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方法
外治方法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327102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文史知识、中国民间疗法、中医外治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2010学术大会等;外治方法的相关文献由113位作者贡献,包括吴震西、何国兴、于伯海等。
外治方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327102篇
占比:100.00%
总计:10327193篇
外治方法
-研究学者
- 吴震西
- 何国兴
- 于伯海
- 倪青
- 全红伟
- 兰海梅
- 冯月
- 刘凤玲
- 刘小明
- 刘庆华
- 刘育贤
- 卢晓梅
- 叶敦敏
- 吴忠早
- 吴林
- 唐东昕
- 唐汉钧
- 姜开福
- 孙浩
- 孙爱萍
- 孙祥银
- 孙迪
- 安立
- 崔瑾
- 庞巧玲
- 廖岩
- 廖茂生
- 张宇
- 张晓明
- 张晶源
- 张楠
- 张淼
- 张炯光
- 张登本
- 张研
- 张研1
- 张翠兰
- 張新征
- 徐英
- 昝芳芳
- 曹烨民
- 朱宝贵
- 朱星
- 朱邦贤
- 李亚成
- 李华丽
- 李响
- 李尚民
- 李应存
- 李硕
-
-
翟阳;
梅小平;
莫雪妮;
吴林
-
-
摘要: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壮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本文综述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和治疗机理,及运用壮医复方药内服及壮医特色外治方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进展,为壮医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思路。
-
-
张登本
-
-
摘要:
本文通过研读《素问·皮部论》经文意涵,探求中医外治法的作用机理。文中从皮部的概念、机能,皮部与经脉、脏腑、营卫之气的关系,充分展示皮部是人身体表与内脏双向勾连的通道,并体现于发病、病理传变、诊法、辨证、治疗方面。
-
-
冯月
-
-
摘要:
中医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中药外治法更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瀹骈文》一书中记载了多种外治方法,同时也对中医外治的理论依据做出明确的阐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药外治具有适应证广、作用直接、起效迅速、易于操作、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势。目前临床常用的口腔护理液为生理盐水、复方氯己定含漱液、0.02%呋喃西林溶液等西药制剂,虽可以达到抑菌、清洁口腔的功效,但存在药性不稳定、易产生耐药性、对真菌感染效果不显著等问题,而中药口腔护理液采用未经过提纯的原药材进行调配,药性相对温和,治疗效果显著。
-
-
蒲昭和
-
-
摘要:
当代人使用手机、电脑越来越多,导致用眼过度,很容易引发视疲劳,并出现眼干、眼涩、疼痛或畏光等现象。药物熏蒸是中医眼科常用外治方法,其机理是利用蒸汽的温热效应,起到药疗、物理热疗的双重作用。
-
-
-
-
-
摘要:
敷贴疗法是在患者体表穴位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对经络腧穴的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一)交芷膏夜交藤15克,白芷12克,败酱草10克。将上药粉碎,加入辅料,制成丸状。夜晚睡前,用医用胶布贴敷于太阳穴、神门穴、涌泉穴,次日清晨取下。
-
-
-
-
-
张研1
-
-
摘要:
这句顺口溜提到两种常见的中医外治方法:针刺和拔罐,其中针刺疗法对于用针者的要求较高,因此多为专业医生所用:而拔罐则相对易于操作,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这节我们主要对拔罐疗法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