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假
探亲假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1年内共计187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法律、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7篇、专利文献4948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兵团工运、决策探索、现代交际等;
探亲假的相关文献由130位作者贡献,包括潘家永、于晓丽、刘武俊等。
探亲假
-研究学者
- 潘家永
- 于晓丽
- 刘武俊
- 吴钩
- 小保
- 木子
- 本刊编辑部
- 李浩
- 王郁
- 韩旭光
- 丁永勋
- 万映
- 付立平
- 何文忠
- 余劲远
- 余德庄
- 佚名
- 倪东1
- 凯军
- 刘宏伟
- 刘映青
- 刘永满
- 向春华(主持人)
- 向荣高
- 周进堂
- 唐甜
- 喻术红
- 夏阳
- 天语
- 姜伟
- 姜继先
- 姜铁军
- 孔凡青
- 安家瑗
- 宋靖
- 尹卫国
- 岑燮钧
- 师晓
- 席选民
- 康桂珍
- 张冬梅
- 张和西
- 张嘉佳
- 张学文
- 张建军
- 张扬
- 张瑞志
- 张皓帆
- 张素凤
- 张维
-
-
石保青
-
-
摘要:
阎肃:“坐牢”之苦1962年,阎肃从小说《红岩》中得到灵感,决定将故事改编成歌剧。那时阎肃正新婚,上级批了他18天探亲假,他却没来得及与妻子度蜜月,一转头跑到重庆曾关押江姐的渣滓洞去体验生活。在那间黑咕隆咚的牢房里,阎肃作为编号3841的“囚犯”,让人把自己双手反铐,戴上沉重的铁脚镣,蹲了7天7夜的牢房。
-
-
钱恒宇
-
-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设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探亲假制度已逐渐与社会现实所脱节。之前规定的享有探亲权的主体以及可探望对象的范围极其有限,探亲的方式也仅限于回到父母住处,此外其对假期时间及其相应费用规定也不再同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为此我国有必要对探亲假制度中的相应规定进行调整,在充分保障劳动者应有的与家人团聚的权利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用人单位的利益对探亲假的时间及其相关费用的报销作出一定限制。
-
-
喻术红;
李梦云
-
-
摘要:
探亲假是特殊时代的产物,满足了特定时期特殊员工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制度改革,劳动力迁徙自由的实现以及我国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探亲假制度日益暴露出明显不足.因此,应当对探亲假制度实行改造,除对外交人员以及现役军人配偶等特殊领域有条件保留探亲假外,其他人员取消探亲假,通过落实年休假、延长春节假期、设立家庭医疗照护假等分解探亲假的功能,实现家庭团聚、照顾的目的.
-
-
-
-
摘要:
问:我是一家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职工,目前已在该单位工作多年。两年前,我儿子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被公派到美国留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两年来,为了节省开支,儿子一直没有回国休假。我想问一下,作为母亲,我能享受探亲假吗?林女士(广东顺德)律师意见:探亲假制度,是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与家属分居两地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回家与父母或配偶团聚假期的制度。
-
-
罗瑜权(文/图);
赵章
-
-
摘要:
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今年春节对于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游仙区分局汉仙桥派出所的民警们来说,将是非常喜庆和热闹的。春节前后,所里的罗健、赵俊杰两名年轻民警先后成为新晋"奶爸";辅警王良早在几个月前就派发了2月1日娶媳妇儿的喜糖;婆家在湖北省襄阳市的女辅警刘盼请了探亲假回家团圆……在派出所工作群里。
-
-
覃东林
-
-
摘要:
我国的探亲假制度始于1958年,1981年修订后执行至今.但是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善,用工方式的变化,国有企业日渐增加的探亲假减少了职工的有效工时数,降低了企业竞争力.如何结合实际准确理解国家政策,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既引导职工合理使用探亲假,又不降低职工的幸福感,本文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想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