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系统
声学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717461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演艺科技、焊接学报、管道技术与设备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届中国声学学会青年学术会议、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首届海洋资源开发高技术青年论坛等;声学系统的相关文献由29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云电、胡小平、赵波等。
声学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17461篇
占比:100.00%
总计:3717532篇
声学系统
-研究学者
- 张云电
- 胡小平
- 赵波
- 于保华
- 张纯
- 松泽欣也
- 刘东海
- 孙长柏
- 王家鹏
- 胡扩
- 邢文慧
- A·A·温德尔
- A·法米利
- A·肯格纳
- A·黑斯廷斯-布莱克
- B·利普肯斯
- D·A·萨脱迦
- H·H·克里斯腾森
- J·D·谢弗
- J·P·里亚比
- J·阿蒂斯
- K·贝
- L·F·莱克特
- L·曼弗雷迪
- M·E·约翰逊
- M·乔宾
- M·莱斯特纳
- N·伊沙查
- N·拉怀特
- P·V·朱品
- P·莱斯特纳
- R·J·塔利什
- R·穆夏克
- S·E·韦斯特曼
- T·林达迈耶
- V·布鲁埃尔
- W·L·萨斯
- W·梅森薛德
- 不公告发明人
- 乌尔里克·科纳格尔
- 付进
- 任天令
- 关野博一
- 冈田广毅
- 冯声振
- 刘传绍
- 刘晓宙
- 刘理天
- 周明
- 唐琪
-
-
王树贤;
叶显亚;
范伟宏;
陈梦涛;
岳彩秀
-
-
摘要:
为保证场馆音质效果,要秉持声学设计原则,有效解决混响时间过长造成的影响,打造电声系统更加和谐的设计模式,为室内综合应用效果的优化予以支持,并依据场馆声学设计和测量规程等相关要求开展具体工作.本文分析了场馆声学系统设计和施工要点,并结合案例对具体工艺展开讨论.
-
-
-
纪华伟;
邢文慧;
胡小平
-
-
摘要:
为探讨超声切割圆盘刀几何参数变化对声学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圆盘刀几何参数对声学系统谐振频率和振幅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通过石墨粉振动试验确定圆盘刀超声切割声学系统振型;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圆盘刀厚度、楔角以及直径对声学系统谐振频率和振幅的影响,并结合田口方法分析圆盘刀几何参数对谐振频率和振幅影响的主次要关系;通过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圆盘刀几何参数与谐振频率的线性关系,为圆盘刀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随着圆盘刀厚度的增加,超声切割声学系统的谐振频率和振幅增大;圆盘刀楔角增大,谐振频率和振幅呈下降趋势;圆盘刀直径增大,谐振频率呈下降趋势,而振幅无确定变化规律;圆盘刀直径对谐振频率和振幅影响最为显著.
-
-
周莲1;
李华1
-
-
摘要:
为解决超声磨削系统中电信号传输问题,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计了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分析,研究了磁间间隙、径向偏移对传输效率、超声加工声学系统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磁间间隙对声学系统影响较大,当磁间间隙在0.4mm以内,径向偏移在0~6mm以内超声磨削系统的性能参数都比较稳定。
-
-
周莲;
李华
-
-
摘要:
为解决超声磨削系统中电信号传输问题,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计了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分析,研究了磁间间隙、径向偏移对传输效率、超声加工声学系统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磁间间隙对声学系统影响较大,当磁间间隙在0.4 mm以内,经向偏移在0~6 mm以内超声磨削系统的性能参数都比较稳定.
-
-
张同伟;
王向鑫;
唐嘉陵;
秦升杰
-
-
摘要:
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作为一类具备特殊功能的现代大洋综合科考船,不仅要为载人潜水器深潜作业提供支持,而且要能够执行大洋科学调查任务.它的声学系统主要包括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中浅水多波束测深系统、深水单波束测深系统、深水浅地层剖面探测系统、深海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深海长基线定位系统、分裂波束声学探测系统、船载走航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和水声通信系统等.首先从基本功能、系统组成和典型系统等方面对上述9类声学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介绍内嵌安装、导流罩安装、Gondola安装和升降鳍等几种安装方式的特点,并给出了相应的安装建议.
