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疆
新疆南疆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6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3篇、专利文献597篇;相关期刊175种,包括新疆社科论坛、经济论坛、农村经济与科技等;
新疆南疆的相关文献由508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正立、梁继业、苏荟等。
新疆南疆
-研究学者
- 周正立
- 梁继业
- 苏荟
- 赵丽
- 刘永宏
- 吕瑞恒
- 喻晓玲
- 帕孜来木·伊斯热甫力
- 李志军
- 韩占江
- 徐鸿
- 朱家辉
- 焦海宏
- 贾圣驹
- 万素梅
- 于伯成
- 于娴
- 付晓群
- 何忠盛
- 侯山
- 刘健
- 刘华君
- 刘志清
- 刘忠山
- 刘斌
- 刘结
- 卡木力江·吐尔迪
- 卢兆旭
- 吐尔孙·肉孜
- 吴全忠
- 吴芙蓉
- 周蓉
- 娄善伟
- 孙月红
- 孙绘健
- 安晓平
- 宋健颖
- 崔建平
- 帅伟
- 张迎春
- 张黎
- 徐文修
- 徐海江
- 曾鹏民
- 朱广艺
- 李卫平
- 李婷
- 李小龙
- 李艳飞
- 李金凤
-
-
乔飞;
齐萌;
井波
-
-
摘要:
[目的]为了解新疆南疆部分规模化羊场绵羊球虫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新疆南疆7个规模化羊场的892份绵羊新鲜粪便样本进行检查。[结果]绵羊球虫的感染率为56.2%,7个采样点绵羊球虫感染均为阳性,以库车县羊场绵羊球虫感染率最高,为75.2%,不同采样点绵羊球虫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显著。以3~6月龄绵羊球虫感染率最高,为66.9%,12月龄绵羊的球虫感染率分别为63.0%、46.8%和47.3%,不同年龄段绵羊球虫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新疆南疆规模化羊场绵羊球虫普遍感染,在日常管理中应加强对绵羊球虫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
-
肖良波
-
-
摘要:
农历的十二月,被世人称之为腊月。在新疆的南疆,腊月里,低温、少雪、干燥、阳光充沛。每当腊月到来时,离新年到来的日子就临近了,在南疆的兵团团场里,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一些腌腊制品,主要有腊肉、腊猪头、腊香肠、腊鱼等,在过春节时,拿出来蒸煮烹饪,招待来家里拜年的亲朋好友。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疆南疆的兵团团场经济好转,农工的收入得到增加。
-
-
吴娟
-
-
摘要:
新疆南疆四地州农民收入增长对于巩固南疆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意义重大。近年来,南疆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结构也不断优化,但同时也面临着众多制约因素,因而必须通过乡村产业振兴予以保障。
-
-
孙君灵;
黄殿成;
彭凯;
张鹏飞;
张西岭
-
-
摘要:
中棉所96A在南疆早中熟植棉区生育期约为133 d,株型较紧凑,塔形,结铃性强,铃重5.8 g,霜前花率97.0%以上,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2016―2017年新疆早中熟常规棉品种区域试验中,其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5 681.3 kg·hm^(-2)、2 488.5 kg·hm^(-2)和2 426.3 kg·hm^(-2)。介绍了优质常规早中熟棉中棉所96A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
-
张少云
-
-
摘要:
新疆南疆地区妇女文明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受旧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仍有一些亟需改革的地方,如南疆地区妇女文明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建设有待提高,文明卫生习惯有待改进,科学认知有待提高,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有待提升等问题。分析其成因,主要受经济条件限制,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妇女文化水平的制约,传统风俗习惯的约束等。进而提出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妇女文明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村支两委”完善村规民约,培育现代化的乡风文明;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化培训为导向,提升妇女的整体素质;树立文明卫生妇女典型,引领南疆地区妇女树立现代文明卫生好习惯等对策。
-
-
马丽;
张荣;
王潭刚;
胡宝;
贾梦梦;
孔松
-
-
摘要:
