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下颌第二磨牙

下颌第二磨牙

下颌第二磨牙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37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特种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0篇、专利文献423051篇;相关期刊114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北京口腔医学、广东牙病防治等; 下颌第二磨牙的相关文献由57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成飞、秦飞、马晓晴等。

下颌第二磨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0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423051 占比:99.95%

总计:423281篇

下颌第二磨牙—发文趋势图

下颌第二磨牙

-研究学者

  • 张成飞
  • 秦飞
  • 马晓晴
  • 何俐
  • 刘莉
  • 宋英民
  • 李宁
  • 梁广智
  • 王铁军
  • 胡图强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叶玲伟; 蒋丽平; 朱海钱
    •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磨牙竖直矫治器治疗下颌阻生第二磨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近中阻生下颌第二磨牙行磨牙竖直矫治器治疗患者共40例,有24例患者将磨牙拔除,设为A组,其中10例将前磨牙拔除矫治为A1组,14例将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矫治为A2组,未将磨牙拔除患者设为B组。结果 患者在治疗后磨牙远中颊尖高度、阻生第二磨牙近中牙周探诊深度均小于治疗前,第二磨牙竖直度、近中邻面牙槽骨高度均大于治疗前(P0.05)。结论 下颌阻生第二磨牙采用磨牙竖直矫治器辅助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矫治器可在短时间内进行磨牙竖直,治疗时间短,可有效改建磨牙牙槽骨,无显著缺损情况出现。
    • 魏丽君; 郑章龙; 毕玮
    • 摘要: 目的利用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了解并分析人下颌第二磨牙根分叉区解剖形态,为临床根分叉病变的诊疗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取于2020年1—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口腔科就医患者的156颗(其中男性89颗,女性67颗)下颌第二磨牙的CBCT影像学资料。通过测量以下数据:(1)男女颊、舌侧根柱长度;(2)颊、舌侧根分叉开口下2mm的宽度;(3)近远中向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骨的距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颊侧根柱长度(2.08±0.43)mm,女性(1.95±0.43)mm,男性舌侧根柱长度(2.32±0.52)mm,女性(2.19±0.54)mm,男性与女性颊舌侧根柱长度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第二磨牙根分叉开口下2 mm颊侧宽度为(1.72±0.73)mm,舌侧为(1.54±0.53)mm,颊舌侧宽度相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可较精确地分析与评估下颌第二磨牙根分叉的形态,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黄诗惠; 罗礼君
    • 摘要: 由于解剖因素以及下颌第三磨牙的影响,下颌第二磨牙远中处的口腔卫生难以维护,易导致牙周炎症的发生从而形成深牙周袋。机械清创对此处的疗效往往不佳,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治疗。现存多种改善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深牙周袋的治疗方法:冠切除术、引导骨组织再生术等,但对于不同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仍有争议。本文就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深牙周袋的形成原因、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深牙周袋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早期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有利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周状况的改善,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有利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深牙周袋的愈合。
    • 李晨琳; 李岩; 徐光宙
    • 摘要: 目的·研究预防性拔除有阻生倾向的下颌第三磨牙(mandibular third molar,M3M)牙胚的短期和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就诊的患者,有阻生倾向的M3M牙胚纳入试验组,共计21例;同时纳入21例完全骨埋伏阻生的牙根发育完全的M3M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超声骨刀、气动手机进行分牙拔除M3M,分别于术后1 d、3 d、7 d、3个月、6个月随访,比较2组拔牙时间、下颌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M2M)远中骨缺损深度(bone defect depth,BDD)、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ore,VAS)、肿胀程度、张口受限程度、不良反应等。