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
常山县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576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81篇;相关期刊241种,包括社区、浙江教育科学、浙江国土资源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分论坛、第十届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中国财政学会2015年年会暨第20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等;常山县的相关文献由52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谦信、毛志伟、韩成星等。
常山县
-研究学者
- 王谦信
- 毛志伟
- 韩成星
- 江宏伟
- 付美华
- 耿国彪
- 周红亚
- 严云海
- 叶良华
- 徐青华
- 方建平
- 曾红霞
- 杨兴良
- 杨忠群
- 董水耀
- 黄良水
- 刘春荣
- 叶兴国
- 吴瑞良
- 吴贤林
- 李余生
- 胡禾民
- 蔡新民
- 詹福初
- 占庄雄
- 占鲁明
- 张进
- 徐土改
- 徐杰
- 毕旭灿
- 王伟新
- 王文达
- 邵坚强
- 郑小云
- 陈水芳
- 黄红水
- 黄良木
- 冀建成
- 刘学锋
- 刘建华
- 刘晓明
- 刘益寿
- 刘联友
- 厉元龙
- 叶杏元
- 周基厚
- 周恒均
- 姚铭金
- 姜阳兴
- 季土明
-
-
无
-
-
摘要:
石灰石产业是常山县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其长期粗放式的发展给常山县带来了极大的生态环境破坏。自2014年起,常山县开始实施“蓝天三衢”生态治理工程,通过关停污染企业、矿山生态修复以及周边路渠治理等措施,消除原有地质灾害威胁,有效改善矿区生态环境。通过“腾笼换鸟”资源重配,为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新企业进驻腾出发展空间,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
-
-
无
-
-
摘要:
衢州市常山县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切入点,突出县乡协同联动、条块高效融合,在事项整合、力量下沉、平台打造、机制建设等方面对行政执法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重塑,全力推进乡镇(街道)基层赋能、减负、提质、增效,确保基层的事基层办、基层的事有人办,全面构建与加快建设“浙西第一门户”相适应的新型基层管理体制。
-
-
祝梅;
金莉燕;
徐玥琪
-
-
摘要:
近日,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球川镇徐桦家庭农场的稻田里迎来得力帮手——无人机。在浙农集团飞手的熟练操作下,100亩稻田只用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打药,这让家庭农场负责人徐家兴松了一口气。他说,每年这会儿正是水稻移苗插秧、施肥打药的忙时,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外地工人不方便到当地工作,而无人机代替人力施肥撒药,则让人力短缺问题得到了缓解。
-
-
钱芬;
陈凤激;
嵇东炜;
赵阳
-
-
摘要:
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农田水利设施可持续利用,发挥其长远效益,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常山县按照成立领导小组、编制年度计划、完善配套设施、落实管护机制、实行总量控制和精准补贴等方法,进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19年度农业灌溉节水950万m^(3),节电12.6万kW·h,总磷减排0.95t,总氮减排19.0t,COD减排76.0t,水稻、蔬菜和水果等大量增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常山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措施与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参考。
-
-
汪丽霞;
戴翔;
郑浩
-
-
摘要: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浙江省全面启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常山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主题,结合实际县情,提出了全县的城市品牌和共同富裕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U”(ALL FOR U),这个“U”既是胡柚、香柚,又是茶油、旅游,“这个‘U’也是你,一切为了你,一切为了人民”
-
-
丰迅;
罗淑红;
毛泽楷;
滕跃云
-
-
摘要:
为探索小龙虾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经济效益,2021年笔者于常山县夏香家庭农场开展了小龙虾“之”字形塘生态养殖试验示范。经测算,亩产值突破4200元,亩利润超过3000元,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池塘改造1.池塘条件每口塘长约50米、宽约40米,面积为3亩左右。塘中每隔8米设有3~4条平行泥埂,宽度1.5~2.5米。
-
-
舒胜
-
-
摘要: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依托全国健康促进县创建载体,以健康浙江26项行动为指引,面向县域居民开展“案例解读式”“数字体验式”“情景互动式”健康知识普及,促进老百姓“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健康,全力推进“健康常山”建设工作。
-
-
无
-
-
摘要:
常山县人民政府:你县《关于黄泥塘“金钉子”地质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的请示》(常政〔2021〕33号)收悉。经省政府批准,现就有关事项函复如下:一、同意调整常山黄泥塘“金钉子”地质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后,保护区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8°28′46.2″—118°31′52.5″、北纬28°51′39.3″—28°54′12.8″之间,面积298.23公顷。
-
-
黄莉莉;
谭小建
-
-
摘要:
推动多个乡村联动,促进多个乡村的功能集成、系统整合、跨界发展,是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成功模式如何让资源禀赋不强的偏远乡村加快发展、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一直是个有待破解的难题。黄塘、达塘、郭塘“三塘”是位于常山县北部山区新昌乡的三个偏僻村,原本都是“落后村”,通过推动多村联动振兴,创造了“三塘模式”,创新了山区乡村联动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模式与路径。
-
-
陈玮
-
-
摘要:
从小立志做画家,努力奔向梦想,叶露盈1992年出生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儿时,叶露盈特别喜欢画画,常把自己画在画中,她美滋滋地想:长大我要做画家。叶露盈髙二选学理科,名列前茅。老师认为她可以考名校,学热门专业,一次次劝她放弃绘画,她没有动摇。2010年,叶露盈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学习更加刻苦。
-
-
郑建华;
陈齐礼
- 《中国财政学会2015年年会暨第20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
| 2015年
-
摘要:
常山县是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尽管城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着产业支撑薄弱、基础设施有待完善、财政支持压力大、城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全国欠发达地区也具有代表性.建议政府从全面建成小康、同步小康的高度,予以必要的财力和政策支持;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因地制宜调整产业布局。
-
-
惠丽
- 《第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分论坛》
| 2010年
-
摘要:
本文在对浙江省常山县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常山县1998-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在10年间常山县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可持续发展总体状况总体水平偏低.为此,笔者结合常山县实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