新疆普遍应用的地膜覆盖植棉方式对原棉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不利于绿色、协调、可持续的棉花生产。总结了近些年南疆小海子垦区无膜植棉的表现,结合其特性及当地气候条件,提出该区域无膜植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当地棉花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
赵雪军;
邓功勇
-
-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疆南疆地区基层群众守法意识不断增强,学法意愿较为强烈,运用法律的能力不断增强。但受制于传统观念、法律知识获取途径、传统社会治理方式等影响,基层群众法治观念提升有一定难度。法治宣传是提升基层群众法治观念的有效途径,在法治宣传中应当注重法治观念的本土化,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专业性,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不断培育基层群众的社会主义法治信仰。
-
-
卢红;
阿提古丽·阿布都热合曼;
张月华
-
-
摘要:
2021年,引进华康2号、华康3号和华康4号家蚕新品种,在新疆和田分春、夏、晚秋3季进行了全龄水洗桑叶养蚕试验。试验表明,三对新品种对血液型脓病(NPV)抗性强,体质强健,产茧量高,茧丝质良好,比较适应新疆蚕区全龄水洗叶饲育方式。综合分析认为,华康2号比较适合新疆南疆地区推广应用,表现出耐粗饲、耐水叶,体质强健,产量较高,茧丝质量适中;华康3号茧丝质优良,适合在饲育条件较好的养蚕平台推广。
-
-
王凡;
马雪连;
孙亚伟;
陈卓;
吾买尔江·牙合甫;
陈玉珠;
冯梦迪;
吴静;
易鹏飞;
杨朝辉;
夏利宁;
钟旗;
姚刚
-
-
摘要:
近年来,新疆南疆地区开始引进国外安格斯肉牛养殖。为了解该地区集约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的主要疫病流行现状和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采用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新疆喀什地区4个大中型集约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4个牧场安格斯肉牛表现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腹泻,其次是肺炎;导致犊牛腹泻的病毒性病原主要是牛冠状病毒(BCV)、牛诺如病毒(BNo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93%、15.20%,导致肺炎的主要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腺病毒3型(BAV-3),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24%、14.12%。4个牧场在防疫设施设备建设、消毒制度落实、人流物流管控、规章制度建设以及饲养管理、鼠害蝇害防控和无害化处理等生物安全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结果提示,南疆地区安格斯肉牛繁育场要加强BCV、BNoV、IBRV、BAV-3等病毒感染的防控,通过加强免疫,降低牛群腹泻和肺炎的发病率,通过严格生物安全控制,防止外部病原传入。本调查为南疆地区国外引进安格斯肉牛的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依据。
-
-
蒋桂容;
覃建雄
-
-
摘要:
量化评估干旱区林果业生产的生态功能价值,可以使人们尤其是林果种植户更充分认识林果业生产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和效果,促使其生产决策时不只考虑经济因素,还更注重生态因素,实现环境保护、林果经济发展和种植户增收协同增效。以干旱区新疆南疆地区为例,运用影子工程法、造林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和成本替代法测算林果业生产所提供的各项生态功能价值。结果表明:(1)南疆地区总的生态功能价值从2003年的41.22×10^(8)~45.11×10^(8)元增长至2018年的110.86×10^(8)~121.05×10^(8)元,2010年达最高水平141.02×10^(8)元;就具体生态功能价值而言,固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净化环境;各地州林果业生产总的生态功能价值排序固定不变(2003年除外),即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与喀什地区发展趋势相似,波动幅度大且与整体发展趋势最接近;和田地区以11.10%增幅稳定增长。(2)由于种植规模的不稳定性,南疆地区林果业生产总的生态功能价值水平波动发展,于2010年达最高水平后呈现出下降趋势。(3)对于集干旱、风沙于一体的地区,林果种植在净化环境和涵养水源方面的作用持续性强、意义更深远。建议政府大力宣传林果种植的生态效益并制定生态林果生产支持政策,以部分补贴林果种植户;同时,考虑空间邻近效应,各地州要统一合理规划林果业生产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