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孤岛时期

孤岛时期

孤岛时期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专利文献2418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上海党史与党建、甘肃社会科学、编辑学刊等; 孤岛时期的相关文献由97位作者贡献,包括史洋、刘继兴、周立华等。

孤岛时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 占比:4.12%

专利文献>

论文:2418 占比:95.88%

总计:2522篇

孤岛时期—发文趋势图

孤岛时期

-研究学者

  • 史洋
  • 刘继兴
  • 周立华
  • 徐璐
  • 池子华
  • 王岑
  • 王琪森
  • 艾燕萍
  • 邹素
  • 高娜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谷珵
    • 摘要: 包罗千般世态,摆渡童心纯粹。持久地为孩子们写作,殷健灵的一支笔建造出变幻的生活宇宙:情爱萌动的青春期少女,展露迈向成熟过程的幽微心灵;上海石库门的烟火气,流动在孤岛时期少年寻亲的坎坷命途中;以聋人舞蹈家邰丽华童年经历为蓝本,娓娓道来特殊儿童的孤独与抗争……丰富的题材,是殷健灵说自己"不太习惯走阳关大道,更喜欢曲折和四处张望"的心性使然,而青睐尝鲜的深层原因,是她愿意向孩子提供宏阔的阅读背景:儿童文学并非局限于校园与当下,而是和任何文学一样,是宏阔的、丰厚的。
    • 高娜
    • 摘要: 在"孤岛"时期特殊的文化语境之中,留守上海的部分影人借助电影副刊表达了"次殖民"遭遇中的民族话语.无论是报人借"洋旗报"对"孤岛"舆论阵地的守护、报纸副刊的专业性影评对电影创作的监督,还是报界与影界联合发起的对"《茶花女》东渡日本"事件的严厉讨伐,都与一般电影史学叙述中消极避世的"孤岛"电影创作界形成鲜明对比,报纸副刊的电影话语展现了一种清醒、有效且可贵的力量.
    • 高娜
    • 摘要: 在“孤岛”时期特殊的文化语境之中,留守上海的部分影人借助电影副刊表达了“次殖民”遭遇中的民族话语。无论是报人借“洋旗报”对“孤岛”舆论阵地的守护、报纸副刊的专业性影评对电影创作的监督,还是报界与影界联合发起的对“《茶花女》东渡日本”事件的严厉讨伐,都与一般电影史学叙述中消极避世的“孤岛”电影创作界形成鲜明对比,报纸副刊的电影话语展现了一种清醒、有效且可贵的力量。
    • 张燕; 冉与郭
    • 摘要: 2021年9月,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顺利举办,作为评委会主席的巩俐成为焦点人物,不仅有其主演的多部经典影片特别展映,更适时推出了由她主演、娄烨导演的新片《兰心大剧院》,在银幕上演绎了一段孤岛时期上海租界内错综复杂的谍战风云故事,颇具关注度与影响力。对于此前已拍摄《春风沉醉的夜晚》《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多部现代戏的娄烨导演来说.
    • 邢科
    • 摘要: 复社是“孤岛”时期党领导的社团和出版机构。关于复社创建的缘起,有“西行漫记说”和“鲁迅全集说”。考察两部著作出版的来龙去脉,“西行漫记说”较为可信。关于复社成员,综合档案材料和当事人回忆,共31人,另有5人与复社关系密切。关于复社成立时间,有1937年12月、1938年2月、1938年4月三个时间节点,这三个时间节点反映了复社的发展历程。复社除了出版《鲁迅全集》和正续《西行漫记》,再版4卷《列宁选集》,还积极推进《高尔基全集》和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孤岛”沦陷后,复社停止社团活动,但出版活动通过生活书店和鲁迅全集出版社延续着,并最终汇入新中国出版事业中。
    • 王保平
    • 摘要: 近年来,通敌研究成为史学界的热门话题.通过对“孤岛”时期报人通敌问题的研究,既有助于揭开“孤岛”新闻史的另一番图景,也具备与史学界对话的可能性.作为“孤岛”时期报人通敌的典型个案,金雄白的通敌是在“孤岛”的特殊环境下,因由周佛海游说而纵身一跃的反应式结果.他的抉择反映了报人与“孤岛”环境之间的高度紧张关系,蕴含着藉新闻工作将人际关系“投资变现”的逻辑,投射出“孤岛”新闻史“另一面”的灰暗光影.他的背后关乎着报人群体在世俗欲求、职业操守与民族气节之间如何取舍的结构性命题.
    • 王岑
    • 摘要: 大学校园文化遗产保护,不仅需要了解物质空间的修复,还需了解不同时期校园空间的场所精神.文章聚焦燕园中临湖轩在抗日孤岛时期的“显白书写”和“隐微书写”;当临湖轩以不同的使用方式来传达集体立场和诉求,并被在场者所领会时,便具备清晰的表达能力.孤岛时期,基于这种表达,临湖轩以非武力手段摆脱日伪奴化教育的企图,学校课程得以正常开展,燕京大学“自由、真理、服务”精神得以保存.这一非常时期对大学本质的保存,是临湖轩此间最重要的意义.“孤岛”,在文中有双重含义,既指1937-1941年间的燕京大学这样一个时空范围,又指所有大学在历史上可能遭遇的能否自由办学的困境.学生书写中的临湖轩,不论在战时还是事后,都包含澄明和忧思两种基调.作为校园遗产保护对象,临湖轩的场所意义需要继续发掘,并通过新的活动来产生新的意义.
    • 李德元
    • 摘要: 上海"孤岛时期"指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孤岛"是处于日军包围之中的"法租界及公共租界"。当时,由于有"中立"旗帜的保护,日当局因不想过早挑衅英、美、法等国,没有对上海"租界"直接干预,所以"租界"在四年多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
    • 王岑
    • 摘要: 大学校园文化遗产保护,不仅需要了解物质空间的修复,还需了解不同时期校园空间的场所精神。文章聚焦燕园中临湖轩在抗日孤岛时期的"显白书写"和"隐微书写";当临湖轩以不同的使用方式来传达集体立场和诉求,并被在场者所领会时,便具备清晰的表达能力。孤岛时期,基于这种表达,临湖轩以非武力手段摆脱日伪奴化教育的企图,学校课程得以正常开展,燕京大学"自由、真理、服务"精神得以保存。这一非常时期对大学本质的保存,是临湖轩此间最重要的意义。"孤岛",在文中有双重含义,既指1937—1941年间的燕京大学这样一个时空范围,又指所有大学在历史上可能遭遇的能否自由办学的困境。学生书写中的临湖轩,不论在战时还是事后,都包含澄明和忧思两种基调。作为校园遗产保护对象,临湖轩的场所意义需要继续发掘,并通过新的活动来产生新的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