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平衡火罐

平衡火罐

平衡火罐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82554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光明中医、内蒙古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首届国际自然医学学术研讨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中医皮肤科国际学术大会暨中南六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讨会、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等;平衡火罐的相关文献由219位作者贡献,包括盛海燕、刘尹丽、明巍等。

平衡火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2554 占比:99.88%

总计:82656篇

平衡火罐—发文趋势图

平衡火罐

-研究学者

  • 盛海燕
  • 刘尹丽
  • 明巍
  • 胡子衡
  • 陈秀华
  • 仇玕
  • 孙晓燕
  • 张国花
  • 张阳
  • 李有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蓝善慧
    • 摘要: 目的分析平衡火罐与穴位按摩在湿瘀阻络型颈型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5月赣州市中医院湿瘀阻络型颈型颈椎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予以颈复康颗粒和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平衡火罐与穴位按摩,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3周后症状积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颈椎残障评分标准(NDI)评分、颈椎曲度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22%,较对照组的77.7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治疗3周后,研究组头痛、颈椎部位酸胀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治疗3周后,研究组NR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治疗3周后,研究组ND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治疗3周后,研究组颈椎曲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火罐与穴位按摩应用于湿瘀阻络型颈型颈椎病患者中,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症状消失,减轻疼痛,改善功能障碍,提高颈椎曲度,可在临床推广。
    • 方泽佳; 陈哲子; 范秀英
    • 摘要: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联合气交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平衡火罐,试验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平衡火罐联合气交灸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睡眠质量分级。结果:相比对照组,试验组的临床总效有率显著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均降低(P<0.05),睡眠质量分级也得到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的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结论:平衡火罐联合气交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林梅; 傅秋媛; 何芬; 陈玉梅; 张改
    • 摘要: 拔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具有行气活血、调节阴阳平衡、消肿止痛、散寒祛湿的作用。平衡火罐法是拔罐疗法的一种,融合了闪罐、揉罐、推罐、抖罐、坐罐五种方式,可将体内瘀血、热毒等排出体外,达到阴阳平衡[1]。该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急性盘源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有明显的疗效[2~4],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该操作流程参照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版《中医护理技术规范》丛书,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该操作使用最为广泛是玻璃火罐。
    • 毕韵婷; 曾少珊; 蓝毅君
    • 摘要: 目的:探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平衡火罐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2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平衡火罐护理。比较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生活质量、心理状况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日、治疗1个月、2个月相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火罐既可以缓解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又能够保证理想的治疗效果,缓解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赵瑞敏; 张瑞香; 葛青叶
    • 摘要: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联合中药热奄包烫熨在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6例CNLBP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衡火罐联合中药热奄包烫熨的中医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腰椎功能、静态及动态疼痛程度、腰部活动能力、自理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腰椎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静态、动态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FFD距离短于对照组,ADL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45%,高于对照组的75.47%(P<0.05)。结论:平衡火罐联合中药热奄包烫熨可有效减轻CNLBP患者腰部疼痛程度,改善其腰部功能和生活质量。
    • 罗惠芳; 康幼雯; 仝玉珠
