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马铃薯
早熟马铃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0076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中国马铃薯、现代农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第二届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讨会、全国特色杂粮产业化发展研讨会等;早熟马铃薯的相关文献由433位作者贡献,包括封志明、张淑青、李东玉等。
早熟马铃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076篇
占比:98.12%
总计:10269篇
早熟马铃薯
-研究学者
- 封志明
- 张淑青
- 李东玉
- 樊建英
- 相丛超
- 贾明飞
- 王海山
- 邓宽平
- 金黎平
- 麻永红
- 卞春松
- 屈冬玉
- 巴艳
- 杨晓清
- 林昌庭
- 申爱民
- 纳添仓
- 郭永召
- 何二良
- 刘元英
- 刘光亮
- 刘厚喜
- 刘慧萍
- 刘新稳
- 吐尔洪
- 吴智泉
- 姚顺波
- 姜增坤
- 孙亮庆
- 孙磊
- 宋家宝
- 底翠
- 张丽娟
- 张娟
- 张希近
- 张建国
- 张振新
- 张欣
- 张驰
- 方锡顺
- 曹君迈
- 曾小林
- 朱锦泉
- 李功义
- 李晓红
- 李永辉
- 李绍亭
- 杨磊
- 杨红平
- 杨骥
-
-
吴军;
付梅;
杨胜海;
张强
-
-
摘要:
为马铃薯大田生产施用生石灰提供科学依据,以早熟马铃薯中薯5号为试验对象,进行施用生石灰100 kg/667m^(2)、200 kg/667m^(2)、300 kg/667m^(2)、400 kg/667m^(2)对中薯5号生长、产量及土壤pH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施用生石灰处理马铃薯的产量最高,达2943.90 kg/667m^(2);随生石灰施用量增大马铃薯产量下降,施用生石灰100 kg/667m^(2)、200 kg/667m^(2)处理的产量分别为2801.40 kg/667m^(2)、2712.21 kg/667m^(2),与不施用生石灰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施用生石灰处理的病烂薯显著(P<0.05)高于施用石灰处理。土壤pH值随生石灰施用量增大而增加。施用生石灰100 kg/667m^(2)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影响最小,同时有利于抑制病烂薯的发生。
-
-
-
杨泉润
-
-
摘要:
充分利用设施拱棚春提早和秋延后作用,早熟马铃薯采收后复种大白菜,并配套高效节水和地膜覆盖等技术,改变当地一年一季的传统种植模式,实现一年两茬两收,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每亩两茬总产值为17192.7元,纯收入8439.8元。
-
-
于翠香;
张海燕;
安仕博;
赵福顺
-
-
摘要:
马铃薯在吉林省是继玉米、水稻、大豆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而大白菜是吉林省主要的冬贮菜和外销菜,在吉林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种植户经济效益,总结春马铃薯复种秋白菜高效栽培技术:合理安排茬期,做好早熟马铃薯和秋白菜的播种前准备工作(选地、整地),选择合适的优良品种,确定适宜播种时间,采取高效的田间管理措施(中耕除草、科学施肥、合理灌水),科学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
-
阴衍哲
-
-
摘要:
一株株长势正旺的青花椒,一片片绿芽初绽的早熟马铃薯……这些色彩各异的美景,汇聚在了此时的贵州省威宁县么站镇香厂村蔬菜种植基地。原本5月上市的早熟马铃薯,因抢抓农时栽种了“威芋5号”巧打时间差,能提前3个月上市,有效解决晚熟马铃薯集中上市卖不上价的问题。
-
-
曹丙凤
-
-
摘要:
马铃薯和玉米两种植物的根系与地上部分的生长空间互补,因此,可以进行套种,实现对有限土壤、光照、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利用覆膜栽培技术,有助于促进马铃薯和鲜食玉米快速成熟.本文简要介绍早熟马铃薯套种鲜食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对作物的优化种植,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马铃薯和鲜食玉米.
-
-
-
-
-
方锡顺;
王雷
-
-
摘要: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松嫩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土壤肥沃,60%以上为黑土、黑钙土,利于大豆、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成长,但是由于地处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时间短,早春温度低,而如何高效栽培作物成为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本文以哈尔滨的早熟马铃薯高效栽培为例,提出几点高效栽培的技术。
-
-
-
-
-
谭晓琴;
黎秋玲;
熊璐;
张红艳;
郝苗
- 《2020中国马铃薯大会》
-
摘要:
为筛选出适合当地低山地区马铃薯生产的栽培模式,研究不同覆膜处理方式(白膜、双色膜、降解膜、不覆膜)和播种密度((4000,5000和6000株/667m2)对马铃薯商品薯生产及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能够使马铃薯生育期缩短,生育时期提前,有利于抢占有利市场行情;同密度条件下降解膜处理的产量因素均高于其他处理.综合考虑产量、经济效益及环境影响,建议采用TJ5000处理(即降解膜、5000株/667m2)进行小面积示范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