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920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1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41450篇;相关期刊712种,包括中国经济信息、房地产导刊、企业决策参考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29届中国控制会议、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第十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2008年度江苏省土地学会学术年会等;存款准备金率的相关文献由1774位作者贡献,包括易宪容、本刊编辑部、宇靖等。

存款准备金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17 占比:2.0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1450 占比:97.98%

总计:144370篇

存款准备金率—发文趋势图

存款准备金率

-研究学者

  • 易宪容
  • 本刊编辑部
  • 宇靖
  • 刘勘
  • 阮华
  • 马光远
  • 叶檀
  • 巴曙松
  • 江晓阳
  • 刘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摘要: 关键词:降准中国央行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同时,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
    • 胡冰; 严虎; 张璐静
    • 摘要: 经济新常态和新冠肺炎疫情时代的经济大环境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效果和小微企业融资产生了重要影响,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为便利。”在简要梳理部分学者研究成果、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近年来货币政策工具应用及小微企业融资情况的基础上,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存款准备金率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效果最为直接和最为有效,公开市场业务的效果不显著;货币供应量、再贷款和再贴现在政策初期效果较为显著,但是随着实施时间的推移,其效果减弱甚至出现不利影响;单靠货币政策无法保证小微企业有效融资的大幅增加,应从加强信贷投向监管、提升小微企业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应变能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来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 钟正生; 张璐; 常艺馨; 李枭剑
    • 摘要: 2021年12月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稳中趋松越发明朗。本文主要分四个层次对2022年我国货币政策的空间进行展望:一是货币政策宽松的必要性之来源;二是货币政策宽松的工具如何使用,并对降准、降息的空间进行定量评估;三是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如何打开;四是货币政策宽松基调之下,人民币汇率将如何助力调节货币政策的内外平衡。结论是:2022年我国货币政策兼具宽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存款准备金率仍有1~1.5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降准,即可带动实体经济付息压力下降;而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需以类似2016年的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则还需降息10~15个基点。因此,货币政策需要“多措并举”支持实体经济,并避免我国宏观杠杆率再度过快攀升。
    • 摘要: 65城据诸葛找房数据,截至4月5日,年内已有超65个城市出台楼市松绑政策。政策松绑内容主要涉及降首付比例、降房贷利率、公积金贷款优惠、购房补贴、房企资金支持、放松限购、取消/放松限售等。5300亿4月2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 摘要: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 方意; 欧阳辉; 张碧琼
    • 摘要: 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执行变得更加频繁。随着金融一体化的加深,一国的宏观审慎政策会影响其他国家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即产生了溢出效应。本文以紧缩性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和贷款价值比政策为研究对象,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溢出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构建溢出指数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讨论;最后,检验了中国的金融稳定对外部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部宏观审慎政策对中国的宏观审慎政策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其中,存款准备金率的溢出效应要大于贷款价值比。第二,中国的金融稳定会对外部宏观审慎政策的溢出效应产生影响。其中,信贷和房价的变化与存款准备金率的溢出效应成反向关系,与贷款价值比的溢出效应成正向关系。由此,本文认为中国应该重视外部宏观审慎政策的影响,并积极参与国际宏观审慎政策协调。
    • 刘丹冰
    • 摘要: 对金融市场流动性予以调控,是中央银行的法定职责。单一货币政策体系下,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公开市场业务是我国中央银行流动性工具箱的三大工具;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双支柱体系下,则需要在原有流动性工具箱改进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由此,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等登上历史舞台。梳理我国中央银行流动性工具箱的创新演进过程,发现流动性调控中存在中国人民银行法律地位不够明确、流动性工具取舍中的法律依据不足、中央银行流动性调控中自由裁量权的边界不清等法律问题,这些均是未来修订、制定法律应予以重视的。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国中央银行对流动性的调控才能在法律界限内进行,市场的透明度与公平才能强化。
    • 摘要: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 摘要: 市场主体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市场主体面临的压力增多。2022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着重强调要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纾困是场“及时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若干政策,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业等特殊困难行业给予重点倾斜帮扶;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 伍雯
    • 摘要: 我国央行较为频繁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控信贷及货币量,“泰勒法则”并不能较好刻画我国的利率法则。在利率并轨改革和利率市场化转型背景下,本文构建了一个修正的新凯恩斯模型,基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状况,该模型加入新变量货币乘数,该变量受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在中央银行采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假定下,本文通过最优化问题进一步求解理论最优的利率和理论最优的存款准备金率路径,假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可以在每一期自行调整的变量,通过求解含有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可得理论最优利率和理论最优存款准备金率。本文关注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三种前瞻性选择,即上调、下调及不调整,通过Probit模型构建最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央行现行准备金率间的合理差值区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