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复合绝缘子

复合绝缘子

复合绝缘子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4031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化学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3篇、会议论文222篇、专利文献741740篇;相关期刊263种,包括电瓷避雷器、电工技术、电工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111种,包括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2015输变电年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复合绝缘子的相关文献由678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铁桥、张斌、张德进等。

复合绝缘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3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22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741740 占比:99.82%

总计:743075篇

复合绝缘子—发文趋势图

复合绝缘子

-研究学者

  • 刘铁桥
  • 张斌
  • 张德进
  • 张达武
  • 纪福俊
  • 章玉秀
  • 王黎明
  • 马斌
  • 邓再红
  • 张福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成; 袁之康; 丁立健; 屠幼萍; 姜涵; 赵永飞
    • 摘要: 近年来,复合绝缘子酥朽断裂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及工业界的高度重视,但断裂原因一直莫衷一是。研究表明了复合绝缘子酥朽断裂的原因可能包括湿气侵蚀、电蚀、酸性介质腐蚀等因素。针对湿气侵蚀因素,文中研究了复合绝缘子芯棒在湿热条件下的劣化过程。首先观察了芯棒湿热作用后芯棒的宏观形貌,发现芯棒呈现发黄发白的颜色,质地变得疏松,形如腐朽的木头。随后对芯棒在高湿环境下的发热情况进行了观测,发现劣化后芯棒的温升明显高于未劣化芯棒的温升。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TGA)等实验分析了芯棒在湿热作用后的理化特性,发现芯棒的环氧树脂基体发生了酯基的水解反应和环氧大分子的分解反应,而玻璃纤维没有明显劣化现象但有排列错乱的情况。湿热作用后芯棒的理化特性和温升情况表明芯棒在运行条件下可能形成发热和劣化的正反馈循环。最后,将湿热劣化后的芯棒与现场酥朽断裂芯棒的宏观形貌和理化特性进行对比,揭示了湿热作用是导致复合绝缘子酥朽断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 耿江海; 孔迤萱; 刘云鹏; 梁海峰; 黄志成; 王亮
    • 摘要: 该文建立了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复合绝缘子表面污秽状态检测实验平台。基于实验平台的实验内容包括污秽绝缘子制备、高光谱数据采集与处理、建立分类模型等,并通过分析不同污秽状态绝缘子光谱曲线的差异,对绝缘子污秽状态进行了准确分类。该实验平台涉及光学、高压、计算机等多个学科,是学生综合利用多学科专业知识处理绝缘子污秽状态分类问题的专业实验平台,既可培养学生知识拓展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也能帮助他们很好地理解绝缘子特性和污闪现象。
    • 梁捷生
    • 摘要: 为了研究复合绝缘子盐污和受潮对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的影响,分析了绝缘子污秽发生闪络放电的原理。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复合绝缘子模型,分析绝缘子在敷盐和受潮时导致电场分布畸变以及表面电场分布不均匀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研究绝缘子闪络电压和泄露电流值及其波形,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水滴和盐污影响表面电场分布,盐密度和湿度的增加会加大泄露电流值增大。
    • 汪政; 黄振; 彭向阳; 卢煜; 杨粤; 何春清; 方鹏飞
    • 摘要: 护套-芯棒界面是复合绝缘子内绝缘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复合绝缘子的异常运行缺陷、故障密切相关。本文针对一起发热的500 kV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多种表征技术对护套-芯棒界面老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界面处护套的老化受其所在位置电场强度的影响显著。有异常温升或放电处的硅橡胶护套和环氧玻纤芯棒粘接良好,但界面处都有颗粒物缺陷存在。硅橡胶护套的Si-O键峰强由里向外逐渐增强,在1650 cm;处的-NO;键峰强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表明硅橡胶护套的老化是由里向外逐渐发展的,与正常老化顺序相反。界面处芯棒表面老化发白,其环氧树脂的相对含量由17.7%降低至11.4%。对界面颗粒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推断是由小颗粒的氢氧化铝填料团聚形成的。这类界面颗粒物缺陷是在复合绝缘子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具有隐蔽性。
