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bor
Shibor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314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4篇、相关期刊165种,包括商业研究、现代经济信息、商场现代化等;
Shibor的相关文献由411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明东、张莉、潘璐等。
Shibor
-研究学者
- 胡明东
- 张莉
- 潘璐
- 牛润盛
- 许艳霞
- 课题组
- 郭建伟
- 韩成栋
- 马俊海
- 严佳佳
- 冯宗宪
- 刘义圣
- 刘柳
- 史晓芳
- 吴玮
- 周陈曦
- 崔雨川
- 康鹏坤
- 李伟
- 李响
- 李芃
- 杨劬
- 杨宇
- 杨杰煜
- 杨毅
- 段春来
- 王奇杰
- 王庆石
- 王绍兴
- 秦福敏
- 胡小芳
- 胡海鸥
- 苏昌蕾
- 谢小璐
- 贺可
- 赵曼
- 路璐
- 邹政伟
- 郑玮斯
- 霍天翔
- 龙勇
- 丁俊峰
- 丁河廷
- 丁洁
- 万光彩
- 万建军
- 万晨曦
- 万红
- 万继军
- 严敏
-
-
周陈曦
-
-
摘要:
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包括优化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和畅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运用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SHIBOR对于货币供应量的综合影响效力,研究表明,SHIBOR对货币供应量影响效力总体比较微弱,SHIBOR与广义货币供应量指标之间存在负向关系,SHIBOR与狭义货币供应量指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SHIBOR对于外币市场及资本市场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
-
张笑妍
-
-
摘要:
近年来,我国利率走廊机制逐渐完善,不仅有利于央行稳定短期市场利率,还有利于实现由数量型货币政策转向价格型货币政策。本文通过2011~2021年短期利率波动幅度的变化,表明2014年利率走廊实施后短期市场利率稳定性得以增强,但仍存在利率走廊宽度较大、下限利率调控意义不强、利率传导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对此,提出优化利率走廊相关建议。
-
-
周陈曦
-
-
摘要:
Shibor作为一种包含多个期限的利率价格体系,其短期波动具有双重特征:从外部性而言,Shibor是市场上拆借资金供求状况的自然反映,其短期波动趋势会受到拆借资金供求状况的影响;从内部性而言,不同期限Shibor间的波动会彼此影响。研究表明,Shibor波动率外部特征具有很强的波动集聚性和持续性,不同期限Shibor的波动外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Shibor波动率内部特征表现出了时变联动性,期限较短Shibor的波动敏感性较强,期限较长Shibor的波动溢出效应显著。
-
-
张前程;
李云龙
-
-
摘要:
推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是我国"十三五"期间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保障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打通金融市场间利率传导效率是一个重要的任务.针对我国近年来实施的金融市场改革,使用上市银行面板数据,运用置换检验对我国政策利率向银行存贷款利率传导效率的改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显示,除7天期SHIBOR对存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明显提升外,货币市场利率对存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总体而言呈现下降趋势;但控制了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影响因素后,利率传导效率显著改善.为减轻抛弃存贷款基准利率所带来的短期负面影响,应当继续加强培育LPR等在金融产品定价中的作用;7天期SHIBOR更适合作为基准利率换挡期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
-
孙文艳
-
-
摘要:
利率走廊机制是我国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调整央行调控基准利率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还有利于我国货币政策由"数量型"转变成"价格型".本文主要分析了利率走廊的含义、模式,描述了国外利率走廊的经验以及我国利率走廊模式的发展现状,通过选取2010年-2021年我国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来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运用GARCH(1,1)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利率走廊可以有效控制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的结论,提出优化利率走廊的相关建议.
-
-
贺可
-
-
摘要:
由于近些年我国国际收支由"双顺差"变为"一顺一逆",外汇占款增速减低,尤其是2013年4月的"钱荒"事件,使得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迫在眉睫,我国陆续推出了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来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同时平稳市场利率的波动.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诞生不仅肩负着稳定市场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责任,而且还起到完善利率传导机制、健全货币政策工具箱的重大作用.本文通过统计指标的方法对我国的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实践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推出确实可以起到增加市场流动性、平稳市场利率的作用.
-
-
陈江雨菲
-
-
摘要:
本文从利率决定理论出发,通过对中国货币市场其他利率和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根据基准利率的一般基本属性运用EGARCH模型分析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有效性,并基于2009-2019年中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半年度面板数据,采用隔夜上海同业拆借利率衡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SHIBOR虽然基本具备了作为基准利率的要求,但是隔夜SHIBOR在定价上并没有足够充分的考虑国际市场的流动性,对此本文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
-
胡舒诚
-
-
摘要:
采用SVAR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央行2007年1月~2020年5月SHIBOR的月度收益率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出水平、斜率和曲度因子,并对影响其变化的宏观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SHIBOR 90%以上的变动可由水平因子来表示,经济基本面和具体市场的资金面均会对SHIBOR的变动产生影响.
-
-
贺可
-
-
摘要:
由于近些年我国国际收支由“双顺差”变为“一顺一逆”,外汇占款增速减低,尤其是2013年4月的“钱荒”事件,使得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迫在眉睫,我国陆续推出了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来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同时平稳市场利率的波动。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诞生不仅肩负着稳定市场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责任,而且还起到完善利率传导机制、健全货币政策工具箱的重大作用。本文通过统计指标的方法对我国的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实践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推出确实可以起到增加市场流动性、平稳市场利率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