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岩石强度

岩石强度

岩石强度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22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矿业工程、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5篇、会议论文40篇、专利文献130517篇;相关期刊159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第13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第十五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会学术会议等;岩石强度的相关文献由803位作者贡献,包括杨进、张超、刘向君等。

岩石强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5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4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30517 占比:99.79%

总计:130792篇

岩石强度—发文趋势图

岩石强度

-研究学者

  • 杨进
  • 张超
  • 刘向君
  • 刘洪涛
  • 周永胜
  • 孟英峰
  • 李皋
  • 梁利喜
  • 于翔
  • 付小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二丁; 赵红香; 张海青; 邱春阳
    • 摘要: 为了满足页岩地层微纳米孔隙裂缝封堵的技术需求,研制了合成基钻井液用纳米材料LNS。借助粒径分析、透射电镜等实验表征纳米材料LNS的微观形貌特征,讨论了LNS对合成基钻井液流变性及滤失性的影响。微孔滤膜封堵实验表明,LNS能够有效封堵微纳米级孔缝,高温高压滤失量降低53.3%,明显减少滤液侵入地层。并利用合成基钻井液封堵前后对岩石强度的影响实验,得出合成基钻井液添加纳米封堵剂后岩石强度可提高25%。
    • 李磊; 杨进; 周波; 张昌超; 邹欣; 陈雷; 张灿
    • 摘要: 渤海渤中中深层油气资源是渤海湾增储上产重点领域之一,钻井过程中复杂情况发生率高、钻井周期长等制约了中深层油气资源安全高效规模开发。针对渤中中深井井壁失稳等问题,开展了中上部泥页岩、深部潜山砂砾岩等复杂地层岩石特性研究,结合区域地应力分析,揭示了定向钻进过程中坍塌压力、破裂压力随井斜角、方位角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渤中区域中深层钻井安全密度窗口图版;基于钻井液浸入后岩石强度特性实验研究,建立了渤中区域中深井安全钻井周期图版。研究结果表明,渤中区域东营组泥页岩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垂直方向取心的强度显著高于水平方向的强度;随井斜角和方位角变化,潜山组地层破裂压力当量密度在1.84~2.73 g/cm^(3)变化;地层坍塌压力当量密度在1.15~1.40 g/cm^(3)变化;渤中区域风化带附近裸眼段安全钻井周期在15天左右,潜山安全周期在20天左右。本文研究结果对渤中区域中深井钻井设计、施工作业降低复杂情况、保障作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 在市场机遇期,矿山企业全力提升供矿能力尤为重要。河钢矿业升级创新FDQ采矿法,打通“回采”这个“命脉”环节,实现单矿房出矿量增加5.6万吨同比提升115.4%,助力矿产资源开采更高效、更安全,成为国内首家掌握并应用此技术的冶金矿山企业。提高回采率提升供矿量是将增产转化为增效的“命脉”环节。为打通这一命脉,河钢矿业依托与高校共建的产学研平台,针对矽卡岩型大水破碎矿床、矿体岩石强度低完整性差等特点,深入推进岩体力学分析和数值模拟,多次进行采矿虚拟作业,与回采方案、现场实际结合,在自主研发首创应用FDQ采矿法的基础上,创新升级提出“30m采高预控顶回采方案”。
    • 曹淑云; 周丁奎
    • 摘要: 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元素,其以单矿物(如石墨、金刚石)、化合物形式(如碳酸盐、二氧化碳)及生物体中的有机碳等多种形式存在。随着越来越多的深入研究,碳质物或石墨化的作用和地位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石墨碳质物出现在不同地壳深度的断裂带或俯冲带岩石中,特别是在一些大地震断裂带中富集。在地质变质作用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增加,非晶形碳质物转变为晶形有序化的石墨,且其石墨化过程不可逆,因此其拉曼光谱峰可定量记录峰期变质作用温度;同时,在变形过程中,石墨的特殊结构性能和力学属性能有效降低岩石强度,促进塑性变形,在快速滑动面或地震滑动面中,起到固体润滑剂作用,因此,地壳中的石墨物质对于岩石强度弱化和地震断裂滑动及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石墨碳质物具有低溶解性和低移动性,常作为碳汇稳定存在于深部地壳中,在地质时间尺度上,一旦碳及石墨化共同参与到岩石中,一些主要的地质过程(如俯冲作用、断裂作用、风化侵蚀、生物作用)致使石墨碳质物通过形成和破坏过程富集或释放碳到地球表面(大气圈),将显著地影响碳循环。
