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旅游气候

旅游气候

旅游气候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旅游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2798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高原山地气象研究、广东气象、气象研究与应用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旅游气候的相关文献由382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哲红、文雯、王金超等。

旅游气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 占比:0.97%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2798 占比:98.90%

总计:12940篇

旅游气候—发文趋势图

旅游气候

-研究学者

  • 吴哲红
  • 文雯
  • 王金超
  • 韩琳
  • 魏凤云
  • 付显容
  • 任建成
  • 刘峰贵
  • 刘平
  • 刘瑞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文雯; 邓豪
    • 摘要: 利用芦山1981~2020年气象观测及生态质量监测等资料,计算出近40年及各月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评价其旅游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4~11月为芦山县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期,负氧离子等级高;近40年气温呈增加趋势,相对湿度和风速呈减小趋势;温湿指数呈上升趋势,风效指数呈下降趋势,人居环境舒适度增加,NDVI缓慢增长;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均与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气温升高、相对湿度减少是气候舒适度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
    • 林荣惠; 李长顺; 廖燕珍; 孟冰祥
    • 摘要: 气候舒适度对旅游地的开发及发展前景有重要影响。旅游气候的舒适程度及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到旅游地客流量的年内变化。该文利用南靖土楼景区气象站点资料,采用综合舒适度指数模型对南靖土楼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进行评价。结合2017—2019年南靖土楼景区客流量变化,对若干虚拟因子赋值和气候舒适度数值化条件下,基于OLS回归模型,建立景区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的相关函数。经分析得出,影响南靖土楼景区旅游的因素有气候舒适性、季节变化,以及春节、五一、国庆假期,客流量月指数气候影响系数为0.529%。研究结果,对南靖土楼景区旅游气候舒适性给出观察性评价,作出客流量年内变化预测。
    • 谭凯炎; 闵庆文; 王培娟
    • 摘要: 气候舒适指数是开展天气舒适度预报和旅游与康养气候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为了发展适于我国应用的天气舒适度预报和旅游气候适宜性评价模型,基于前人关于气象要素与人体热舒适性关系研究成果,结合对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和问卷调查数据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人体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室外天气舒适指数(OWCI),其由白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湿度、风速及日照共5个气象要素对人体舒适性影响评价子项组合而成,并在湿度、风速和日照子项中体现了温度对各要素作用的影响,因此OWCI可以更好地刻画各种天气条件下白天人体舒适度。根据问卷调查数据验证和实例对比表明,OWCI模型较客观、准确地反映了各种天气气候条件下人群对室外天气舒适度的主观评价,比现有常用经验指数更广泛地适用于我国不同气候区和季节。模型可应用于具有基本气象要素观测或预测值的任何地点,其指数值可进行时空统计与比较,方便用于气候舒适性时空评价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OWCI模型为开展全国性天气舒适度预报和旅游与康养气候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一种先进实用的算法工具。
    • 辛萍萍; 程俊清; 傅永超
    • 摘要: 利用2011—2020年近10a班玛县灯塔乡5—10月正点观测时次(08、11、14、17、20时)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资料和班玛国家基本气象站日照数据,运用温湿指数THI、风寒指数WCI及着衣指数ICL计算模型,计算红军沟景区旅游舒适指数。综合舒适度指数结果显示:就整个旅游季来说,身体感觉较舒适的日期从5月19日开始至9月10日结束;就全天来说,早间天气较凉,午间较热,午后则为舒适的时间段。
    • 文雯; 刘自牧; 袁梦; 黄瑶
    • 摘要: 利用金堂县赵家镇气象观测站1981-2018年气象观测资料及生态质量监测资料分析,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和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等方法,计算出赵家镇全年各月的人体、气候舒适度数值,并以此来评价赵家镇旅游气候适宜性.结果 表明,赵家镇全年人体舒适期长迭9个月(3-11月),4-10月非常舒适.夏季气候清爽,避暑条件显著;春秋季温和舒适,适宜休闲度假;冬季风轻不干燥.气候条件适宜旅游,有利于休闲养生.
