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体系
工程体系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22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88833篇;相关期刊153种,包括瞭望、内蒙古林业、给水排水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0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与溯源技术研讨会、中国水生态安全与全球合作大会(IWESA)等;工程体系的相关文献由334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录胜、丁泊淞、华玉林等。
工程体系—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88833篇
占比:99.93%
总计:289049篇
工程体系
-研究学者
- 丁录胜
- 丁泊淞
- 华玉林
- 吴晓
- 夏多田
- 孙彦伟
- 张宏军
- 张鹏
- 景文宏
- 本刊编辑部
- 李景贤
- 杨学春
- 毛光烈
- 相子江
- 程建军
- 罗新余
- 赵以琴
- 陈克亮
- 陈玉成
- 高丽
- 黄百乔
- Hartung
- Xiao Qiu-mei
- 丁志新
- 万贵铭
- 于冰
- 于福春
- 于秋洋
- 云海兰
- 仇荣
- 何亮华
- 何大明
- 何子阳
- 何秉云
- 侯丕勋1
- 侯真
- 倪行伟
- 冯学赞
- 冯尔康
- 冯青
- 凌绍纯
- 刘俊炜
- 刘圣桥
- 刘学义
- 刘宇
- 刘宏伟
- 刘宪春
- 刘广黎
- 刘志强
- 刘新芳
-
-
袁军;
朱晓春;
毛慧慧;
魏广平
-
-
摘要:
海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区域位置重要,同时也是水旱灾害严重地区之一,防洪保安责任重大。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是新阶段推动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回顾了海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成就,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结合漳卫河“21·7”洪水防御情况和暴露出的问题,全面检视了防洪体系短板和薄弱环节,从加强流域治理管理“四个统一”视角提出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议,为全面提升流域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推进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
叶亚琦;
石炜;
曾庆祝;
张巍;
李甲荣;
徐昕
-
-
摘要:
河湖水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命脉,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在深入理解“幸福河”内涵、对幸福河建设策略和工程体系进行系统总结、初步搭建幸福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淮安市古盐河现状,结合幸福河要求,从“安澜、灵动、清洁、生态、文化、智慧”六个方面进行顶层规划,以有效指导古盐河未来幸福河建设。
-
-
张金良
-
-
摘要:
针对黄河流域现状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情况及防洪能力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综合阐述,并客观梳理了黄河流域现状防洪工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河库蓄泄关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提出的新要求和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新挑战3个方面分析了新发展阶段黄河防洪面临的新形势。基于此,提出了完善“上拦”工程、巩固“下排”工程、推进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和实施河道及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等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完善举措,为推动我国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
江恩慧;
屈博;
曹永涛;
田世民;
王远见
-
-
摘要:
在总结黄河流域防洪情势变化、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基础上,阐明了黄河流域"行洪输沙—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子系统协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耦合作用、大中小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与水沙调控体系的网络架构与相互关系,提出了系统治理理念驱动下,统筹黄河治理保护、生态安全、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完善黄河干流防洪工程体系与中小流域防洪体系格局的建设思路,秉承系统科学理念,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探讨流域各子系统的互馈耦合关系,从传统的水沙调控向精细化的流域全物质通量统一调控发展.
-
-
-
-
朱振
-
-
摘要:
目前,洪涝灾害是比较严重的一类自然灾害,其针对城市的影响非常恶劣,文章根据高邮市现有防洪设施行洪能力不能满足当前排洪要求的问题,结合工程现状对流域治理工程、区域治理工程、城市防洪治涝工程和滞涝圩治理工程进行规划分析.
-
-
刘继忠;
胡朝斌;
庞涪川;
康焱;
李晖;
马继楠;
陆希
-
-
摘要:
本文在综述国际深空探测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主要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深空探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阐述了月球探测、行星探测和太阳探测三大重点领域的11类热点科学目标与3类科学应用问题,给出了深空探测工程体系应构建的8类主要能力,提出了深空探测总体发展目标,以及任务分级模式、11项探测重点任务设想,分析了国际合作方向及重点,可为深空探测的后续规划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