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9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6237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江西中医药、中国中医急症、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4年度学术会议暨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第四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等;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由18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国香、刘礼锋、吴凤玉等。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6237篇
占比:99.75%
总计:36328篇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研究学者
- 周国香
- 刘礼锋
- 吴凤玉
- 吴山
- 张新宽
- 张艳
- 易姬德
- 朱虹
- 李荷峰
- 李萍
- 杨雪梅
- 林志刚
- 符利文
- 范志勇
- 蒲尚喜
- 邱凯明
- 陈普庆
- 陈水金
- 陈湘鄂
- 马艳芳
- Shilong Dong
- Yingxin Yang
- 于博洋
- 于善良
- 仇湘中
- 任金红
- 伍世文
- 余圣旺
- 侯涛
- 候江伟
- 倪璐
- 傅泽英
- 刘元录
- 刘勇
- 刘德春
- 刘文革
- 刘渝松
- 刘芳
- 单述刚
- 卢存国
- 卢继东
- 叶亚云
- 叶克勇
- 叶蓓
- 向进
- 吕伟民
- 吴季彬
- 吴永娟
- 周丽
- 周广军
-
-
尹金平;
周春宇
-
-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考组(n=100)、观察组(n=100)。参考组给予常规治疗(卧床静养、牵引、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与甘露醇),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值;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AI)、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JOA分值高于参考组,VAS分值、纤维蛋白原、AI、PV、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可明显减轻其腰椎功能障碍及腰椎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
-
倪璐;
蒋涛;
张闻东
-
-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针灸推拿联合络藤合剂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2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接受中医针灸推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络藤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日本骨伤协会腰痛评分(JOA)、P物质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60%(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感觉和感情PRI评分、P物质、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JOA评分均显著上升(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针灸推拿联合络藤合剂治疗LDH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降低P物质、IL-1β水平.
-
-
林昱;
陈刚;
刘文革
-
-
摘要:
目的 比较后路椎间盘镜腰椎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开放椎板开窗腰椎髓核摘除术(open discectomy,OD)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48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资料,其中MED组25例,OD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并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adic Association,JOA)评估治疗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score,ODI)评估两组术后疗效.结果 MED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O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60、17.364、2.764,P均0.05).MED组出现1例并发症,OD组出现3例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D组1例出现术后复发,OD组2例出现术后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与OD对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两者均能取得较佳疗效及安全性,但在开展早期MED手术时间长于OD.
-
-
-
董春苗;
黄帆;
范志勇;
吴山
-
-
摘要: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是中医正骨界的难点之一.本文通信作者吴山教授基于精准正骨推拿这一理念,指导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精准诊治,疗效显著.笔者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分析侧卧定点踩跷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思路,并做相关临床思考.
-
-
李莉;
刘勇;
周青;
陈勤;
傅泽英;
王进平
-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acute lumbar disc hemiation,ALDH)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SNRB)成功预后的预测因子.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SNRB治疗的103例ALDH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按术后疗效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观察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指标等资料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观察影响SNRB治疗效果的风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病变椎间隙、病变侧、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Pfirrmann分级、椎间盘位置、椎间盘突出类型、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VAS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性质、感觉障碍、腰部创伤、腰骶部移行椎、神经根类型、术前ODI指数等因素比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感觉障碍、腰骶部移行椎、飞溅型神经根类型是SNRB无效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 多种因素可影响SNRB术后疗效,对术前存在感觉障碍、腰骶部移行椎的患者及SNRB过程中观察到飞溅型神经根的患者,应考虑到其预后不良,建议早期联合其他疗法以改善预后.
-
-
李维新
-
-
摘要:
打喷嚏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一个小动作了,但是打喷嚏也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这让很多人感觉不可思议。一大早起来打喷嚏,整个人差点儿瘫了8月初的一天早上,在西安读研究生的小李起床洗漱时,觉得鼻子痒痒的非常不舒服,就站着打了个很响的喷嚏。随后腰部剧烈疼痛,连弯腰都弯不了,整个人像瘫r一样。他的家人紧急将其送到附近的医院就诊,检査后被诊断为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
-
-
-
苏先喆
-
-
摘要:
目的 探究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合并中医针灸的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抽取医院2016年2月—2018年10月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疼痛程度(VAS评分)以及腰椎功能障碍评分(JOA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有效率是72.50%(29/40),观察组是90.00%(3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0205);观察组的VAS评分以JO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合并中医针灸的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
-
侯涛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套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世界中医多功能套针学发展论坛》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套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用特制的一次性套针针具,在痛点周围皮下浅筋膜结缔组织层做弧形摇摆动作,不引起酸、麻、胀、痛等感觉,向腰部按压点进针,把皮肤捏起,针与皮肤呈30度角,沿皮下推进,行弧形摇摆动作2到3分钟,直到患者疼痛消失或不再减轻为止.结果:治愈1150例,好转980例,未愈80例,总有效率为96.3%.结论:套针疗法进针后,疼痛即减轻或完全消失,即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迅速发挥效应.从反应速度来看,套针疗法效应的取得是疏通经络,通则不痛,可解除神经痉挛,消除炎症,解除病痛,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套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
-
朱鹏展;
赵立军;
沈文;
牛志军;
顾宝光;
李中华
-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4年度学术会议暨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胶原酶溶解术配合针刀松解术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将83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41例,采用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配合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治疗.2组均平均治疗2周,术后2周及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近期和随访期疗效观察.rn 结果:2组术后近期和随访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症状体征积分(JOA)及椎间盘突出指数(IDH)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术后近期2组组间VAS、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近期疗效优良率为85.37%,对照组为5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疗效2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采用针刀松解术配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单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疗效更好,可迅速缓解疼痛,起到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的作用.
-
-
黄志锐
- 《第四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起病较急,以剧烈腰痛及下肢放散痛为特点,活动明显受限,患者往往不敢随意活动腰部,站立、行走困难,严重时需卧床且不敢完成床上翻身动作.近年来,作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临床上通过脱水、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的应用,可迅速消除或减轻神经根周围的炎性渗出及神经根水肿,并可改善病灶区域的血液循环,增加其组织营养和新陈代谢,加速或促使致痛介质的稀释及排泄,从而起到消炎、解痉、止痛的作用。所以,在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早期应用脱水疗法,不仅可有效地缓解疼痛症状,而且对于腰部功能的恢复、预防神经根的粘连、奠定连续治疗的基础有诸多裨益,可以认为本疗法是促使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日康复的基础疗法。
-
-
罗玲
- 《2012年四川省中医骨伤科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对门诊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常规教育,观察组(4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采用简化疼痛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7天后,观察组在简化疼痛评分的疼痛分级指数,目测类似定级法,现有疼痛强度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有益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改善.
-
-
Yingxin Yang;
杨英昕;
Shilong Dong;
董世龙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观察夹脊穴、悬钟、阳陵泉穴位应用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急性椎间盘源性疼痛的干预作用.rn 方法:将120例确诊的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夹脊穴、悬钟穴、阳陵泉穴位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仪治疗,同时配合抗炎脱水治疗,对照组仅予抗炎脱水治疗.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腿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疗效.rn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在治疗7、14天后仍持续下降.观察组治愈显效率为45%,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33.3%,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夹脊穴、悬钟穴、阳陵泉穴位应用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并抗炎脱水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使患者腰腿痛迅速缓解,功能显著改善,效果优于单纯抗炎脱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