    • 杨亚丽; 王建英; 缑晓辉; 史霖
    • 摘要: 舒适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适宜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指标.基于宁夏2008-2018年25个气象观测站的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以人体舒适度指数(kssd)为指标,计算全省及各市的逐日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全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季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区平均人体舒适度指数主要集中在1~6级,即寒冷、冷、凉、凉爽、舒服、稍热、热,没有炎热及酷热,大部分时间表现为舒适到偏凉的体感状态;舒适度指数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冷、凉等级时间上南多北少,而舒适时间却是北多南少;六盘山海拔较高的区域全年体感为冷和凉的状态,不适宜旅游,而中北部4市的4-9月、地处六盘山区的固原市的5-9月为凉爽到舒适的体感状态,适宜开展户外活动;各地夏季适宜旅游的时间最多(68.6~79.0 d),占夏季的76.2%~87.8%,适合避暑;其次是春季和秋季,适宜户外活动的时间分别为30.3~51.2,26.8~40.1 d;冬季各地冷不舒适特征明显,不太适宜旅游.
    • 文雯; 刘自牧; 袁梦; 黄瑶
    • 摘要: 利用金堂县赵家镇气象观测站1981—2018年气象观测资料及生态质量监测资料分析,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和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等方法,计算出赵家镇全年各月的人体、气候舒适度数值,并以此来评价赵家镇旅游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赵家镇全年人体舒适期长达9个月(3—11月),4—10月非常舒适。夏季气候清爽,避暑条件显著;春秋季温和舒适,适宜休闲度假;冬季风轻不干燥。气候条件适宜旅游,有利于休闲养生。
    • 欧奕含; 韩琳; 张小玲; 陈翼; 康平; 刘瑞雪; 罗能
    • 摘要: 旅游环境舒适度的研究对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龙溪为研究对象,在景区内设5个观测点,对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噪声进行近一年实地观测.根据观测资料,构建其旅游环境舒适度评价模型,并合理划分出4个等级,分析该期间旅游环境舒适度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不舒适时段集中于12月和1月,舒适和较舒适时段集中于春末夏初和秋季;旅游环境舒适度的地域分布特征明显,平均舒适度指数为:古龙寺(4.0)>古码头(4.3)>龙潭广场(5.4)>小溪S2(5.5)>小溪S1(5.6),差异最大出现在6月中旬,最小出现在10月下旬和11月下旬;温湿度指数与噪声趋于负相关.以上结论可为旅游业的开发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旅客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 欧奕含; 韩琳; 张小玲; 陈翼; 康平; 刘瑞雪; 罗能
    • 摘要: 旅游环境舒适度的研究对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龙溪为研究对象,在景区内设5个观测点,对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噪声进行近一年实地观测。根据观测资料,构建其旅游环境舒适度评价模型,并合理划分出4个等级,分析该期间旅游环境舒适度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不舒适时段集中于12月和1月,舒适和较舒适时段集中于春末夏初和秋季;旅游环境舒适度的地域分布特征明显,平均舒适度指数为:古龙寺(4.0)>古码头(4.3)>龙潭广场(5.4)>小溪S2(5.5)>小溪S1(5.6),差异最大出现在6月中旬,最小出现在10月下旬和11月下旬;温湿度指数与噪声趋于负相关。以上结论可为旅游业的开发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旅客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 邓苏; 蔡成瑶; 黎荣
    • 摘要: 为梵净山旅游气候资源的综合开发与旅游气候服务等提供参考,利用梵净山东西两侧山脚(1990—2019年)、山顶(2015—2019年)的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等要素,采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穿衣指数对梵净山旅游气候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梵净山山脚东西两侧1—12月各月的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具有年中高、年头年尾低的特点,穿衣指数则相反;温湿指数与风寒指数呈正相关,与穿衣指数呈负相关.梵净山山顶各指数均在1—2月、10—12月变化幅度小,7月前后起伏较大,尤其是风寒指数最为明显.梵净山山顶的温湿指数、风寒指数比山脚小,穿衣指数比山脚大;同一月份,人体感觉表现春秋山顶比山脚较凉,夏季山顶适合避暑,冬季山顶比山脚寒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