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后抗战
敌后抗战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1年内共计9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共产党、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专利文献9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人民论坛、广东社会科学、文史月刊等;
敌后抗战的相关文献由99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成武、王龙飞、丁龙嘉等。
敌后抗战
-研究学者
- 杨成武
- 王龙飞
- 丁龙嘉
- 万京华
- 乔长太
- 亚沙
- 佚名
- 侯肖林
- 刘岩
- 刘振飞1
- 刘永加
- 南振国
- 叶运均
- 吴字
- 周骏鸣
- 姜志良
- 孙志华
- 孙树芳
- 孙秋燕
- 季凌1
- 宋涛
- 宋涛文
- 寻晓明
- 左志远
- 张伟
- 张德
- 张正通
- 张永涛
- 张洪祥
- 张衍霞
- 张运泉
- 徐焰
- 戈懋
- 成钧
- 新实
- 曹天生
- 朱仙意1
- 朱冬生
- 朱鸿召
- 李东朗
- 李宗远
- 李星磊
- 李晔晔
- 李梅溪
- 李珂
- 李锐
- 杨增艮
- 杨振华
- 杨朝辉
- 杨玉玲
-
-
牛瑞芳
-
-
摘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纷纷组织敌后抗战团体,积极支援抗战。1936年成立的重庆各界救国联合会(简称重庆救国会),先后在学生、职业青年、文化界和妇女界成立相应的救国团体,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抗日宣传、募捐。
-
-
王贞勤
-
-
摘要: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战军民在同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同时,还要加强防奸除特工作,形成看不见硝烟的第二条反侵略战线。在沦陷区山东省东明县马军营村,曾发生过一桩向日军互告对方为"共产党"和"八路密探"的离奇案件……神秘告示1942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为艰苦的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停止了正面战场的进攻。
-
-
李晔晔
-
-
摘要: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近年来沉渣泛起,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重点领域就是抗战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更是遭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围攻,表现为无视历史事实,极力贬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的历史作用,妄图彻底抹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功绩,其中隐含了强烈的政治目的.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战的种种污蔑,对敌后抗战的历史正本清源,彻底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论.
-
-
朱冬生;
亚沙
-
-
摘要:
导语: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一边命令敌后抗战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就地驻防待命,不准向曰伪受降;一边大量收编伪军,促其固守要点,接应国民党军,壮大反共力量。苏中军区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向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发起坚决猛烈的进攻。在我军的军事压力和政治瓦解下,赵云祥部队的起义成为继北方冀南高树勋“邯郸起义”之后,南方苏中被国民党收编的伪军中起义最早的部队,改变了长江以北地区的敌我态势,使苏中、苏北两个解放区根据地连成了一片。
-
-
-
-
王龙飞
-
-
摘要:
征兵历来就是一大难题.全面抗战爆发以来,特别是在日军连续发动“扫荡”和“清剿”的形势下,根据地的处境持续恶化,本已有限的人力资源日益枯竭,动员参军的难度不断加大.面对尖锐的供需矛盾,扩兵中还要求坚持自愿原则.在这种不利形势下,中共军事力量虽有起伏但总体大幅增长,数万偏师在短短几年内即成长为百万大军.究其缘由,介乎“民”和“兵”之间的民兵对这种逆势大发展有重要贡献.民兵作为中共军事力量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联通了民众和军队,军队生长于民众,遂能与社会结为一体,社会亦能持续生长出力量来.在不能推行义务兵役制的情况下,由“民”到“兵”的“群众-民兵-地方武装-正规军”同时并存而又梯级发展的武装体制,既舒缓了直接动员参军的困难,又确保了武装力量的可持续发展.
-
-
张衍霞;
丁龙嘉
-
-
摘要:
诞生于1938年12月27日的八路军山东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土生土长的人民抗日军队.这支部队,是唯一的在没有主力部队帮助的条件下,由地方党单独创建的走向正规化的部队;是长期坚持敌后山东及苏鲁皖地区抗战,并参与八路军揭开中国战场战略反攻序幕的部队;是参与创建中国敌后最大抗日民主根据地——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部队,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
-
季凌1
-
-
摘要:
现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一条网络信息往往瞬间即可传遍全球,我每拿起手机时,常会想起新四军苏中二分区梅嘉生司令员,在敌后抗战信息极度闭锁的环境里,艰难获取信息的一段往事。
-
-
孙秋燕
-
-
摘要:
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1938年11月的决定,当年12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迁至山东省沂水县王庄村后,改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郭洪涛、朱瑞、罗荣桓、黎玉(代理)先后任书记,统一领导山东大部、苏皖豫北部各战区的军民开展抗日斗争。1945年丨2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华中局合并成华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