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栽培
旱地栽培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7658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农业技术与装备、种子世界、西北园艺(蔬菜)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四届全国桃学术研讨会、首届全国谷子产业大会等;旱地栽培的相关文献由164位作者贡献,包括伍苏然、孙霞、崔俊等。
旱地栽培—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7658篇
占比:99.84%
总计:47732篇
旱地栽培
-研究学者
- 伍苏然
- 孙霞
- 崔俊
- 彭李顺
- 徐中良
- 曾军
- 李学武
- 杨学
- 杨少华
- 杨本鹏
- 王树禹
- 蔡文伟
- 薛润光
- 赵德莲
- 邱锋
- 顾建革
- 丁亚君
- 丁洪娟
- 任小燕
- 何建河
- 余坤兴
- 兰建军
- 兰月相
- 兰红剑
- 刘亮
- 刘广金
- 刘志峰
- 刘志锋
- 刘正礼
- 刘爱平
- 刘艳姣
- 刘锦夭
- 原晓云
- 原路平
- 司常青
- 吴信禹
- 吴开贤
- 吴鹏昊
- 周安岳
- 周崎涛
- 周忠禄
- 周秀峰
- 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杨天育团队
- 姜全会
- 孙蔚丽
- 孙雅辉
- 宋世宗
- 宋满堂
- 宋玖雪
- 常毅
-
-
杨东红
-
-
摘要:
旱稻又称陆稻,是水稻在无水条件经过长期驯化演变而来的一种生态型作物。它适合在水田、洼地和旱地栽培,主要在水分缺乏的地方种植。还有一种情况是水稻在夏季受淹严重,为了挽回损失,对于未冲毁的农田,秧苗能直立于田间的,及时排出田间渍水,割去受伤的病叶、烂叶等,让其尽快恢复生长。对于受淹严重或冲毁的农田,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在适期范围内及时补种旱稻。虽然旱稻和水稻生长所需的土壤、光和热等相似,但一生所需的水量仅为水稻的1/2或1/3。旱稻的茎、叶粗壮繁茂,叶较宽,根系发达,根毛多,根的渗透压和叶片的细胞汁浓度较高,耐热、耐旱、吸水能力较强。旱稻生育较短,一年一收,产量也较低,出米率较低,米质较次,经济效益比较低下。
-
-
胡涛
-
-
摘要:
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东南部,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0.4°C,年平均降雨量452.5毫米,无霜期202天,年太阳总辐射量达到每平方厘米132.49千卡,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旱地马铃薯种植提供了良好条件,是我国优质马铃薯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为1万公顷左右。近几年,绥德县持续开展马铃薯旱地栽培高产创建示范活动,并喜获丰收,产量由先前的每亩1856.25千克提高到2642.75千克,增产786.5千克,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
-
白晶雨
-
-
摘要:
随着现代人们经济条件基础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日常食品时期都会注重其安全健康性。因此,种植户在进行农事生产期间,为了保障产品的绿色健康有机性,应当遵循现代有机栽培的管理措施进行种植生产工作,从而提升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在陕西榆林佳县的高粱种植生产为中心,提出几点有关当地高粱的有机旱作栽培新技术,希望能够有效的促进当地的高粱种植产业的发展。
-
-
吴鹏昊;
徐晓明;
王成林;
李宗泽
-
-
摘要:
本研究总结了全珠小麦青贮饲料和小麦秸秆青贮饲料的保存和营养特性.选择25包来自4个不同田间的全珠小麦青贮饲料和10包小麦秸秆青贮饲料,分别进行了全株小麦青贮和秸秆青贮试验.全珠小麦青贮饲料保存良好,平均pH值为4.46,乳酸、乙酸和丁酸盐的浓度分别为19.2、10.4和4.7 g/kg.小麦秸秆青贮饲料的平均pH值为5.46,由于干物质含量较高,发酵受到抑制,乳酸、乙酸和丁酸盐的浓度分别1.9、2.2和1.0 g/kg.全株小麦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为78 g/kg,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46 g/kg,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含量为306 g/kg.全珠小麦青贮饲料中粗蛋白和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较大,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化相对较小,这与籽粒成熟度的差异有关.全株小麦青贮饲料和秸秆青贮饲料的体外有机质降解率分别为56.1% 和29.3%.全株小麦青贮饲料的体外有机质降解与pH、乳酸和乙酸盐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丁酸盐含量和氨氮比值有显著相关性的趋势(P=0.07).瘤胃对全珠小麦青贮饲料的发酵早期体外气体生成的变异系数越高,相对于一些纤维组分,如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测定的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变异系数也相应升高.综上所述,冬季旱地栽培的小麦可以作为全株青贮饲料在瘤胃中发酵提供能量,小麦秸秆也可以作为纤维原料进行青贮.
-
-
刘艳姣
-
-
摘要:
谷子是山西省主要农作物之一,其营养价值较高,经济收益高,是本地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由于一部分区域属于旱地,在谷子栽培种植过程中要加强对栽培技术的管理,本文对旱地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
-
苏果
-
-
摘要:
宁植3号黑莓由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育成,属小浆果类果树品种,适宜江苏省丘陵地区及平原旱地栽培。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生产性试验丰产期平均每亩产量为1180公斤。该品种为无刺灌木,直立性好,自然株高2.5米左右,萌枝(基生枝)1~2个;分枝数可超过30个,分枝长1~2米、粗0.65厘米;6月上旬果实开始成熟,采果期约30天。浆果黑色,具光泽,果实较大.
-
-
李续荣;
梁建勇;
程小林
-
-
摘要:
本研究通过分析山旱塬区富士苹果树不同覆盖措施对果园土壤水分的影响,来探究地表覆盖技术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以期提出改善旱地果园土壤水分状况的适宜技术,为实现该区域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于2014—2016年采用烘干法对旱地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定位监测,同时调查苹果单果重、产量.结果表明,全园覆盖能显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能够提高果实产量、优果率、商品果率.
-
-
-
李海英
-
-
摘要:
甜瓜又名香瓜,是葫芦科,喜光喜温既耐旱又怕涝,整个生长期需肥水较多.原产于非洲热带沙漠地区,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品种很多,是夏季的优良果品之一,以鲜果食用为主,也可制作瓜干、瓜汁、瓜脯、瓜酱及腌渍品等.本文简述旱地甜瓜的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