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护理
无痛护理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8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11879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全科护理、医药前沿、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国际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无痛护理的相关文献由304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旭娟、朱小玲、朱梦薇等。
无痛护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1879篇
占比:99.83%
总计:112066篇
无痛护理
-研究学者
- 徐旭娟
- 朱小玲
- 朱梦薇
- 李娟
- 秦毅
- 代兰珍
- 任凤荣
- 关艳霞
- 刘芳
- 卢萍
- 周兰蓉
- 张凤英
- 张晓会
- 张莉莉
- 李自青
- 李静
- 杨春玲
- 王金萍
- 翟晨迪
- 郭丽华
- 郭亚威
- 郭娜
- 郭莹莹
- 陈小红
- 黄芳
- 龙小静
- Chen Qianqian
- Fan Zhenzhen
- Li Mengxiang
- Liu Yujie
- Wang Jing
- 丁友侠
- 万晓晖
- 万爱芳
- 严云湘
- 于丽丽
- 付志梅
- 代攀英
- 任小斐
- 伦雪萍
- 何弢
- 余丹
- 余淋
- 余雅兰
- 俞阳
- 冯丽丽
- 冯小梅
- 冯秀娟
- 刘云娥
- 刘力功
-
-
杨芳;
雷媛;
王晶
-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痛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2021年6月30日收治的10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无痛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痛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6 h、24 h、48 h、72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控制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痛护理可有效减轻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尿失禁症状,提高疼痛控制满意度。
-
-
冯小梅;
缪志慧;
衡欣洋;
徐嫒娜
-
-
摘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无痛护理对其疼痛程度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10月于东台市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40例)与B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同时A组患者采用切口局麻药(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浸润麻醉,B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两组患者于围术期均予以无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静息状态和咳嗽状态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后芬太尼药物需求量显著少于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无痛护理可有效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术后镇痛药物需求量,并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较好。
-
-
黄芳;
李娟;
朱梦薇
-
-
摘要:
目的探讨赋能健康教育联合无痛护理对骨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的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例。按照随机对照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取赋能健康教育联合无痛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住院时间、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w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w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采取赋能健康教育联合无痛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骨折后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同时减少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对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
-
孔竹青;
智晓旭;
冯丽丽;
茅昌敏
-
-
摘要: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模式应用于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无痛示范病房建立前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97例(对照组)及2018年3月~2019年2月无痛示范病房建立后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98例(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无痛护理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患者胸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和72 h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满意度(95.92%)高于对照组患者(8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采用无痛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黄芳;
李娟;
朱梦薇
-
-
摘要:
目的 探讨赋能健康教育联合无痛护理对骨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的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例.按照随机对照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取赋能健康教育联合无痛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住院时间、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w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w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折患者采取赋能健康教育联合无痛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骨折后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同时减少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对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
-
方玉婷
-
-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系统性功能锻炼联合无痛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应用效果.方法 受试对象选入于2018年3月-2020年4月本院接诊的70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手术先后顺序进行自然排序,奇数为研究组,偶数为参照组.参照组(n=35)给予常规无痛护理干预,研究组(n=35)给予系统性功能锻炼联合无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PSQL、VAS评分情况及病人的护理干预满意度.结果 参照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PSQL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系统性功能锻炼联合无痛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病人中,可使其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改善病人髋关节功能,可进一步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
-
江慧
-
-
摘要:
目的 分析系统性功能锻炼联合无痛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40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实施常规无痛护理干预的对照组(n=20)以及实施系统性功能锻炼+无痛护理的研究组(n=20),对比两组病患的VAS疼痛评分及Harris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研究组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系统性功能锻炼联合无痛护理可促进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病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有效降低病患疼痛感,值得应用.
-
-
齐晓燕
-
-
摘要:
目的:探究痔疮手术患者采取无痛护理对其肛门肿胀及疼痛的影响.方法:此研究对象为痔疮手术患者,均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入本院治疗,共200例.采取学随机数字表法对上述患者进行分成2组,一组为护理A组,另一组为护理B组,护理B组中患者施行常规护理,护理A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无痛护理,每组为100例.结果:由术后疼痛评分数据方面上可见.护理A组相比较护理B组较低(P<0.05).由术后肛门肿胀、创面情况数据方面上可见,护理A组相比较护理B组较低(P<0.05).由首次换药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数据方面上可见,护理A组相比较护理B组较低(P<0.05).由护理满意度数据方面上可见,护理A组相比较护理B组较高(P<0.05).结论:在痔疮手术患者护理中施行无痛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改善其肛门肿胀,促进其创面恢复,同时能够缩短首次换药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进而对其护理满意度予以提升.由此可以,此种护理方法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
-
朱梦薇;
李娟;
王田
-
-
摘要:
目的 探究系统性功能锻炼联合无痛护理对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进行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A组予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予系统性功能锻炼联合无痛护理.结果 ①B组VAS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B组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A组SF-36各项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A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1个月后A组Barthel指数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应用系统化功能锻炼联合无痛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好,护理满意度高,应积极推广应用.
-
-
王芸;
吴云霞
-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疼痛的影响.方法:对52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围手术期分别进行普通护理与无痛护理,评估所有患者术后6h、12h、24h、2d、4d、7d的疼痛程度.结果:根据疼痛评估曲线图,术后6h内疼痛值较高,以术后12h最高,其次是24h和48h,2d以后疼痛开始缓解,术后4d以后疼痛缓解较为明显.实施无痛护理干预的患者各个时间点VAS评分显著降低,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无痛护理方法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能够较为有效的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
-
-
简红云;
管丽丽
- 《中国西部护理联盟第二次学术交流会暨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
-
摘要:
目的:探讨在胃肠外科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无痛护理管理体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护理促进老年患者无痛快速康复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方法:选择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并实施保肛手术治疗的15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将这150例患者分为无痛组和常规组,每组各75例,常规组采用病房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无痛护理组按无痛护理管理体系要求实施护理,采用患者对疼痛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首次下床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肺部感染、术后排气时间、疼痛评分、睡眠质量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民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无痛护理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痛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术后下床时间、尿潴留、肺部感染、、睡眠质量等方面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无痛护理管理措施不但可以有效缓解住院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患者因疼痛而带来的身心不适,还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