    • 朱香将; 杜亚江; 李宗刚; 柯良斌; 魏永东
    • 摘要: 针对复合绝缘子离线检测多采用高压打压实验,很少考虑绝缘子憎水性等级,清洗工作多由人工完成等问题,所以设计了一种复合绝缘子自动清洗及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清洗模块、检测模块组成,以西门子S7-200PLC为控制器,利用LabVIEW平台编写上位机操作界面,结合工业机器人实现对复合绝缘子的全自动清洗及检测任务。根据谱聚类算法对预处理图像进行分割,以改进的形状因子为基础进行憎水性判定。所设计系统实现了全自动化、标准化作业,代替了高压环境下的人工作业,提高了检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升了检测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刘嵘; 贾然; 沈浩; 刘传彬; 张洋
    • 摘要: 对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红外测温时,很容易出现伞裙遮挡芯棒外护套的情况,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在分析红外热像仪镜头参数与检测距离关系的基础上,说明了通过镜头参数计算检测距离的方法,提出在现场检测选择红外热像仪时,应重点考虑视场角和探测器红外分辨率两个红外镜头参数能否满足检测设备和现场环境的要求。分析复合绝缘子结构形状(伞裙的伞伸出长度、伞间距),提出了避免伞裙遮挡的现场检测距离或角度范围的计算方法,用于人工地面检测和直升机、无人机航巡,提高绝缘子红外检测的准确性。
    • 王仁书; 吴文斌; 董懿飞; 梁曼舒; 刘志鹏
    • 摘要: 针对目前复合绝缘子夜间巡视存在的困难,研究可见光和红外图像智能处理技术。其中,针对夜巡可见光图像照度不足问题,基于Retinex原理对可见光图像进行照度增强,并在增强后的图像上自动标识放电点;针对复合绝缘子红外图像温度分析困难问题,在红外图像温度数据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复合绝缘子红外图像分割方法,将复合绝缘子红外图片和温度数据进行特征挖掘和特征融合,实现了复合绝缘子的准确分割,并且根据分割结果进一步提取绝缘子的温度值,实现绝缘子的状态诊断。此外,还开展了历史图像测试并应用在220kV输电线路夜巡中,通过开发应用软件将可见光和红外图像智能处理模型进行集成,并在输电线路夜间巡视现场进行了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图像智能处理技术能够满足夜巡作业需求。
    • 张东东; 万武艺; 黄宵宁; 刘欣; 常泽中; 杨成顺
    • 摘要: 绝缘子劣化前后,其周围轴向电场分布的变化比其合成电场更明显,通过检测电场分布可以实现绝缘子劣化识别。针对该特点,提出利用电磁屏蔽的方法来检测复合绝缘子的电场垂直分量,从而提高其劣化检测效果。首先仿真研究劣化复合绝缘子周围的电场分布特征,继而通过COMSOL与MATLAB联合动态仿真,提出最优电场屏蔽极板型式结构,并对比屏蔽板对劣化检测距离和劣化特征参量即电场变化率的改进效果。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电场屏蔽极板后,板间沿串电场分布与绝缘子轴向电场分布趋势基本相同;相较于屏蔽极板的尺寸,屏蔽极板厚度和板间间距对劣化绝缘子电场检测效果影响更明显;相比无屏蔽板时劣化部位10%左右的电场变化率,采用电场屏蔽极板时该处的电场变化率下降至5%左右,电场变化明显变缓,且劣化部位的有效检测距离可以从70 mm提高到140 mm。
    • 李晓; 李光茂; 杨杰; 杨森; 杜钢
    • 摘要: 复合绝缘子是电网中的关键设备,在高湿高热的南方环境中,水分容易侵入复合绝缘子,有可能导致温升、机械破坏的事故发生。为研究湿热环境下水分侵入绝缘子压接界面的侵入路径,文中选取退役的复合绝缘子进行水煮试验和浸泡试验,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和EDS元素分析等工具分析了未经处理的绝缘子高压端密封胶试样和经过处理的绝缘子低压端密封胶试样在空气界面、护套界面、金具界面上的老化程度。通过试验得出结论:密封胶护套试样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会和护套发生交联反应;高压端密封胶试样老化情况比低压端密封胶试样更为严重;金具界面试样老化比空气界面试样更为严重;水分侵入复合绝缘子压接界面的路径主要是通过密封胶的金具界面进入。
    • 卢明; 高超; 吴焱松; 李子岳; 梅红伟; 王黎明
    • 摘要: 为了深入地研究复合绝缘子的酥朽断裂,获得其与脆断的异同,文中对现场酥断故障复合绝缘子进行了外观形貌检查、扫描电镜分析、傅里叶光谱分析以及X射线扫描分析,并且将结果与脆断绝缘子进行了相应地对比分析。分析表明:酥朽绝缘子断口颜色不再正常,芯棒变软劣化,脆断端口颜色正常;与脆断相比,酥朽样品的电镜结果出现了树脂的气泡现象,纤维丝裸露更严重;元素分析表明,两者都受到了硝酸入侵,都出现了芯棒的水解,但酥朽时更严重。基于实验结果,对两者的断裂机理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放电与酸是造成这类故障的共同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