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化疗
放疗化疗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3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篇、专利文献8589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祝您健康、临床肿瘤学杂志、实用肿瘤学杂志等;
放疗化疗的相关文献由25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佩文、P·L·M·焦尔杰蒂、何丹等。
放疗化疗
-研究学者
- 李佩文
- P·L·M·焦尔杰蒂
- 何丹
- 冯全生
- 刘智
- 吕延英
- 埃文·C·昂格尔
- 姜岑
- 孙英丽
- 常双
- 张雪峰
- 成果
- 曹凤君
- 李军卫
- 李白雪
- 李筠
- 杜正东
- 杜萍
- 杜鹏
- 杨婷
- 杨宏
- 沈康
- 王俊平
- 王健
- 王光建
- 王冬
- 王均云
- 王红燕
- 肖庆成
- 董岸杰
- 蒋洪霞
- 詹芳
- 许爱琴
- 赵兴
- 邓联东
- 郑秀丽
- 郭尹玲
- 陈嘉
- 陈维瑜
- 黄平升
- E·C·M·孔蒂
- E·塔罗尔
- F·S·迪奥瓜勒迪
- F·孔蒂
- G·F·M·孔蒂
- H·A·哈里斯
- I·阿勒柏里奥梅拉
- W·雅各布森
- 丁建昆
- 严浩林
-
-
-
-
陈轩洁;
江山(图);
时运(图)
-
-
摘要:
今年3月接到护航任务时,父亲是我最放不下的人。我一直在等待他的检查结果。这是他在北京肿瘤医院历经半年多放化疗后的首次复查,医生说如果这次检查肿块一点没消,就只能切肛了。父亲在2019年夏天查出直肠癌,但是我知道这件事时已经人冬。有一天,我同父异母的妹妹给我打电话,她说:“姐,咱爸他査出癌症了。。正在北京复查,医生给了两个选择,一是直接手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防止扩散。但是因为肿块的位置,没法保肛了。二是先做一段时间放疗化疗,看看效果再说手术的事。只是仍然有70%的概率要切肛。我给他找了北京最好的医院,先做放化疗。”
-
-
林展;
梁雷锋;
覃金莲;
甘媚;
严浩林
-
-
摘要:
目的:研究局部晚期食管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放疗剂量60Gy对比50.4Gy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为时间节点,选择我院该期间收治的12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放疗剂量为50.4Gy(1.8Gy/天),观察组放疗剂量为60Gy(2Gy/天);通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年、3年、5年总生存率(OS),无瘤生存期(D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结果:通过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1年、3年、5年OS分别是79.0%、27.7%、8.3%,一般组分别是71.7%、20.0%、6.7%,组间数据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放化疗治疗,选用60Gy的放疗剂量较50.4Gy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一般组选用低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虽少,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步放化疗60Gy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
冉淑玲;
冯树东
-
-
摘要:
随着近几年来医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有很多疾病在临床的治疗成果之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卵巢癌这种病状是女性多发疾病,在临床治疗研究上取得了三个主要的进展,主要包括卵巢癌的手术病理分期、减瘤手术、化疗,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生存几率的提高.但是,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还有一些早期临床诊断未能够得到目的 ,有很多患者在发现自己换上卵巢癌这个病状时,就已经进入了晚期,通过传统的化疗治疗,以及手术方法 很难让患者完全恢复健康,并且,即便暂时控制住了病症,在后期也会有很高的复发率.因此,当前随着治疗方式的一步步改善,对卵巢癌临床研究的重视程度也在随之不断地加深.
-
-
-
韩忠秀;
李萍;
唐忠敏;
覃学燕
-
-
摘要:
目的:观察2种静脉留置针留置方法在鼻咽癌同步放疗化疗中的效果.方法:将行顺铂单药同步放疗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化疗当天予浅静脉留置针化疗,化疗结束后拔针,即一日留置法.对照组化疗当天予浅静脉留置针化疗,化疗结束后予肝素钠盐水封管,使用3~5天.即持续留置法.观察比较2种方法使用情况,统计静脉炎和化疗药物渗漏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化疗血管在第二次化疗时的可重复使用情况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化疗药物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咽癌同步放疗化疗患者使用一日静脉留置针输液可有效预防化疗药物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同一条血管二次穿刺成功率高,重复使用率高,提高护理的安全性.
-
-
李筠;
王红燕
-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DWI)在评估早期宫颈癌放疗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拟行放疗化疗后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80例,分别在放化疗前1天、放化疗中第14天和第28天(术前)给予常规盆腔MR和DWI扫描,测量并记录肿瘤的最大径和多点平均ADC值,比较肿瘤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肿瘤最大径无明显变化者其平均ADC值变化也不明显,肿瘤最大径有明显变化者其平均ADC值呈明显增高;术后病理显示ADC值明显上升者镜下组织炎性反应、细胞核异型性、肿瘤细胞死亡程度均比ADC值无明显变化着显著增大。结论 DWI能够为临床判断早期宫颈癌对放疗化疗反应性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预测治疗效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
李筠;
王红燕
-
-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DWI)在评估早期宫颈癌放疗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拟行放疗化疗后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80例,分别在放化疗前1天、放化疗中第14天和第28天(术前)给予常规盆腔MR和DWI扫描,测量并记录肿瘤的最大径和多点平均ADC值,比较肿瘤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肿瘤最大径无明显变化者其平均ADC值变化也不明显,肿瘤最大径有明显变化者其平均ADC值呈明显增高;术后病理显示ADC值明显上升者镜下组织炎性反应、细胞核异型性、肿瘤细胞死亡程度均比ADC值无明显变化着显著增大.结论 DWI能够为临床判断早期宫颈癌对放疗化疗反应性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预测治疗效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