届全国卫生杀虫药械学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年会、2008全国精细与医药化工催化技术最新进展研讨会等;毒饵的相关文献由1298位作者贡献,包括姜志宽、刘晓辉、郭天宇等。
毒饵
-研究学者
- 姜志宽
- 刘晓辉
- 郭天宇
- 何上虹
- 冷培恩
- 卢方林
- 李宁
- 梁铁麟
- 钱万红
- 陈倍
- 宋英
- 康灿
- 张应阔
- 张志祥
- 潘凤庚
- 王大伟
- 王天桃
- 冯志勇
- 单承仪
- 向先旭
- 向兴国
- 奚国良
- 安万琴
- 左茗四
- 徐仁权
- 杨礼中
- 林立辉
- 王勇
- 丛林
- 冯向阳
- 刘峰
- 刘朝海
- 刘海霞
- 卢明华
- 吴华
- 吴志红
- 周培盛
- 夏本立
- 姚丹丹
- 孙汝
- 川田均
- 张健旭
- 张庆
- 张美文
- 曹勇平
- 曹敏
- 朱少凡
- 杨再学
- 杨国芬
- 杨振洲
-
-
薛瑞;
王琦
-
-
摘要:
溴敌隆是香豆素类抗凝血杀鼠剂,具有广谱、高效、使用方便等优点,其通过抑制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的生物合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从而造成鼠类因内出血而死亡。该产品一般包装成0.5%的母粉,使用时按1∶100的比例与诱饵(玉米、谷物等)均匀掺和制成毒饵,鼠食用后一般1~3 d内死亡。本品不仅可通过消化道吸收,还能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研究表明犬的溴敌隆半数致死量(LD50)为4.7mg/kg。
-
-
赵旭;
马泽文;
张云飞;
王兰英;
骆焱平
-
-
摘要:
为了防治红火蚁并筛选出适用于海南的高效化学药剂,本研究采用撒施法施用药剂,同时采用火腿肠诱捕法来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所供试的化学药剂中,茚虫威和阿维菌素毒饵对工蚁、活蚁巢、蚁群的综合防效均在90%以上,尤其是含量为3%和5%的阿维菌素毒饵,其防治效果均可达100%.总体来看,茚虫威毒饵见效快,持效性好,阿维菌素毒饵见效虽慢,但其后期防效突出.所以,茚虫威和阿维菌素纳米毒饵均可很好地防控红火蚁.
-
-
-
-
姜洪雪;
姚丹丹;
冯志勇
-
-
摘要:
[目的]为提高杀鼠剂的利用率及防控效果,降低其生态风险,研究了渗透剂对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添加不同种类及不同浓度的助剂后稻谷毒饵中溴敌隆的含量分布;采用有选择摄食试验和无选择摄食试验的生物测定方法,分别测试不同方法制成的溴敌隆毒谷对小鼠的适口性及毒杀效果.[结果]经4%N,N-二甲基甲酰胺及4%二甲基亚砜处理后,0.01%溴敌隆毒谷糙米中的药物含量均显著提高,比常规的0.01%溴敌隆毒谷分别增加271.17%和163.51%;而添加4%N,N-二甲基甲酰胺和4%二甲基亚砜配制的0.0025%溴敌隆毒谷,糙米中的药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常规0.0025%溴敌隆毒谷,分别增加433.33%和400.95%;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用4%的两种助剂配制的0.0025%溴敌隆毒谷,对小白鼠均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及毒杀效果,摄食系数分别为2.69和0.80;毒杀率分别为100%和90%,均显著高于常规的0.0025%溴敌隆毒谷,与0.01%溴敌隆毒谷无显著差异.[结论]使用4%N,N-二甲基甲酰胺或4%二甲基亚砜作为助剂对溴敌隆毒饵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并可显著降低杀鼠剂的使用浓度.
