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结构
数据库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443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知识传播、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0篇、会议论文58篇、专利文献2316836篇;相关期刊271种,包括警察技术、中国金融电脑、科技资讯等;
相关会议54种,包括2013年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第二届中国高难度工业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置技术研讨会等;数据库结构的相关文献由75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涛、范本贤、陈宁等。
数据库结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16836篇
占比:99.98%
总计:2317224篇
数据库结构
-研究学者
- 王涛
- 范本贤
- 陈宁
- 何炼
- 余卓渊
- 剧远景
- 吴剑超
- 布拉德·福特·伊桑
- 张路
- 梁兆明
- 王振洋
- 王英杰
- 王路敬
- 范·梅尤尔斯·皮姆
- 赖皇瑜
- 陆润之
- 陶李
- 韩坤英
- 黄劲钟
- B·米尔斯
- G·孔加拉思
- 万军
- 不公告发明人
- 严虹
- 任纯玉
- 傅建
- 克莱格·汤姆林
- 克雷格·R·汤姆伦
- 刘东明
- 刘思源
- 刘芳
- 劳勇
- 卢琼红
- 吴明光
- 孙煜东
- 孙雅明
- 安庆敏
- 宋素娟
- 尼尔·祖克
- 张汉春
- 张燕
- 张瑞英
- 徐有法
- 拉维·希卡尔
- 曾剑平
- 朱晓伟
- 李化东
- 李学强
- 李斌
- 李雪梅
-
-
胡鹏伟;
杨晨;
秦宇迪;
解宏伟;
陈福兴;
常旺;
陈国良;
张磊;
刘晓荣
-
-
摘要:
介绍了美军、英军以及北约联军战伤数据库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外军战伤数据库的研制过程、数据库结构、部署方法和应用方式,从数据库建设方式、数据库需求设计、数据采集机制以及融合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我军战伤数据库的建议,以期能推进卫勤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提升卫勤保障水平.
-
-
刘高川;
滕云田;
庞晶源;
瞿旻;
杨正纲
-
-
摘要:
针对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信息化薄弱的现状,提出一个规范的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流程,并对故障仪器的流通和维修订单的处理动作等信息进行研究,设计了满足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信息管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和实现了基于B/S架构的仪器维修管理系统,并在全国地球物理台网业务中部署使用.该系统具有可视化流程操作、维修资源弹性可扩展、维修信息共享和维修资源协同化的特点,满足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信息化管理需要,并为其它地震仪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
-
牟今容;
曾玉清;
张杨
-
-
摘要:
为了转变传统地质资料服务方式,达到高效利用工程地质勘察钻孔数据的目的 ,论文通过建立数据概念模型,设计数据逻辑结构,完成数据分类与属性表设置、属性表关联与数据索引、属性表内容设计等工作,最终利用大量钻孔资料建立了关系型数据库,开发了钻孔数据机检的功能,实现了海量钻孔数据的有序管理、规范处理和质量控制.可供其他城市开展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
邬志强;
吴新宝
-
-
摘要:
目前国内外仪表设计主流软件SPI维护困难、软件效率低,影响项目进度。针对该问题,研发了新一代仪表设计软件IDA。介绍了该软件架构、组成以及设计理念,并重点阐述了IDA软件数据库管理模块、设计模块、条件模块、出图模块等功能。不但可以使用自主数据库完成仪表设计,也可以直接读写SPI数据库,提高了设计效率。
-
-
-
-
-
-
-
-
-
李跃鹏
- 《2013年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综合分析了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传感器特点,结合微震监测等新型传感器系统的发展,通过分析自动化系统的信息流,揭示了信息源在传感器、模拟信号、数据转换器、数字信号及数据库等5种形态下可以实现拓展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以及E-R图分析上述信息源拓展的特征,并给出了微震监测通过数据库统一到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方案.采用数据库结构统一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不同体系下自动化监测系统信息源的拓展问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