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拉奥孔》

《拉奥孔》

《拉奥孔》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9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8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225种,包括文艺研究、戏曲艺术、艺术探索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文学与形式”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年会等;《拉奥孔》的相关文献由284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捷、万娣、乔钰茗等。

《拉奥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8 占比:99.6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33%

总计:299篇

《拉奥孔》—发文趋势图

《拉奥孔》

-研究学者

  • 赵捷
  • 万娣
  • 乔钰茗
  • 任贝贝
  • 何开四
  • 何文熙
  • 华怀之
  • 叶成蹊
  • 周晨曦
  • 廖晋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摘要: 诗是时间艺术,画是空间艺术,艺术门类上它们不同,在审美理想上也存在差异。莱辛反对古希腊人认为的画要遵循美的法律,同时也反对将温克尔曼“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应用在诗里。首先,从摹仿与创造来看,诗的取材范围比画更广,因而诗是创造,是蓝本;其次,从视觉与听觉来看,画是直观的视觉艺术,诗是时间艺术,最后,从静止与动态来看,画用以表现空间中并列的事物,具有一种直观的静穆的美感;诗借由暗示来表现动作,呈现的是时间里先后承续的动作,具有动态感。莱辛“书画异质”是有社会根源的,其旨在推动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反对资产阶级推崇的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艺,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文学,虽然在诗画之辨上莱辛也有一些错误的认知,但总体瑕不掩瑜。
    • 支英琦
    • 摘要: 《热带雨林》是雪松完成于十年前的一幅作品,巨幅的宣纸上,看不到古树参天的茂密雨林景象,直入视野的是那些藤蔓和根须,彼此缠绕着,曲铁钢丝一般垂向地面。焦墨擦出的古树的底墩,硕大而粗栃,已经和坚硬的山岩融为一体。凝视画面,我的眼前恍兮出现了《拉奥孔》的镜像,那些蟒蛇一样盘旋着的藤蔓,和摆脱缠绕无望的大树与岩石,凝固为静穆的背景,静穆中,仿佛随时随地要迸裂了一样……
    • 周晨曦
    • 摘要: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莱辛的理论著作《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对当时的德国美学界产生深远影响,并且突破了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新古典主义及静观人生的"诗画一致说"理论,在书中通过说明诗画各自的专属规律来印证诗画本质上的不同,提出了诗画异质论.并在孕育性顷刻和美与丑部分中,阐述了诗画界限.
    • 刘宏志
    • 摘要: 一般认为,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小说叙事必须在时间中展开,相对来说,空间对于小说叙事并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经典美学著作《拉奥孔》就指出,诗是时间的艺术,画是空间的艺术。所以,长久以来,关于小说的研究,一般都忽略了对小说叙事空间的强调。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叙事学,虽然力图呈现叙事过程中的规则,但是,叙事学更多关注的也还是时间、故事、聚焦、人物等主题,而相对较少关注叙事中的空间问题。
    • 黄子恬
    • 摘要: 作为"扭转风气"[1]的《拉奥孔》,学界历来对其的关注集中在诗画之辩上。莱辛在区分造型艺术和诗歌艺术背景下,实际上蕴含着他对人自身的关注。柏拉图的"艺术模仿自然"是莱辛的信条,但与柏拉图不同的是,他所说的自然是指人的欲望、本性,自然人性的真实表现和自由意志的实现都是人之为人的必要,这一观点赋予了《拉奥孔》永恒的生命力。
    • 周晨曦
    • 摘要: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莱辛的理论著作《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对当时的德国美学界产生深远影响,并且突破了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新古典主义及静观人生的"诗画一致说"理论,在书中通过说明诗画各自的专属规律来印证诗画本质上的不同,提出了诗画异质论。并在孕育性顷刻和美与丑部分中,阐述了诗画界限。
    • 张志平
    • 摘要: 中国古代图文关系中,"由诗入画"的诗意画很多成了绘画史上的精品,但"由画入诗"的题画诗则大多无法占据诗歌水平的最高峰.图文关系的"非对称性"现象,可以借助莱辛"诗画异质"的视野,从语言艺术与造型艺术不同的媒介符号出发进行研究."由诗入画"过程中语言的实指性能够为绘画提供"最富于想象空间的那一顷刻"的素材,诗画间能够实现和谐呼应,进而产生出艺术精品;而"由画入诗",则图像的虚指性使其表意模糊,语言艺术对"顷刻"的模仿是以时间性的拓展为基础的,一旦两者在共同文本空间中产生冲突,则诗歌将喧宾夺主,对绘画造成遗忘性驱逐.
    • 张妮
    • 摘要: 莱辛的《拉奥孔》对当时的德国文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直到今天,其观点依旧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启发意义,值得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挖掘。本文将从西方写实主义传统的角度出发,除了对莱辛的文艺观以及《拉奥孔》中的写实色彩进行分析以夕卜,还将具体说明《拉奥孔》所反映出的西方诗与画在写实中的异同及其原因,并且对《拉奥孔》背后的西方写实传统与中国写意传统进行比较,分析中西方诗画理论背后的文化基因。
    • 万晴川
    • 摘要: 古代小说因地位卑下,作者常攀附经史等强势文体以自高,并在小说中谈文论艺,以示博学,提高小说的品位,因此,小说中蕴藏着丰沛的文论资源,值得挖掘和利用。钱锺书先生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他在《读拉奥孔》一文中说:“把它们演绎出来,对文艺理论很有贡献。”可惜一直未受到学界重视。谈文论艺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诗文曲赋、小说戏曲、书画篆刻等无不应有尽有,或由作者直接介入发表,或借小说中的人物代言,其中不乏精辟之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文艺理论和艺术两个方面。
    • 乔钰茗
    • 摘要: 分析了《拉奥孔》这部在西方美学史及文艺批评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著作中所表达的诗画界限思想.探索了莱辛对诗画界限问题的具体表述:与绘画相比,诗歌的表现力更为广阔也更为优越.认为这一观点在现今仍然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许多在阅读及审美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研究、解读新媒介及新时代形势等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