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高测量
悬高测量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建筑科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72422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测绘工程、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江西测绘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2010年学术研讨会、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分会2008年年会等;悬高测量的相关文献由224位作者贡献,包括叶正昌、郭宗河、丁林磊等。
悬高测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72422篇
占比:99.98%
总计:672562篇
悬高测量
-研究学者
- 叶正昌
- 郭宗河
- 丁林磊
- 万冠军
- 刘文芳
- 吕美波
- 庞文
- 张高兴
- 李红莉
- 王永明
- 禹信
- 董世远
- 郑进风
- 陈剑飞
- 陈建水
- 陈雄
- 严丽萍
- 严广斌
- 付启峰
- 何国祥
- 何濯莲
- 何炜华
- 何耀帮
- 余祖锋
- 侯永会
- 刘勇
- 刘启寿
- 刘妍
- 刘成宝
- 刘斌
- 刘正容
- 刘玉梅
- 刘绍堂
- 刘良福
- 叶巧云
- 叶庆丰
- 叶福兴
- 司海燕
- 吕建仁
- 吴剑威
- 吴旭1
- 周丹
- 周俭清
- 周光
- 周凯明
- 周海涛
- 周群美
- 周贺
- 唐玉勃
- 唐诗华
-
-
邵禹铮
-
-
摘要:
文章以悬高测量的基本原理以及能在工程中更好的应用,针对实际应用中底部不便放置棱镜时,提出一种不需将棱镜置于天底点的间接有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实际应用推导结果表明该方法达到精度的要求,可以在实际悬高测量工作中应用。
-
-
钱陈栋
-
-
摘要: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需测量建筑物顶面某点、通讯塔、高压铁塔及输电线等高耸构筑物的高度,因无法直接测量,常常采用全站仪的特有功能-悬高测量法.为了精确测量此类高耸构筑物的高度,文章在悬高测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多种悬高测量方法,并分析各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
路新强;
黄剑华
-
-
摘要:
简述了传统悬高测量原理,针对高压线投影到地面不准确的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提出采用道路测量软件精确确定高压线垂直投影点,从而提高悬高测量精度.
-
-
郭孟超
-
-
摘要:
输电线路测量技术作为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快速准确获取线路悬高一直是此项工作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结合同煤集团35 kV部分供电线路改造项目,在基础资料不完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快速获取原有线路悬高的方法.
-
-
李阳;
王聿麒;
梁明
-
-
摘要:
车载LiDAR技术是激光测距技术、惯性导航技术以及全球定位技术的集成,可以快速地获取被测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而获得被测区域的地物特点.本文利用车载LiDAR技术,对宁波市城际铁路建设区域进行了悬高测量,通过对点云数据的处理,形成了建设区域悬高处理成果图,为该建设区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
-
张文欢1;
吴旭1;
江木春1
-
-
摘要:
本文针对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工程前期工作中遇到的跨江线缆悬挂点(电塔、杆)不可视线缆悬高施测困难的问题,进行了悬高测量创新研究。研究通过采用全站仪照准GNSS接收机代替照准棱镜,测量过江电缆悬高的方法,并通过外业实际操作,确认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终得到了项目所需线缆高程,证明该方法对于跨江线缆测量均具有普适性,可作为悬线测量的一般方法加以应用。
-
-
-
龙浩
-
-
摘要:
全站仪在实际应用中其精度会存在差异,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针对不同工况提出了多种测设方法并进行了精度评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特殊情况下的悬高测量进行深入分析,推导得出了不同工况下易于操作的测量方法,从而为实际应用中不同工况悬高测量提供参考.
-
-
王思奇;
黄浒;
涂雨曦
-
-
摘要:
输配电线路中,经纬仪常常被用来测量线路悬高,这要求塔尺放在档间线路最低点以下,这给水面、施工道路、建筑物顶等不适放置塔尺的线路测高带来了很大困难.提出了一种方法,通过测量线路上任意两点的水平角、水平距离和待测点的垂直角,推算出恶劣环境下电力线路的悬高.该方法有效解决了无法在地面放置塔尺的问题,扩宽了经纬仪的适用范围.
-
-
禹信
-
-
摘要:
免棱镜测距是当下主流全站仪的基本配备,其测距方式灵活,可用于悬高测量。论文给出悬高测量中确定高处目标点正下方对应地面底点的一种方法,探讨免棱镜测距用于悬高测量的方法,并通过某输电线悬高测量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
-
-
-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分会2008年年会》
| 2008年
-
摘要:
对某些架空的线路或构筑物,当要求精确测量其悬高时,由于不能(或不便于)在目标处设置反光棱镜,一般可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首先应设法测定架空目标在地面的铅垂投影点的点位,再由测站点观测目标及其投影点的垂直角,利用三角函数关系解算目标的悬高。工作中,需设置2个相互通视的测站点;同时,测站点、目标及其投影点需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这样,在实际测量中就容易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本文介绍了悬高测量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简便的测量方法,并对其观测误差进行分析。
-
-
李铁才
- 《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2010年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集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微处理机于一体,不仅能同时自动测角、测距,而且精度高、速度快,尤其是它提供的一些特殊测量功能如对边测量(RDM)、悬高测量(REM)、三维导线测量、放样测量等,给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要想充分发挥全站仪的功能,除了要掌握上述测量功能的基本原理外,还应在此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本文介绍了悬高测量的基本原理,并针对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