-
-
-
-
摘要:
在螺旋锥齿轮超声加工领域,为了提高齿轮研磨的均匀性和齿面上材料的去除效率,提出了由非谐振负载锥齿轮组成的超声研齿声学系统的设计方法.根据螺旋锥齿轮的结构特点,将齿轮简化成以节锥线为母线的圆锥台,并与换能器和变幅杆相结合构成声学系统模型.在超声波传播原理和质点机械振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振动耦合的速度和内力连续条件,以及边界条件建立声学系统的振动频率方程,进而确定满足谐振频率和振动模态的声学系统形状尺寸参数.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整体声学系统进行模态和谐响应分析,得到其在纵向谐振频率16.072kHz激励下输出振幅达到7.08 μm.最后进行了螺旋锥齿轮的超声研磨和传统研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超声研齿工艺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这为超声加工在螺旋锥齿轮精密制造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验基础.
-
-
赵波;
别文博;
王晓博;
陈凡;
赵重阳
-
-
摘要:
为促进局部共振理论在超声加工中的应用和实现主动可控的加工制造,从局部共振现象的提出入手,分析了局部共振产生的机理,并对基于局部共振现象的非谐振理论进行介绍.分别论述了局部共振在简单和复杂振动系统中的应用以及非谐振设计理论在超声齿轮加工和超声磨削中的应用,并对基于局部共振理论的超声振动稳定性研究进行综述.基于局部共振的优势,就其在超声加工中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展望,为局部共振理论的发展提供参考.
-
-
-
孔立阳;
胡小平;
于保华;
刘东海
-
-
摘要:
匹配电路作为超声发生器的电系统与声系统的传输纽带,其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整个超声加工系统的工作性能。基于实验,分析了匹配电路元件的不同连接方式对声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最小功率点与能量传输效率综合最优的匹配方式与原则,并验证了此种匹配方式能大幅提升切削加工的稳定性。为同类超声加工工艺的匹配电路参数的选取和声系统性能优化提供了依据。
-
-
-
ZHOU Hong-kun;
周宏坤;
GE Xi-yun;
葛锡云;
FENG Xue-lei;
冯雪磊;
CHEN Nan-ruo;
陈南若;
LI Jin;
李锦
- 《中国声学学会2017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
-
摘要:
目前,海洋资源开发,尤其是油气资源开发和深海科学考察都是通过水面船舶操纵缆控水下无人作业潜水器、抓斗或其他探测取样设备进行探测和作业.这种方式受海面风浪等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收放与操控这些装备的难度大,有效作业时间短,水下作业灵活度小,遇到问题判决效率不高.未来深海技术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有人驾驭深海作业平台直接进入深海,从多角度现场抵近观察作业对象,然后判断并实现高效作业.根据深海探测与作业任务需求,DLMOP需要搭载通信、定位、探测三类、二十台套水声设备。未来声学系统的设计工作主要分成两步,第一步开展设备级的研制、试验、验收;第二步系统级的总装联调、作业工况制定、海上试验。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深水换能器、水声兼容、高速水声通信、声呐图像处理等方面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突破。深海的巨大压力,数量众多的声学设备,以及探测作业的高精度要求等都给目前深海声学装备的设计和使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因此DLMOP 应的声学系统需要突破深水换能器技术,水声兼容技术,深海高速水声通信与组网技术,以及多传感器图像合成与处理技术。
-
-
张晓岚;
蒋国荣
- 《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耦合空间是指多个独立的声学系统由开口或者透声隔墙相联系而组成整体的空间形式.由于相联系的各个声学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耦合空间中每个独立的空间中相应的音质参量都与未发生耦合情况产生变化.1980s美国Artec公司建造McDermott交响音乐中心时将耦合空间应用到了实际的音乐厅堂中,旨在用其来控制主厅堂中的混响时间和调节其它音质参量的变化.这个设计在实践中获得成功,该厅的可调混响时间范围达到1.0s.由此可见,耦合空间对混响时间有明显影响.本文将通过L.Cremer耦合空间理论模型来研究耦合开口面积大小和次空间体积对声源空间(即主空间)混响时间的影响,并通过缩尺模型实验进行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