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居
旧居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1年内共计20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4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福建党史月刊、政府法制、今日上海等;
旧居的相关文献由166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小平、宗晓、丁艾等。
旧居
-研究学者
- 朱小平
- 宗晓
- 丁艾
- 仲向平
- 傅洁
- 刘渝(图)
- 刘腾辉
- 周贻海
- 操凤琴
- 沈泾渭
- 王剑冰
- 王忠明
- 纪贡梓
- 罗雄
- 郭万擀
- 陈与
- 黄乔生
- 丁渝山
- 任愚颖
- 何新文1
- 何昌启
- 侯春光
- 凌河
- 刘元生
- 刘周晰
- 刘宇
- 刘征
- 刘禹锡
- 刘谦定
- 刘连新
- 力贝
- 南山
- 南广勋
- 古舟
- 叶淑华1
- 吴伟余1
- 吴哲征1
- 吴嘉兆
- 吴文丁
- 吴新宇
- 周恩来
- 唐建明
- 唐莹
- 夏凡1
- 姜有荣
- 婧红
- 孙云贵
- 孙宏波
- 孙荣华
- 孟继
-
-
阎文水
-
-
摘要:
清漳河自北向南流过。西岸是田地,尽头是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东岸是民居,尽头是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田地、民居两边是高峻的山。麻田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主任李四富告诉我们,西边山形如龙,东边山形如虎。
-
-
王忠明
-
-
摘要:
本文通过对董辅礽先生旧居的瞻仰,重温了董先生的不凡人生.董先生1946年考进武汉大学,师从名重中外的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张培刚教授,由此开启了终其一生研究经济学的不归路.1953年至1957年,先生赴苏联国立莫斯科经济学院深造学习.上世纪50年代,他创造性地提出平衡增长理论,被国际学术界誉为"中国经济成长论的代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理论勇气和学术功底均蓄势已久,又适逢国家经济制度及政策调整对理论创新有紧迫需求,亟待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理论体系的严重束缚,更以锐不可挡之势,漫卷起创新雄风.他率先提出的所有制改革理论,气贯长虹,出手不凡,对当时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冲决观念和意识形态禁区,堪称一飞冲天、石破天惊,凸显了作为一位卓越经济学家而一应俱全的先觉之智、先锋之勇和先导之仁!
-
-
沈海滨(文/图)
-
-
摘要:
江西有一座著名的县城,它的名字与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就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之冲”之称的于都。红军在于都留下了众多的革命活动旧址、旧居,如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中共赣南省委旧址、赣南省苏维埃旧址暨毛泽东长征出发前夕旧居等。为了追溯那段悲壮而辉煌的历史,为了怀念革命先烈,笔者慕名来到了这块红色的土地……
-
-
王忠明
-
-
摘要:
本文通过对董辅礽先生旧居的瞻仰,重温了董先生的不凡人生。董先生1946年考进武汉大学,师从名重中外的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张培刚教授,由此开启了终其一生研究经济学的不归路。1953年至1957年,先生赴苏联国立莫斯科经济学院深造学习。上世纪50年代,他创造性地提出平衡增长理论,被国际学术界誉为"中国经济成长论的代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理论勇气和学术功底均蓄势已久,又适逢国家经济制度及政策调整对理论创新有紧迫需求,亟待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理论体系的严重束缚,更以锐不可挡之势,漫卷起创新雄风。他率先提出的所有制改革理论,气贯长虹,出手不凡,对当时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冲决观念和意识形态禁区,堪称一飞冲天、石破天惊,凸显了作为一位卓越经济学家而一应俱全的先觉之智、先锋之勇和先导之仁!
-
-
孙宏波
-
-
摘要:
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旧址(陈云旧居)位于沈阳市和平区桂林街89-3号,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占地面积658平方米,建筑面积385平方米。从1948年11月到1949年5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东北局副书记兼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负责接管沈阳工作的陈云曾居住在这里。
-
-
-
-
摘要:
在和平区花园路5号,中心公园南侧,有一座三层英式小洋楼,这里是吉鸿昌在津的旧居,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的主要联络站。为了顺利开展党的秘密工作,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吉鸿昌特意对楼内设施、房间通道进行了改造。楼内门门相通、间间相连,每层都设小间密室,便于紧急时隐蔽及筑散。三楼作为地下党的秘密印刷室,印刷党内文件及刊物《民族战旗》。
-
-
傅洁
-
-
摘要:
保护文保建筑为子孙后代留下了解和探索历史的重要依据,葛氏、鲍氏旧居展现了宜兴陶都产业曾经的兴盛,有着极大的历史价值.文章以葛氏、鲍氏旧居古建修缮工程为例,探索文保建筑的保护和发展,但是古建修缮工程是复杂的,涉及了多专业配合,会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需要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
朱小平
-
-
摘要:
北京西城护国寺街北棉花胡同66号院,是中国近代史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蔡锷的旧居。小凤仙是当年北京八大胡同里云吉班的名妓,粗通翰屋及琴棋书画,也算饶有风姿。如果她没有遇见蔡锷,也可能“老大嫁作他人妇”而已。但她遇见了蔡锷。
-
-
张保民;
杨晓薇
-
-
摘要:
李棠阶是晚清怀庆府的历史名人,著名理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先后任翰林院编修、太常寺少卿、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等职,去世后,朝廷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李棠阶生性简朴,为官清正,为后世楷模.温县南保封村尚存一座李棠阶旧居,是温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反腐倡廉"新形势下,把李棠阶旧居建设成廉政教育基地,是弘扬地方廉政文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
-
傅洁
-
-
摘要:
保护文保建筑为子孙后代留下了解和探索历史的重要依据,葛氏、鲍氏旧居展现了宜兴陶都产业曾经的兴盛,有着极大的历史价值.文章以葛氏、鲍氏旧居古建修缮工程为例,探索文保建筑的保护和发展,但是古建修缮工程是复杂的,涉及了多专业配合,会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需要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