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料
木料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3年内共计2421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中国文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253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技术与市场、生活教育、乐器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年古建筑施工修缮与维护加固技术交流研讨会等;木料的相关文献由2387位作者贡献,包括黄礼奎、黄亮海、吴善旺等。
木料
-研究学者
- 黄礼奎
- 黄亮海
- 吴善旺
- 程楠
- 李加期
- 不公告发明人
- 傅开榕
- 王爽
- 张云
- 张宜翔
- 王正江
- 李胜峰
- 程江
- 任宇飞
- 刘国英
- 朱勇
- 赵莉
- 朱君山
- 李立新
- 王增山
- 谭翼飚
- 陈卫宏
- 陈益明
- 陈祎
- 黄铭
- 张德君
- 邹建静
- 姚秀军
- 李吉冉
- 李昌明
- 李泽云
- 杨理红
- 陆春伟
- 唐新宇
- 方光生
- 朱志林
- 潘林
- 王怀杰
- 王海峰
- 王涛
- 王静
- 秦建华
- 许家振
- 郑辉
- 钱红双
- 陆飞飞
- 陈国泉
- 俞鹏飞
- 冯龙昌
- 刘光华
-
-
-
阿微木依萝1
-
-
摘要:
现在,小城已经学会与父亲沉默相处。每天,父亲只吃两顿饭,简短的两分钟时间,小城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抓着机会不停地询问,为何要打造这些木料,为何要将它们打造成棺材。眼下他不问这些废话,反正得不到回答。父亲像变成了哑巴,什么话也不说,很久没有听见从他的嘴巴里喊出“小城”这样简单的字眼了。
-
-
葛玉婷1
-
-
摘要:
儿童木工坊就是创设儿童木工环境,给幼儿与木料近距离探索创造的机会。木工是一项动手性很强的技术,在西方被视为通用技术,它能极大提高幼儿思维、创造与想象能力,属于基本素质教育范畴。在国内儿童木工坊越来越受到广大幼儿的欢迎。
-
-
-
-
摘要:
01.买椟还珠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买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文白对读有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出售珍珠。他用木兰名贵木料做小盒子,用香料把盒子熏香.
-
-
佳煌;
董建伟(图)
-
-
摘要:
小板凳小板凳爱听故事,那是关于他自己的故事。最初,他听老爷爷的爷爷讲故事。老爷爷的爷爷打家具时,用剩余的边角木料做了这只小板凳。从此老爷爷的爷爷无论去村里谁家串门,都带着这只小板凳,他会对人说:“这小板凳是我自己做的,又结实又好看,坐上去可舒服了,脚不酸腿不疼……”老爷爷的爷爷去世后,小板凳又成了老爷爷的爸爸的宝贝,老爷爷的爸爸也总带着小板凳去乡邻家串门.
-
-
安德烈1
-
-
摘要:
很少有像轮子那样令人费解的发明。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这句话用到我们的原始祖先身上是很成问题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即使他们已经意识到可以通过滚动来移动物体,但要制造出一个真正有用的轮子,那需要多少时间、物力和技能啊,得砍斫木料,加工成圆形,镂空……而他们每天都要为填饱肚子奔波,哪能拿出“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来做费力、费时的试验呢。
-
-
刘敬森1
-
-
摘要:
小区大门里侧,长着几棵黑槐树,枝繁叶茂间,一嘟噜一嘟噜青色的槐米探出头来,窥视着这个热闹和谐的小区,透露着勃勃生机。站在树旁悄然观赏,我眼前浮现出了小时候够槐米的情景。那年代,乡下农村种植的槐树还比较多,其中以洋槐和黑槐为主。洋槐树开的花可以吃,黑槐树结的荚(槐米)可以卖钱.
-
-
-
赛吉拉胡
-
-
摘要:
(接上期)(二)选材1.木料的选择原先制作"传统马头琴"更多的是就地取材,所以它的用料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民间的马头琴制作人对用料的特点、性能以及加工等方面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一些经验和认识。齐·却云敦认为木材的厚薄、湿度最重要,因为它们会直接影响到音色。他说山的阴面自然干的木料,而且干透了的木料更适合做琴,用那种木料做的琴音色好。齐·却云敦还说把木料拿过来之后先在水里泡一会儿再晒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