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的主要结局和次要结局的组间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主要结局的组内变化,进一步组内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7.62±1.50) 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0.76±2.21) min,2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6个月,试验组BDD为(0.65±0.33) mm,对照组BDD为(2.49±1.37) mm,2组BDD、PD、PLI、G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2,P=0.011,P=0.042)。2组术后6个月的BDD较术前显著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00)。2组术后3d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在术后1、3、7 d复诊时段,2组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31,P=0.019)。对照组发生1例下牙槽神经损伤,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出血、神经损伤、干槽症等不良反应。结论·预防性拔除有阻生倾向的M3M牙胚,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局部反应小,术后M2M远中牙周状况佳,能够获得较好的远期临床效果。
    • 于天平; 王荣; 杨斌
    • 摘要: 目的:通过CBCT观测研究近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mandibular third molar,MTM)的临床特征与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外吸收(mandibular second molar external root resorption,MSMERR)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6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于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口腔科就诊的近中阻生MTM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为研究对象,观察同侧MSMERR存在与否,对患者的性别、年龄、MTM的阻生角度、MTM萌出高度、MTM近中以及MSM远中釉牙骨质界之间的距离(MTMMCEJ-MSMDCEJ)以及接触点位置等进行记录,并分析各个因素对下颌第二磨牙ERR的影响。结果:(1)MSMERR的概率为15.89%;(2)MSMERR与年龄、MSM咬颌平面与MTM咬颌平面夹角(a)°以及MTMMCEJ-MSMDCEJ距离有关;(3)当患者年龄≥35岁,MSM咬颌平面与MTM咬颌平面夹角(a)°为45°~60°以及MTMMCEJ-MSMDCEJ大于6 mm时,MSMERR危险程度增加。结论:当年龄大于35岁、影像学检查发现MTM与MSM夹角在45°~60°、或者MTMMCEJ-MSMDCEJ大于6 mm时,可视为预防性拔除MTM的指导原则。
    • 姜云; 朱昀暖; 刘利苹
    • 摘要: 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而多数研究表明,我们在临床中遇到的大多数根管都存在一定的弯曲[1]。磨牙重度弯曲的第二磨牙,受限于患者开口度、手术视野欠佳等因素,使得临床根管预备过程更具挑战。根管弯曲越重,根管走向、直径、根尖孔的位置变得越复杂,根管制备过程中器械分离和形态产发生不良的几率也越大[2]。这对患者的良好配合和依从性要求也更高,焦虑症患者在诊疗过程中难以良好配合,适当引入心理干预等辅助手段,有利于顺利完成治疗过程,使得患牙得以保存。我们接诊了一例牙科焦虑症患者下颌第二磨牙根管重度弯曲的患牙,现报道如下。
    • 江南; 叶艳艳; 万丽; 金南; 汪欣
    • 摘要: cqvip:临床上将在髓室顶和根分叉之间的延伸区域所对应的牙髓腔内过度生长的牙齿称为牛牙症牙[1],这是一种罕见的髓腔结构变异,1913年Keith[2]首次将其命名为"taurodontism",又称"牛牙症"。异常的牙髓腔结构并不影响牙齿外观,通常也无临床症状,故独立发生的牛牙症并不是一类需要处理的口腔牙齿病症。
    • 王志涛; 苏瑞; 周丽娜
    • 摘要: 目的 回顾性研究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体缺损牙冠延长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因牙体牙髓或修复治疗需要行牙冠延长术、远中面牙体缺损位于龈下≤3 mm的下颌第二磨牙21颗,分析术前和术后龈缘位置(position of gingival margin,PMG)、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GR)、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 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 松动度(tooth mobility,TM)等指标.结果 术前牙体缺损边缘均位于龈下,术后1 w、2 w、4 w和6 w的牙体缺损边缘位于龈上,术后4 w和6 wBI、PD均较理想,4 w和6 w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缺损位于龈下≤3 mm的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冠延长术可以有效暴露牙体缺损边缘,术后牙周临床指标稳定.
    • 王峰; 王彦男
    • 摘要: 目的 由于下颌第二磨牙倾斜所造成的食物嵌塞以及咬合功能不全,会对第一磨牙牙根以及颌面部功能造成潜在的损害.本研究拟利用简单的生物力学原理在短时间内将埋伏的第二磨牙直立,恢复咬合.方法 选择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阻生的患者共7例,其中双侧下第二磨牙近中阻生5例,单侧下第二磨牙近中阻生2例.分别制作并戴用自制简易型直立装置进行矫正.结果 所有患者的患牙都获得了扶正,平均疗程4.5个月,未出现支抗丧失的情况.结论 简易型磨牙竖直器可以高效地矫正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阻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