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勘测
公路勘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08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测绘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5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53835篇;相关期刊152种,包括科学与财富、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地理空间信息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4年广东省城市道路与桥梁建设技术交流会、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八次学术信息交流会、第八届京港澳测绘技术交流会等;公路勘测的相关文献由45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晓东、不公告发明人、吴迪等。
公路勘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3835篇
占比:99.49%
总计:54110篇
公路勘测
-研究学者
- 刘晓东
- 不公告发明人
- 吴迪
- 张熙
- 汤敏
- 郭磐石
- 李凤尊
- 王世杰
- 程海帆
- 胡庆武
- 陈楚江
- 马捷
- 万继志
- 万进
- 付大喜
- 余贤权
- 侯墨记
- 侯红松
- 冯明磊
- 刘文杰
- 刘特科
- 刘苏
- 刘鹤
- 化高伟
- 吴兆萍
- 吴晓南
- 吴贤志
- 吴银
- 孟黔灵
- 康健
- 康建辉
- 张义佩
- 徐大伟
- 徐晶晶
- 徐祖生
- 方留杨
- 曾刚
- 曾力
- 曾珍
- 朱之安
- 朱文博
- 朱爱民
- 李伟豪
- 李健
- 李文
- 李文军
- 李明
- 李春晓
- 李钧
- 杜占军
-
-
陈慧敏
-
-
摘要: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的测量为例,简述GPS技术的应用原理及坐标系统转换,重点对首级平面控制网、高程测量、GPS-RTK断面测量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要点展开分析。经过中桩测量精度分析检验GPS测量成果,验证了GPS技术的可行性,方便进行数据的储存传输,实现与路线CAD的集成,保证了该公路工程外业勘测准确性和高效性,在公路勘察设计单位和公路施工单位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杨建华
-
-
摘要:
当前要想将千寻位置服务在公路勘测和运营期间的作用全面体现出来,需通过千寻知寸服务探究合理的应用方式。本文结合当地坐标和千寻位置所采集的大地坐标,通过坐标系转换满足规范和施工要求,进行高效率公路线路勘察和测量作业,并在测区范围内选取已知控制点对测量成果进行精度检核,结果为:测区控制网平面中误差为0.0143 m,高程中误差为0.0205 m,均达到厘米级,满足公路勘测相关规范要求。
-
-
向荣荣;
李松;
王守彬
-
-
摘要: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工程实例,设计开发了软件对公路控制测量平差结果进行数据挖掘提取、质量分析与评价,并形成了质量验收报告.处理过程快速高效,结果准确可靠,大大提高了质量检查效率,促进了对公路勘测质量的有效控制.
-
-
毛培才
-
-
摘要:
现阶段,我国交通事业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在这一过程中交通工程建设项目也随之增加,而公路工程作为重要的交通项目对其施工标准也更加严格。伴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提出的高标准、高质量的工程建设要求,我国对于公路工程勘测的数据现势性、图片分辨率和精度,以及测量技术的灵活机动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室外工程测量技术,能显著提高公路工程勘测的测量效率,为此,本文就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公路工程勘测中的应用重点,展开了详尽探研。
-
-
李爽
-
-
摘要:
对公路勘测设计阶段而言,BIM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各项工作的有效性,还能帮助实现不同专业间的协同工作.利用对BIM技术,能够完成三维数字模型的构建,实现全周期成本控制,从而保证公路勘测设计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
-
王磊
-
-
摘要:
为研究GPS RTK技术和全站仪联合测量在公路勘察中的应用,以提高公路勘察整体质量和效率.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分别对GPS技术、全站仪、GPS RTK技术和全站仪相联合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阐述,重点对GPS RTK技术和全站仪相联合勘察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PS RTK技术和全站仪相联合勘测方式可实现一体化测量,缩短了测量作业人员、时间的投入,提高测量效率,可较好适用于复杂地形山区公路测量工作.
-
-
左金凤
-
-
摘要:
近年来,我国新科技发展迅速。作为最新科技进展最具代表性的内容,无人机航拍技术在我国道路地形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航拍照片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对我国当前综合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
路新强;
黄剑华
-
-
摘要:
简述了传统悬高测量原理,针对高压线投影到地面不准确的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提出采用道路测量软件精确确定高压线垂直投影点,从而提高悬高测量精度.
-
-
-
-
-
-
南康康;
郎利鹏
- 《第六届全国BIM学术会议》
| 2020年
-
摘要:
倾斜摄影模型与BIM模型的集成体现了宏观空间地理信息与微观基础数据的融合,具有地理信息丰富、模型信息准确、直观性强等优点.本文以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为例,阐述了倾斜摄影模型与BIM模型融合形成智慧沙盘模型的原理和方法,体现了其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信息化、智能化,为项目管理方提供决策依据.
-
-
南康康;
郎利鹏
- 《第六届全国BIM学术会议》
| 2020年
-
摘要:
倾斜摄影模型与BIM模型的集成体现了宏观空间地理信息与微观基础数据的融合,具有地理信息丰富、模型信息准确、直观性强等优点.本文以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为例,阐述了倾斜摄影模型与BIM模型融合形成智慧沙盘模型的原理和方法,体现了其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信息化、智能化,为项目管理方提供决策依据.
-
-
南康康;
郎利鹏
- 《第六届全国BIM学术会议》
| 2020年
-
摘要:
倾斜摄影模型与BIM模型的集成体现了宏观空间地理信息与微观基础数据的融合,具有地理信息丰富、模型信息准确、直观性强等优点.本文以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为例,阐述了倾斜摄影模型与BIM模型融合形成智慧沙盘模型的原理和方法,体现了其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信息化、智能化,为项目管理方提供决策依据.
-
-
南康康;
郎利鹏
- 《第六届全国BIM学术会议》
| 2020年
-
摘要:
倾斜摄影模型与BIM模型的集成体现了宏观空间地理信息与微观基础数据的融合,具有地理信息丰富、模型信息准确、直观性强等优点.本文以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为例,阐述了倾斜摄影模型与BIM模型融合形成智慧沙盘模型的原理和方法,体现了其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信息化、智能化,为项目管理方提供决策依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