    • 摘要: 目的:研究四物汤加减联合平衡火罐对肾虚血瘀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2例肾虚血瘀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衡火罐治疗为平衡火罐组(34例)、采用四物汤加减治疗的为四物汤组(35例)、采用四物汤加减联合平衡火罐治疗的为联合组(33例)。比较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围经期症状(Kupperman)、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血清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β-肾上腺素(β-EP)、多巴胺(DA)]水平。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97%)高于四物汤组(80.00%)和平衡火罐组(73.53%)(P<0.05)。治疗后,3组Kupperman、SDS、S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低于四物汤组和平衡火罐组(P<0.05);3组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4.34±1.12)mPa·s、(4.03±1.03)mPa·s、(1.27±0.18))mPa·s]低于四物汤组[(6.88±1.63)mPa·s、(5.89±1.44m)Pa·s、(1.63±0.19)mPa·s]和平衡火罐组[(7.14±1.98)Pa·s、(5.96±1.23)mPa·s、(1.68±0.16)mPa·s](P<0.05);3组血清LH、FSH、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9.97±1.53)U/L、(10.28±2.96)U/L、(5.12±1.01)ng/mL]低于四物汤组[(13.51±1.88)U/L、(16.98±2.47)U/L、(8.41±2.14)ng/mL]和平衡火罐组[(14.21±1.74)U/L、(18.05±2.52)U/L、(9.05±2.37)ng/mL](P<0.05);3组血清β-EP、5-HT、D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129.37±11.06)ng/L、(4.76±0.66)mmol/L、(39.65±5.29 ng/L)]高于四物汤组[(116.71±10.37)ng/L、(3.52±0.57)mmol/L、(34.21±4.16)ng/L]和平衡火罐组[(112.85±11.43)ng/L、(3.48±0.59)mmol/L、(32.59±4.43)ng/L](P<0.05)。结论:四物汤加减联合平衡火罐治疗肾虚血瘀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状态、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内分泌及性激素水平。
    • 冯海铭; 覃沥平
    • 摘要: 目的:探讨平衡火罐联合铺灸治疗寒湿型非特异性腰痛(NLBP)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80例寒湿型NLB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平衡火罐治疗,试验组予平衡火罐联合铺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JOA评分的变化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观察到不良事件。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试验组VAS疼痛评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JOA评分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火罐联合铺灸治疗寒湿型NLBP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NLBP的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应用。
    • 盛海燕
    • 摘要: 目的:探讨平衡火罐联合电子艾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平衡火罐组、电子艾灸组及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呼吸功能锻炼,平衡火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平衡火罐治疗,电子艾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电子艾灸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平衡火罐联合电子艾灸治疗.比较4组在治疗前、治疗10d后临床疗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分(CAT)、6min步行距离、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峰值呼气流速(PEF)、第1秒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的情况.结果:4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AT评分、6min步行距离、FVC、PEF、FEV1/FVC改善不明显,平衡火罐组、电子艾灸组及联合组CAT评分均有下降,6min步行距离、FVC、PEF、FEV1/FVC均有升高(P70岁、病程>10年、吸烟、体质指数不正常均为平衡火罐联合电子艾灸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电子艾灸和平衡火罐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临床疗效,促进肺康复.平衡火罐联合电子艾灸治疗的疗效受年龄、病程、吸烟、体重影响.
    • 盛海燕
    • 摘要: 目的:探讨平衡火罐联合电子艾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平衡火罐组、电子艾灸组及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呼吸功能锻炼,平衡火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平衡火罐治疗,电子艾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电子艾灸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平衡火罐联合电子艾灸治疗。比较4组在治疗前、治疗10 d后临床疗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分(CAT)、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峰值呼气流速(PEF)、第1秒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FVC)]的情况。结果:4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AT评分、6 min步行距离、FVC、PEF、FEV 1/FVC改善不明显,平衡火罐组、电子艾灸组及联合组CAT评分均有下降,6 min步行距离、FVC、PEF、FEV 1/FVC均有升高(P70岁、病程>10年、吸烟、体质指数不正常均为平衡火罐联合电子艾灸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电子艾灸和平衡火罐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临床疗效,促进肺康复。平衡火罐联合电子艾灸治疗的疗效受年龄、病程、吸烟、体重影响。
    • 江婉明; 杨帆; 邓眉敏; 赵丹
    • 摘要: 目的:研究平衡火罐联合针刺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来院就诊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普通火罐加针刺治疗,实验组予平衡火罐联合针刺治疗,干预2周,随访4周。比较了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下腰评定量表得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JOA评分为(8.42±2.23),对照组得分为(10.9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AS评分为(2.06±0.87),对照组VAS评分为(3.23±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显效率为36.67%,有效率为63.33%,对照组显效率为86.67%,有效率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火罐联合针刺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明确,疼痛明显缓解,可用于临床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