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硫
总硫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10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篇、专利文献58039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低温与特气、计量与测试技术、齐鲁石油化工等;
总硫的相关文献由496位作者贡献,包括单石文、周理、乔涛等。
总硫—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8039篇
占比:99.75%
总计:58186篇
总硫
-研究学者
- 单石文
- 周理
- 乔涛
- 沈琳
- 罗勤
- 赵敏
- 令狐志强
- 刘丰
- 周洪斌
- 姜琛
- 尹园园
- 崔丽梅
- 张凯
- 张晨
- 李丽
- 李晓东
- 李晓勇
- 李晓红
- 李玉书
- 杨帆
- 王彦飞
- 王苏华
- 王起超
- 申轶华
- 糜玉婷
- 费利军
- 郑国财
- 郝庆菊
- 陈东阳
- 陈立
- 韩世良
- 魏江涛
- 黎仕克
- H·M·辉斯曼
- J·马克
- P·J·范登布林克
- R·亨德森
- S·斯泰根加
- 丁思家
- 丰中田
- 兰馨辉
- 兰龙慧
- 刘宁
- 刘宗社
- 刘昌敏
- 刘梅
- 刘汗青
- 区汝森
- 司瑞刚
- 向柳
-
-
杨志鹏;
刘佳刚;
王询;
李超
-
-
摘要:
由于浙石化加工的原油性质复杂、硫含量高,而液化气硫含量高问题一直是制约液化气综合利用的重要因素,纤维液膜脱硫醇工艺是近几年广泛应用的新颖技术。本文重点分析了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液化气脱硫化氢效果差,碱液再生不彻底,精制液化气总硫和硫醇硫超标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本次优化改进保证了精制液化气产品质量合格,降低了装置的运行成本,为浙石化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
-
苏建海
-
-
摘要:
汽柴油加氢装置从2020年7月15日-8月1日4:00柴油产品硫质量分数逐渐涨至11.8 mg·kg^(-1),而且居高不下,装置提高加氢反应深度后硫质量分数仍然居高不下,已经超出馏出口检验指标8 mg·kg^(-1)。通过对原料、反应产物与混氢原料高压换热器内漏、催化剂活性等因素分析,得出柴油产品硫质量分数增高的原因是分馏塔串入的未经过加氢的稳定石脑油携带硫所致,通过流程改动解决装置原料汽油质量分数少问题同时消除了导致柴油产品硫质量分数不合格的不利因素。
-
-
兰龙慧
-
-
摘要:
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应用的重要场景,其能量供应体氢气质量的优劣至关重要,氢气中总硫要求控制在4 ppb以下。由于硫化物含量极低,直接采用常用的测定硫化物的检测器无法直接进样分析,需要进行浓缩的预处理,大大降低了检测效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实验研究,采用自主研发的增强型火焰光度检测器,建立了相应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实现直接进样就可分析出结果。
-
-
姜琛
-
-
摘要:
对于分析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紫外荧光仪的检定及校准,我国尚未制定相应的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参照已有的类似校准规范,结合紫外荧光总硫分析仪在天然气总硫含量检测方面的应用实际,提出评价总硫分析仪的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包括示值误差、重复性、检测限和一致性等,并通过仪器校准实例及不确定度评定示例,验证了校准方法在相应仪器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以期为紫外荧光总硫分析仪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
-
-
周志斌;
朱道平
-
-
摘要:
对某公司炼厂干气取样分析得到主要有机硫的形态和含量,结合脱硫经验和分子结构设计的手段,设计一种具有较好有机硫脱除性能的溶剂配方。在相同的操作参数下,在实验室试验装置上将新开发的脱有机硫溶剂与现场应用的溶剂进行脱硫效果对比,新开发的溶剂有机硫脱除率提高50%以上,随着气液比降低,提高幅度可达68%。在工业装置上,新溶剂按旧溶剂质量的30%在线置换2次后,净化气总硫(ρ)从初始平均值299 mg/m^(3)下降至109~122 mg/m^(3),取得了明显的有机硫脱除效果。
-
-
姜琛
-
-
摘要:
紫外荧光法是测定管输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一种经典分析方法。建立紫外荧光总硫分析仪测定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方法。采用五种氮中硫化氢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建立标准曲线,硫含量与响应信号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用总硫分析仪测定五种标准物质以及输气站天然气样品中总硫含量,测定过程时间短,并且测定结果满足国家标准GB/T 11060.8-2020规定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要求。该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准确度高,适合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测定。
