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不干涉内政

不干涉内政

不干涉内政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1年内共计152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专利文献18096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国际展望、国际问题研究、法制与社会等; 不干涉内政的相关文献由115位作者贡献,包括钱其琛、丁波、唐天日等。

不干涉内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2 占比:0.83%

专利文献>

论文:18096 占比:99.17%

总计:18248篇

不干涉内政—发文趋势图

不干涉内政

-研究学者

  • 钱其琛
  • 丁波
  • 唐天日
  • 姜磊
  • 张春
  • 张萌
  • 戴秉国
  • 王海军
  • Р·安得烈阿襄
  • 亚·达·奇克瓦伊泽奥尼涅相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国际社会要着力解决根源性问题,彻底铲除冲突中性暴力的滋生土壤,遵循不干涉内政、不诉诸武力等原则,坚持以和平方式化解争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联合国安理会视频公开辩论会上发言。
    • 刘姝钰1
    • 摘要: 上世纪50年代,刚刚建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外交也处于困顿之中。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中国向世界宣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相互平等的全新基础上重建新中国的对外关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回溯历史,美丽的印尼山城万隆,拉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序幕。
    • 摘要: 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提出,“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中国倡导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核心是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不干涉内政和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对世界和平承担的首要责任,开展对话和合作,而不是对抗;实现双赢和共赢,而不是单赢。
    • 黎铧
    • 摘要: 不干涉国家内政原则作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为《联合国宪章》所确认.不干涉内政原则与国家主权原则密切相关,赋予了各个国家在国家相互交往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或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干涉他国内政事务的义务.虽然《联合国宪章》也规定了不干涉原则的例外情形,但自卫权的行使并不能构成该原则的例外.同时,人道主义干涉也必须在严格程序的把控之下实施,不得成为干涉他国内政的借口.保护责任是指主权国家对保护本国公民免遭本可避免的灾难负主要责任.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的今天,任何企图以保护基本人权和其他任何形式的借口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都是对于不干涉内政原则的违反和对《联合国宪章》的公然挑战.
    • 张鹏1
    • 摘要: “保护的责任”已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热点词组和争论焦点之一,其本身具有进步意义,该理念正在对国际规范的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东盟自成立以来,逐渐形成了著名的“东盟方式”,即在东盟内部坚持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协商一致等原则,这成为东盟政治决策的鲜明特点。但是,有迹象表明,在2008年缅甸“纳尔吉斯”风灾造成严重人道主义灾难、军政府起初拒绝外部援助后,来自联合国和东盟其他成员国的压力迫使军政府的立场出现重大转变,最终主动接受和配合了国际社会的援助。这表明,即使是在不干涉内政原则根深蒂固的东盟,也在与时俱进地吸收国际规范中的合理成分,调和人道主义和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关系。不同的是,这种调整带有“东盟方式”的特征,即要征得当事国同意,这体现了国际规范传播要与当地境况相适应的特点。
    • 摘要: 本刊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多米尼加共和国,根据两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决定自公报签署之日(5月1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友好关系.多米尼加共和国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夏娟
    • 摘要: 不干涉内政原则是指在国与国的交往中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和间接解地干涉本质上属于他国国内管辖之事务.不干涉内政的前提有两个,一是不违反国际法原则,二是确属一国主权之范围.随着国际合作的紧密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内核和外延都有所改变.这一原则在当今时代仍起重要作用,但也面临新的挑战.为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我国应反对滥用“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借口的干涉行为,并及时对不干涉的内涵和行为进行修正.
    • 王龙林1; 韦民2
    • 摘要: 进入21世纪后,中非关系的深化和加强开始逐步引起国际观察者的广泛关注。除赞美外,大量的批评和抨击也随之而来。与我国学术界以往侧重依赖国内文献、单方面回应、单独回应个案甚至回避国际社会的批评不同,本文大量使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献资料,在中非关系之外引入欧非、美非关系等横向对比,并采用将对象国归类分析的模式对"新殖民主义"的论调进行了正面回应。首先,笔者从宏观的经济、政治和安全三个方面将中非、西方与非洲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对比。其次,笔者进一步将对象国分为三类,并分别挑选代表性个案以分析中非关系对这些国家的具体影响。最后,笔者发现,西方所谓的"新殖民主义"的论调存在故意夸大、缺乏横向对比等根本性问题。实际上,中国的对非政策虽然面临不少挑战,但整体上极大地推动了非洲的发展进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