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岩溶探测

岩溶探测

岩溶探测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78489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中国岩溶、资源环境与工程、地质学刊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201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第二届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交流大会等;岩溶探测的相关文献由426位作者贡献,包括杨磊、刘铁、刘铁华等。

岩溶探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8489 占比:99.82%

总计:78631篇

岩溶探测—发文趋势图

岩溶探测

-研究学者

  • 杨磊
  • 刘铁
  • 刘铁华
  • 化希瑞
  • 张邦
  • 陈支兴
  • 何世聪
  • 刘湛
  • 夏志强
  • 孟庆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惠军; 谭维佳
    • 摘要: 南京地铁4号线桦墅站—仙林东站区间现场钻探时在部分钻孔中发现规模较大的溶洞,为探明区内溶洞的大小和分布情况,结合区域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岩土介质的地球物理特征,采用超高密度电法对研究区进行地电测量,经反演分析获取地电阻率图像,结合岩溶的电阻率异常响应特征,在隧道纵横方向上分别采用地面方式和井井方式相互验证,判别岩溶的分布范围、走向、大小及埋藏深度。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密度电法在上覆型岩溶勘察中具高精度、高效率、直观性等特点,解释成果与钻探揭示验证一致,为土-岩-空洞三元结构的探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贾龙; 雷明堂; 程小杰
    • 摘要: 复杂的岩溶作用经常制约着人类工程建设。为了避让岩溶不良地质体,如何对岩溶发育特征更准确地探测和评价,是岩溶工程地质勘察面临的难题之一。通过利用钻孔超声波成像技术,高精度刻画钻孔揭露的岩溶现象,并在钻孔线岩溶率的基础上提出“孔壁岩溶率”的概念,将岩溶率的一维空间表达扩展到二维空间,为岩溶区工程建设提供更精细化的基础数据。实例显示,钻孔超声波成像技术可弥补岩溶发育区钻探取心低的不足,能够全断面高分辨展示钻孔孔壁的表面特征,高精度探测岩溶现象。利用钻孔超声波成像技术统计的孔壁岩溶率,不但可以精细化定量分析岩溶发育随深度的变化规律,而且可以统计分析岩层不同方位的岩溶发育特征。
    • 施羽; 廖军桥; 陈洋; 肖让; 张发秋
    • 摘要: 以筲箕塘岩溶泉为试点,分三个阶段开展岩溶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首先,厘清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形成工作区岩溶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基础;其次,采用专项水文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质监测等综合手段查明工作区岩溶管道连通情况,形成工作区岩溶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核心;最后,从防范与治理两个方面对地下水污染进行综合防治。筲箕塘岩溶泉经治理后,岩溶泉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治理效果明显。总结本次筲箕塘岩溶泉防治工作经验,探索建立了一套兼具适用性与可推广性的岩溶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模式,为地质条件相似的川南岩溶区地下水污染防治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
    • 钟安然; 王应伟; 陈海涛
    • 摘要: 探地雷达法在隧道岩溶病害探测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方法具有探测效率高、对施工干扰小的优点,但在数据解译方面易出现分歧。对时域有限差分法正演模拟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并讨论该方法正演模拟基本参数的选取原则。采用GprMax软件对隧道底板不良岩溶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不同类型岩溶病害反射图像特征。结合某在建高速公路隧道岩溶探测实例,说明正演模拟指导探地雷达解译工作的有效性。
    • 彭程
    • 摘要: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西部地区成为国家建设的重点,西南岩溶地区的铁路工程、高速公路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复杂多变的岩溶地形及赋存丰富的岩溶地下水,给隧道工程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本次研究以宜城至保康段高速公路中的高家坪隧道Zk45+705~Zk45+845隧道段为研究对象,前期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结果显示,该隧道段存在岩溶突水突泥的风险。首先通过地质雷达法探明Zk45+725~Zk45+735隧道段岩体节理裂隙及溶洞发育;然后通过TGP(Tunnel Geology Prediction)地震波法进一步探测隧道底板岩溶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本次研究通过地质雷达、TGP相结合的物探方法成功地探测了研究工区高风险岩溶发育情况,并据此提出了隧道溶洞处置以及防排水工程设计方案,可为今后的实际施工提供指导。
    • 代方园; 高扬; 宿庆伟; 胡韬; 耿付强; 董亚楠
    • 摘要: 文章以山东省济南西南裸露—覆盖型岩溶山区为研究对象,根据钻探资料,将区内岩溶发育形态分为小型溶洞与溶孔,并利用瞬变电磁法、电磁波CT成像两种物探方法,探讨岩溶分布、形态特征与地球物理场的关系。对比瞬变电磁剖面与钻探揭露的岩溶发育段,确定出120Ω·m作为解译岩溶发育区的分界值,以此圈定岩溶分布区域,之后实施钻孔进行验证,符合性较好;在验证孔及附近钻孔进行电磁波CT成像探测,进一步验证并刻画两孔间的岩溶发育特征。两种物探方法中,电磁波CT的探测数据离散程度较高;两种岩溶发育形态中,小型溶洞的地球物理参数离散程度较大,同时小型溶洞发育区视电阻率平均值较小,视吸收系数平均值较大。
    • 杨洲; 潘剑伟; 王中美; 周江; 骆海心; 刘家旭
    • 摘要: 在广大山区的岩溶通道探测工作中,单一的物探方法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选用高密度电阻率法(ERT)、小线圈瞬变电磁法(TEM)和充电法来对山区岩溶通道进行探测。ERT和小线圈TEM的组合能相互弥补ERT测线布设受限和TEM的体积勘探效应问题,使所得剖面信息更加准确。而出露地表的岩溶落水洞为充电法提供了良好的充电点,利用电位梯度法的零值位置能较好的定位地下岩溶通道。最后,综合三种方法结果对岩溶通道范围和发育方向进行推测,并经钻孔验证了三种方法综合探测结果的可靠性。
    • 王霁霞; 彭曙光; 张苑辉
    • 摘要: 在国家基础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地下的空洞或溶洞阻碍工期推进,甚至造成地表沉降或者塌陷等重大事故,因此对施工区域的地下空间特征以及岩层发育状态进行勘察成为了工程建设的预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对瞬变电磁法与高密度电法的研究,分析了两者结合对某岩溶塌陷区进行综合探测的可能性,以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 郭铁柱
    • 摘要: 检测桥台基底岩溶发育情况对保证桥梁结构安全和基础稳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三维成像技术处理桥台基底地质雷达检测数据,能有效地消除测线未覆盖区域异常体位置和深度偏差,提高桥台基底下方岩溶等异常体定位和范围圈定的准确性,为后续岩溶处理提供指导.通过对贵州省某在建特大桥桥台基底检测的三维成像结果与钻孔验证资料的对比分析,得出地质雷达数据的三维成像结果能更准确、直观的定位岩溶发育区.在建筑工程复杂岩溶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杨嘉明; 杨雪; 朱冠宇
    • 摘要: 传统的钻探方法受控于工期及投资成本,很难全面掌握工区内岩溶发育状况.因此许多地球物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试验与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探测效果及经济效益.其中高密度电阻率法得益于多年理论研究及大量工程的实测检验,从仪器设备到处理软件,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中通过理论研究与分析工程实例,探讨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水电工程岩溶探测中的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