    • 刘正奎; 刘洪涛; 闫阳; 蒋尔梁; 李梦楠; 司玉梅
    • 摘要: 针对挤压充填施工压力超过隔层破裂压力时,隔层会被破坏并与水层沟通,造成油层水淹,引起含水上升、泥质细粉砂运移等问题,通过开展岩石破裂压力与岩石抗张强度、抗压强度、地应力等的关系研究,提出了挤压充填防砂施工压力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劈裂法、三围压缩实验方法、声发射Kaiser效应法等方法,在春光油田多个井区进行岩石力学等参数测试,得到春光油田破裂压力梯度与深度的关系图版和储层破裂压力梯度值,并根据拉梅公式及平面应变条件下的厚壁圆筒理论计算隔层固井二界面的剪切强度,优化施工压力,确保施工安全.该施工压力预测模型在排2-400井区排2-4井应用,预测最优施工压力为20.740MPa,与实际施工压力21.000 MPa接近,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具有推广价值.
    • 王文军; 李润然; 纪旭波; 徐帅
    • 摘要: 针对镜铁山矿业有限公司黑沟矿区现行爆破参数设计方法缺乏理论依据导致爆破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矿岩可爆性分级方法,优选爆破作用指数法对黑沟矿区典型矿岩开展可爆性分级.在黑沟矿区典型矿岩赋存区域,基于室内岩石力学实验、现场波速实验和单孔爆破漏斗现场实验,获得岩石强度、室内及现场波速和矿岩的波阻抗数据;利用多旋翼摄影测量分析,获得爆破后矿岩的大块率、小块率、平均合格率等分级指标,提出一种基于现有爆破作用指数法评价可爆性的修正方法,完成了黑沟矿区典型矿岩可爆性分级.分级结果表明灰绿色千枚岩、镜铁矿、白云岩和铁质千枚岩的可爆性由易到难.爆破作用指数法及分级结果的修正方法能够准确描述岩体可爆性,对规范爆破设计,改善爆破效果,优化爆破经济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 陈永光; 汪占领; 于水; 郭罡业; 张红卫; 周晓辉
    • 摘要: 目前,岩石取芯和钻孔成像仍是煤矿岩层探测的主要方法,但岩石取芯费时、费力,且难以得到软弱夹层的岩样,钻孔成像法存在成像不清晰,受主观因素影响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钻进声压响应特征岩层界面快速识别的新方法.以水泥、沙子、黄土、水按不同比例配比成3种强度的混凝土试件,采用声压记录仪采集了各试件钻进过程中的声压;在某矿504回风平巷进行现场试验.通过试验得出如下结论:①随着钻进试件强度增高声压也随之增大;②不同强度试件钻进过程中声压变化较小,而同种试件中钻进时声压也存在一定波动;③以钻进声压为单一指标煤岩界面识别误差达15 cm,但提供了一种岩层识别的新方法,是岩层智能探测的主要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 吴榕真; 舒应秋; 李志强; 关云泽
    • 摘要: 为研究边坡内水体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将孔隙水压力作用和软岩遇水后强度弱化效果进行耦合分析,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展开了综合研究;以FLAC3D作为分析软件,提出了一种新的水体单元耦合方法,将水体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机理进行比较全面的模拟分析;同时以伊敏露天煤矿东帮的最终采掘状态为例,使用FLAC3D对水体耦合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x方向位移云图展现出了强降雨对东帮边坡位移特征的影响情况,边坡安全系数在降雨的影响下也出现了明显的降低.
    • 刘正奎; 刘洪涛; 王利敏; 涂爱勇; 李梦楠; 胡学彬
    • 摘要: 对春50、排2-400及春110E三个区块目的层岩样测试表明,春光油田不同区块地应力差别较大,同一区块隔层地应力大于油层地应力;确定挤压充填防砂安全施工压力,以不高于地层的破裂压力为限,也以不高于固井界面的剪切强度为限,应选择这两个限制的最小值作为挤压充填施工压力的上限;利用排2-400井区的岩芯测试数据和排2-4井的井筒数据等,进行了排2-4井挤压充填防砂施工压力预测,该井最优施工压力20.68 MPa,与实际施工压力21 MPa接近。
    • 丁乾申
    • 摘要: 在石油开发工程中,由于在渗透率低且岩性较为坚硬的储层采用水力压裂效果不佳,重复强冲击技术应运而生.利用岩石冲击损伤模拟实验装置和单轴刚性液压机,对不同加载速率和不同冲击次数条件下饱和、干燥和不同渗透率的岩石进行重复冲击实验,测量不同重复加压阶段岩石渗透率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岩石强度随加载速率的提高不断变大,随重复加载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裂缝条数随冲击速率的增加而增多;单次加载岩石渗透率有先减小后稳定再增大的变化;在不同阶段重复加载渗透率有不同的变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