-
-
司彦超
-
-
摘要:
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石油焦中的总硫含量时,适当降低燃烧炉的温度,配合称样量和氧气流量的优化,可以延长燃烧炉关键配件的使用寿命。通过实验寻找可以同时保证石油焦和煤标样充分燃烧的温度范围,优化测定条件后,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燃烧炉炉温1200°C,称样量0.3 g,氧气流量3.5 L/min的优化条件,同样满足生产工艺对实验数据精密度的要求,同时还缓解了高温条件下燃烧炉内硅碳管故障频发,且进口配件在疫情期间难以采购的问题。
-
-
郝鹏飞;
张连怀;
李文强
-
-
摘要:
河北精致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用于硫黄尾气脱H_(2)S兼脱有机硫的GL-DS3双功能脱硫溶剂,对采用还原—吸收法尾气处理工艺的硫黄回收装置,可代替常规MDEA脱硫溶剂,实现尾气H_(2)S及COS的高效脱除。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与MDEA脱硫溶剂相比,GL-DS3双功能脱硫溶剂可在确保H_(2)S脱除能力不下降、CO_(2)吸收能力不增加的基础上,大幅提高COS的脱除率;GL-DS3双功能脱硫溶剂也可用于天然气脱硫装置,实现降总硫的目的。
-
-
祁福平;
党红娟;
孙文军
-
-
摘要:
当前,煤化工企业蓬勃发展,各类煤化工产品有效弥补我国石油产品不足的劣势,在煤化工企业,低温甲醇洗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脱硫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保障低温甲醇洗工艺的稳定运行,需要准确测定甲醇贫液中硫含量,而目前行业还没有测定甲醇中总硫的统一有效的方法。作者依据实际使用经验,对目前常见的几种甲醇中总硫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际使用状况,为同行提供参考。
-
-
李鹏;
赵德银;
刘英杰;
邵勇华;
刘传磊;
孙辉
-
-
摘要:
目的为了解决塔河油田高含有机硫油田伴生气中有机硫脱除的难题,进行油田伴生气加工过程中甲硫醇分布模拟及工艺优化研究。方法采用Aspen Plus和HYSYS软件模拟计算了MDEA溶剂胺洗脱硫后油田伴生气进一步分离得到干气、液化气和轻烃产品中甲硫醇的分布。针对液化气中总硫含量超标的问题,提出工艺优化方案并在工业装置上实施,考查优化效果。结果甲硫醇的富集是造成液化气产品中总硫含量超标的主要因素。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方案二与方案三的组合,可将液化气中甲硫醇质量浓度由470.44 mg/m^(3)降至240.14 mg/m^(3),总硫质量浓度(以硫计)为272.94 mg/m^(3)。结论工业装置实施改造后,液化气产品中总硫质量浓度可控制在330 mg/m^(3)以下,达到GB 11174-2011《液化石油气》规定的液化气产品中总硫含量控制指标。
-
-
-
-
-
-
-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1999-09-29
-
摘要:
用于减少含硫化氢和其它硫组分的气体中总硫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在加氢催化剂存在下使所述气体与还原气体接触,所述加氢催化剂包含承载在含有非晶态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的载体上的至少一种选自ⅥB族和Ⅷ族的金属组分,(b)使至少部分在步骤(a)中得到的气体与能够催化水解硫化羰生成硫化氢的水解催化剂接触,和(c)从步骤(b)得到的气体中除去硫化氢,从而得到总硫含量减少了的产物气体。
-
-
-
-
-
-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6-01-27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化微库仑法测定样品中总硫或总氯含量的石英管,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质量监测用。它公开了进样口后设置的针头保护套管带一个体积增大的汽化腔,该汽化腔位于针头保护套管的近出口处,汽化腔的腔体内径为3mm到6mm,长度为15mm到25mm;有一条穿过石英管端面进入气化段的U形氧气管线,氧气管线的出口靠近石英管进样口端面;在石英隔板上的出口后方设置一条通入燃烧段的螺旋形氧气和样品气管线,氧气和样品气管线伸入到石英管近尾端后反转到石英管隔板处。本实用新型能大量进样且样品能完全燃烧,提高仪器的灵敏度,可准确地测定样品中0.1mg/Kg以上的微量总硫或总氯的含量,也适用于紫外荧光法测定样品中微量总氮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