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92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业经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8篇、专利文献229208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安徽林业科技、甘肃林业科技、广西林业科学等;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相关文献由278位作者贡献,包括曾伟生、张茂震、蔡会德等。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9208篇
占比:99.92%
总计:229396篇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研究学者
- 曾伟生
- 张茂震
- 蔡会德
- 温小荣
- 李智华
- 杜志
- 林寿明
- 熊泽彬
- 秦建明
- 胡觉
- 葛宏立
- 蒋丽秀
- 丁晋利
- 何登文
- 佘光辉
- 农胜奇
- 冯仲科
- 冷天熙
- 叶金盛
- 吴国欣
- 周光辉
- 姜华
- 姜明
- 孙宇涛
- 孙洪彬
- 孟占军
- 孟源源
- 张伟
- 张成程
- 张红爱
- 文立飞
- 曹健
- 朱志芳
- 李娜娜
- 李清顺
- 杨志刚
- 汪求来
- 王广兴
- 甘世书
- 甘桂春
- 田传刚
- 翁丽华
- 聂勇
- 肖黎光
- 芮正阳
- 薛春泉
- 谢小杰
- 车启龙
- 邓成
- 郑勇
-
-
卢金宝;
邵华亮;
金鑫;
王绍平;
王剑武;
谢秉楼;
吴伟志
-
-
摘要: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是森林持续发挥生态效益的前提,研究森林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森林持久性是森林稳定性的前提。乔木林是森林的主体,本文选择浙江省东部的台州市和西部的衢州市作为研究区,根据样地优势树种将样地分为松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林和阔叶林3大优势树种组,利用1994—2019年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从林分存续期数学期望角度入手,进行25年来东、西部乔木林持久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东部还是西部,阔叶林的持久性最强,松林的持久性最弱;(2)松林的持久性虽然最弱,但都有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强的趋势,东部更明显;(3)无论哪个优势树种组,东部的持久性明显强于西部;(4)无论东部还是西部,不分树种组,持久性总体都在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强;(5)林分持久性与林木持久性具有不一致性。
-
-
薛松波
-
-
摘要:
据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九次调查成果显示,新疆林业用地面积1371.26万hm^(2),森林面积802.23万hm^(2),森林覆盖率5.02%。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森林资源状况是衡量林业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标志。森林资源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以及森林环境。
-
-
潘黄儒;
李惺颖;
孟想;
蔡会德
-
-
摘要:
立木材积表是林业调查和森林经营中材积计量最重要的依据。现行广西森林资源调查使用的一元立木材积表是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于1977年依据《全国立木材积表》相应树种的二元材积式导算而得,随时间推移及森林经营水平提升,有必要对其适用性进行评价。收集广西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平均木调查的树种实测胸径与树高资料,分树种建立林分总体平均高模型,并由一元材积和二元材积方程式导算出编表初期(1977年)的理论树高-胸径曲线,定量分析1977年与2015年相应树种的树高变化;建立不同树种的一元材积与二元材积回归模型,采用F检验和总相对误差作为材积表适用性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林分总体平均高均变化明显,实际平均高均高于理论平均高10%以上,桉树的差异最大;F检验和总相对误差的结果表明,一元材积模型均没有通过检验,总相对误差均超过±5%的范围,桉树的总相对误差最大。现行一元立木材积表计算的材积明显偏低,建议广西尽快开展数表修编工作。
-
-
李智华;
徐彦军;
周翔
-
-
摘要: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清查)是森林资源监测的一种技术手段和调查方法,属于国家建立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它是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为目的,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为单位,利用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期复查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是全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每间隔5年复查1次,定期将各省及全国森林资源数据向社会公布。
-
-
郭泽鑫;
曹聪;
刘萍
-
-
摘要:
【目的】构建适宜于广东杉木人工林生物量模型,精准估测广东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对提高广东杉木人工林森林经营成效与森林碳汇效益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基于2007、2012、2017年广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杉木人工林固定样地数据,采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和哑变量建模方法,构建基于林分因子和材积源的杉木人工林林分生物量模型,比较检验各模型拟合效果,提出适宜于广东杉木人工林林分生物量预测模型。【结果】1)构建基于林分因子和材积源的一元、二元常规模型及含龄组哑变量模型8套,共16个地上、地下生物量模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4,总相对误差TRE以及平均系统误差MSE均保持在±3%范围内,平均预估精度均在97.90%以上。2)材积源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基于林分因子的生物量模型,引入平均树高二元模型较一元模型提升不显著,含龄组因子哑变量模型优于常规模型。3)材积源一元哑变量模型精度高,实用性强,为本研究推荐模型。【结论】杉木林分生物量受立地质量、林分密度、林龄、树种组成等多重因素影响,构建模型时需综合考虑林分生长影响因素,林分胸高断面积、蓄积量等都是重要的预测变量。生物量与蓄积量高度相关,材积源模型具有更高精度。杉木林分生物量模型受林龄影响显著,需区分建模。本研究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预估精度,适用于广东省杉木人工纯林或相对纯林,可在实践中推广。
-
-
秦新
-
-
摘要:
“犟如一头牛,敢啃硬骨头。”这句话说的是竹溪县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队队长徐远启。1989年,徐远启毕业后被分配到偏远的源茂林场从事营林技术工作,与林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再陡,也要完成每个样点的测量”。2014年,湖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七次复查工作全面启动,竹溪县要完成105个样点的调查任务。徐远启作为队长,主动承担起离县城较远的样点调查任务。
-
-
胡文萍;
冷天熙
-
-
摘要:
迪庆州生物资源丰富,是云南省重点林区之一.基于此,本研究收集处理了迪庆州1987-2017年7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数据,计算出每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活立木蓄积及森林资源消耗蓄积,对全州30年间活立木蓄积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籍此分析出迪庆州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变化情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