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市场
大宗商品市场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贸易经济、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专利文献19583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经济导刊、财经界、股市动态分析等;
大宗商品市场的相关文献由110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云富、刘开雄、张明等。
大宗商品市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583篇
占比:99.51%
总计:19679篇
大宗商品市场
-研究学者
- 陈云富
- 刘开雄
- 张明
- 曹雷
- DUAN Rong
- JIA Xianghua
- ZHU Huiming
- dashi331
- 丁小喻
-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课题组
- 丹尼尔·雅基
- 何世鼎
- 何伟文
- 何志成
- 傅云威
- 冯跃威
- 刘志超
- 刘芫信
- 匡海波
- 叶晓
- 向亮
- 吴剑
- 吴洋洋
- 吴洋洋1
- 周凯玲
- 周子勋
- 周昱彤
- 周永祥
- 周皓
- 唐明敏
- 唐靖
- 姜超
- 姜鹏1
- 孙露霞
- 孟斌
- 宋兹鹏
- 岑小瑜
- 川手伊织
- 康以同2
- 张云山
- 张少鹏
- 张延陶
- 张强
- 张捷
- 张斌1
- 张清朵
- 张际
- 斯坦利·费舍尔1
- 明金维
- 曹剑涛
-
-
唐明敏
-
-
摘要:
2月,受稳价政策与冬奥环保等多种因素影响,大宗商品市场供应偏紧,下游需求释放缓慢。不过,冬奥会结束后,随着企业复工复产,下游需求有所增加,市场行情小有起色,沿海散货运输市场运价跌幅收窄。2月2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于1031.71点,较上月同期下跌4.3%;月平均值为1047.41点,环比下跌5.7%。
-
-
汤毅
-
-
摘要:
2022年以来,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持续产生负面影响,为应对通胀,全球多个经济体实施加息,导致全球金融政策收紧。与此同时,俄乌冲突引发了人道主义危机和西方对俄制裁,通过大宗商品市场、贸易和金融渠道产生全球溢出效应,在削弱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通胀。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6%,较此前预测值下调0.8个百分点。
-
-
-
-
摘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特困行业实行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政策,加大失业保险支持稳岗和培训力度;部署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有的超出预期。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全球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国内疫情近期多发,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经济循环畅通遇到一些制约,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既要坚定信心,又要高度重视和警觉新问题新挑战。
-
-
-
-
摘要:
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市场必须由大而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统一市场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必须看到,我国市场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方面,我国市场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已进入全球市场大国行列。在消费品市场、大宗商品市场、证券市场、信贷市场、保险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市场规模均已位居全球市场前列。我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市场主体,已经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
-
-
李静宇
-
-
摘要:
数字化的价值传递成为共识近些年,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发展迅速。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1月,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达152.53点,创下近7年来新高,然而,高速发展的同时,粗放式发展所带来的弊端也进一步显现。一方面,大宗商品产业供应链长,环节多,项目管理成本高,难度大;另一方面,企业系统之间相互孤立,缺乏统一的信息调配机制,内部流程复杂,企业内部协同效率低。此外,存在于企业供应链链条中的仓储货运,支付结算,票据融资等多个环节的问题,也进一步侵蚀了企业的发展效益,大宗商品市场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
-
-
郭文伟;
唐靖;
朱洪进;
马晓文
-
-
摘要:
当前,全球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已经对多国造成明显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为揭示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机制,采用基于广义方差分解的动态溢出指数方法来测度不同时频下期现货市场对我国物价水平(CPI、PPI)的波动(收益)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商品期现货市场均存在时变波动(收益)溢出效应,其主要受到自身波动(收益)的影响;全球性重大危机加剧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总体波动(收益)溢出效应。国外商品期货市场对我国商品期现货市场存在明显的净溢出效应。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在基于波动的连通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会重点对PPI指数产生波动溢出影响。国外商品期货市场在基于收益的连通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会重点对CPI指数、PPI指数产生收益溢出影响。国内外商品期现货市场对物价的溢出效应存在非对称性。不同时频下国内外商品期现货市场对物价的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周期频率越长,各市场对物价的波动溢出效应越大,而收益溢出效应越小。在治理通货膨胀上,需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重点放在抑制PPI过快上涨并向CPI传导上。
-
-
何伟文
-
-
摘要:
美元走强、外部借贷成本高企、通胀居高不下、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加剧及发达经济体政策紧缩带来的压力,都给新兴市场经济发展带来风险。今年以来,俄乌冲突、世界能源、粮食价格高涨、若干关键大宗产品供应链打乱,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冲击。三季度以来,随着美联储及世界主要国家央行猛烈加息,美元暴涨,世界经济前景急剧恶化。
-
-
-
-
摘要:
3月23日7时40分,长400米宽59米的超大型货柜轮“长赐号”失去动力,搁浅“卡”在苏伊士运河里,造成河道严重堵塞。直至3月29日下午3时方才移出原先搁浅的河道,恢复正常通行。苏伊士运河是中东原油、液化天然气运往欧洲、美国的重要通道,持续一周的大堵塞,造成数百只油轮、货轮滞留,给原油等大宗商品市场造成了很大影响。有机构估计,苏伊士运河堵塞造成的经济损失近600亿美元。
-
-
-
-
摘要:
随着全球新冠疫苗注射取得明显进展,主要经济体过去一年积累的需求能量开始释放,带动全球制造业复苏。大宗商品市场由于比股市与经济的关联更密切,自然反应很快,能源、工#基础原材料、金属和化工产品等自去年11月起价格显著上涨。快速上升的材料成本在很大挤压了中游企业利润,引发了对通胀的担忧。
-
-
王健月;
郭衍哲
-
-
摘要:
一、价格回顾通胀预期持续,锌价价格重心上移4月,美国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美国总统拜登于月初提出一项逾2万亿美元基础设施计划,月内公布的就业数据等经济指标均出现较大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次上调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6%,为近40年来最大增幅。随着全球逐步走出疫情,大宗商品市场大幅上涨,提振了新兴市场的货币前景,同时也引发了对更高通胀的担忧,这将进一步波及股市和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