-
-
-
洪宜聪
-
-
摘要:
为揭示5种植物源农药对黄脊竹蝗毒力强度,探寻制备诱杀黄脊竹蝗成虫新型毒饵的方法,采用碳酸铵、碳酸氢铵和氯化铵与5种植物源农药混合制备毒饵,并进行诱杀黄脊竹蝗成虫试验.结果表明:5种农药对黄脊竹蝗均有良好的致死作用,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0.5%藜芦碱可溶液、1.5%苦参碱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对黄脊竹蝗跳蝻和成虫的LC50依次为1.527、0.856、1.931、0.927、1.602 mg/L和1.767、0.957、2.176、1.126、1.825 mg/L;碳酸铵、碳酸氢铵和氯化铵水溶液可代替人尿作为引诱剂,其最佳浓度配比为70、80和90 g/L,5种植物源农药可代替化学药剂作为胃毒剂,胃毒剂与引诱剂的体积比: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5%苦参碱可溶液均为1:30,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均为1:20,0.5%藜芦碱可溶液为1:15.本研究提出的毒饵制备方法,可广泛用于大量诱杀黄脊竹蝗成虫,可为黄脊竹蝗的无公害防治乃至综合防治提供借鉴.
-
-
-
罗惠文1;
张俊春2;
罗永松1;
赖福胜1
-
-
摘要:
为深入分析噻虫啉毒饵和杀虫双毒饵对黄脊竹蝗的诱杀效果,以氯化钠和碳酸氢铵作为黄脊竹蝗引诱剂分别与噻虫啉、杀虫双两种农药配制成毒饵,在毛竹林间进行诱杀竹蝗跳蝻试验。结果表明,6 d内两种毒饵诱杀竹蝗的总量无显著差异。但第2 d至第6 d两种毒饵的诱杀效果差异显著(P 0.05),其中杀虫双毒饵的诱杀效果好于噻虫啉毒饵,可为黄脊竹蝗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
-
姜浔;
覃立微;
黄海涛;
严悦;
黄莹;
林丽
-
-
摘要:
试验评价不同含量茚虫威、氟虫腈、溴虫腈的毒饵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21 d后0.04%茚虫威对活蚁巢、工蚁防治效果均为100%,0.02%和0.06%茚虫威对活蚁巢、工蚁防治效果均分别为87.50%,100%;0.00025%,0.0005%氟虫腈、0.05%溴虫腈对活蚁巢、工蚁的防治效果显著.施药后30 d,0.04%,0.06%茚虫威、0.00025%氟虫腈、0.05%溴虫腈处理的蚁群级别降低率分别为100%,100%,91.44%,98.11%,综合防治效果达97.18%.
-
-
蒋凡;
徐翔;
罗林明;
王朝斌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为了有效防治和长期控制农村鼠害,就毒饵站的选择、毒饵站放置密度、饵料选择、长期控鼠效果等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竹筒毒饵站适合农村灭鼠和鼠害长期控制;农舍区,在猪圈房和后屋檐各放置1个,在农田中当鼠密度在10%以上时每0.07hm2放置1个,在鼠密度10%以下时每0.13~0.2hm2放置1个,即可经济有效控制鼠害;小麦为毒饵站灭鼠的首选饵料.使用毒饵站灭鼠具有高效、经济、安全、环保、持久等优点.
-
-
郑承杰;
冯向阳;
方宁烨;
段润宁;
熊绮梦
- 《第27届全国卫生杀虫药械学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
| 2010年
-
摘要:
目的:对0.005%溴敌隆毒饵、0.05%敌鼠钠盐毒饵现场灭家鼠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鼠密度测定采用盗食法。灭鼠采用连续4 d饱和投放毒饵方法。根据灭前和灭后的鼠密度测定结果计算灭鼠率。结果:0.005%溴敌隆毒饵和0.05%敌鼠钠盐毒饵的适口性未发现显著性差异;2种毒饵第21天的灭鼠率分别为91.8%和95.2%。结论:2种毒饵的适口性和杀灭效果均相同,都能适用于防治南宁市城中村的鼠群,现场未发现鼠群对2种鼠药产生抗药性。
-
-
韩招久;
陈超;
姜志宽;
钱万红
- 《第27届全国卫生杀虫药械学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
| 2010年
-
摘要:
目的:测试毒饵、喷射剂和杀虫气雾剂对蟑螂的杀灭效果。方法:室内药效试验和模拟现场试验。结果:测试的2个毒饵、2个喷射剂和11个杀虫气雾剂对德国小蠊室内药效和现场模拟防治均有优良的效果,达到了国标A级(GBT 13917.10-2009)。喷射剂和杀虫气雾剂杀灭蟑螂的速度比毒饵快,毒饵对环境和人体影响较小。结论:目前市场上防治蟑螂的毒饵、喷射剂、杀虫气雾剂对德国小蠊均有优良的药效,可根据防治需要进行选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