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一灯

一灯

一灯的相关文献在1933年到2023年内共计23093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音乐、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6篇、专利文献230780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船山学刊、青少年日记、读书等; 一灯的相关文献由50000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熊开富、周明杰等。

一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6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230780 占比:99.93%

总计:230936篇

一灯—发文趋势图

一灯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熊开富
  • 周明杰
  • 樊邦弘
  • 李阳
  • 阮树成
  • 张伟
  • 董春保
  • 江涛
  • 王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守云
    • 摘要: 我五六岁的时候还是旧社会。那会儿点麻油灯,灯是铁做的,灯碗上有一个把手,可以拿起放下。拿着把手倒上麻油,用棉花捻个捻儿往里一浸,把捻儿的一头放到灯碗沿上,火柴一点灯就亮了。那时有的人家晚上点一会儿就吹了,怕费油。
    • 王宝琪
    • 摘要: 请根据诗句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昆虫名填入诗句后的括号里。蜻蜓蝴蝶蜜蜂蝉蚊子蟋蟀(1)偏向耳旁呈雅奏,直来面上发深机。()(2)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4)江天春晚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5)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游宇明
    • 摘要: 特别喜欢“风雨故人来”这句话。想想看,风雨如磐之夜,一灯如豆,万籁俱寂,亲人四散,唯一陪伴你的是一本老书、一首老歌、一只空花瓶,孤独与寂寞像刀子一般一次次割着你的心,让你想逃走也找不到地方。此时,突然有人叩响了你的木门,声音不大,却自有一种激越;节奏不急,却渗透着一种执着。你满怀着好奇打开门,一张熟悉的笑脸映入你的眼帘,此时,你的激动、你的快乐、你的幸福感是不是会溢出胸口?故人,即是熟悉的人,有的是亲戚,有的是朋友,有的是一般的熟人,平时来不来,你或许未必那么计较,此时的到来却有满室花开的感觉。
    • 杨天盈; 马攀峰(指导)
    • 摘要: 庚子年初,大疫骤起,发于江城。城市被迫沉重地呼吸,戴口罩好像成了最后的希望。疫情像是一张灰色的巨网,撒向城市的每个角落。数亿国人用信念与热望煅出了一把能破除任何疾恙的利刃,譬如一灯,灼于山河;譬如星火,点燃荒野。于是他们从黑暗中走来,将自己燃烧成光明。愈是临近深渊,愈能发现平凡的灵魂闪闪发光。
    • 钟凯丽1
    • 摘要: 最初读到''一灯如豆'',便被其意境打动,进而思绪蔓延,思及夜,思及雨,思及诗句,思及故人。平日所见,似乎皆是''一灯如昼'',仅有的关于''一灯如豆''的景象只出现在童年的夏夜中。儿时记忆中的夏夜时常停电。每当这时候,母亲不知从哪里取出一支红烛,摇摇晃晃的烛光便构成了我童年记忆的一部分。如豆的灯光映照着一个柔和的世界。在烛影沉沉中,事物都染上了一圈昏黄的光晕,半梦半醒。清代的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得好:“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花,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景。”
    • 郑飞翔; 陈晓辉(指导)
    • 摘要: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是写孩子们在捉蟋蟀的场景。蟋蟀还在《诗经》《古诗十九首》等古诗文中做过客,它也在我的生活中出现过。在乡下,蟋蟀随处可见,那时我就与邻居家的男孩一起去捉蟋蟀。秋天正是舒适的季节,微风拂面,还有村中柚子树飘来的清香。我们拿着捉鱼的小网,蹲在草丛中,轻声细语。忽然,一只蟋蟀从草丛中蹦了出来,直跳到我身边,我们俩被吓得直跑回家。
    • 密之1
    • 摘要: 寂历随身倦,蹉跎侧枕眠。夜深听雨小楼前,梦觉几番心事到中年。故迹何寥落,烟华任弃捐。潇潇不尽满江天,唯有一灯耿耿向人悬。
    • 康艺馨
    • 摘要: 帘外月如弦,夜意阑珊。车辙不惧风雪寒,路途只念爱徒安,一枕温暖。转瞬即两年,风采依然。敬心爱心共诗篇,露水盈盈春意浓,落笔千言。——自题《浪淘沙令·帘外月如弦》轻轻地拉开窗帘,月光如雾般笼罩着我,又是一个梦幻静谧的帘外之夜。帘里帘外两世界,一窗一月一乾坤静静的拉开窗帘,明净的灯光将天空拒之帘外。"拉好窗帘,接下来我们讲名著。"您嘶哑的声音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回荡。
    • 摘要: 策划人语:出于对阅读的喜好、对知识的渴求、对教育的热爱,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学历、不同地域的他们走到了一起。找寻场地、挤出时间、精心准备,他们认真对待每一次相聚。有时是对一本书,有时是关于一个主题,他们享受着思想的交锋、观念的碰撞、经验的交流与感受的传递。
    • 苍耳
    • 摘要: 中国人从远古的刀耕火种一路走来,马灯、麦子、棉花,还那些与你一起劳作、生息的牲口们,是我们长久以来的依靠和陪伴,在漫漫岁月中浸透着人们的志趣意志与情思。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