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感屏
增感屏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特种医学、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10296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中国医疗设备、医疗卫生装备、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四届全国光学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等;增感屏的相关文献由232位作者贡献,包括曹厚德、张金昌、杜宏亮等。
增感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0296篇
占比:99.96%
总计:210386篇
增感屏
-研究学者
- 曹厚德
- 张金昌
- 杜宏亮
- 王义
- 王奎禄
- 王经瑾
- 刘国治
- 左志和
- 朱国富
- J·C·达尔夸斯特
- 何喜庆
- 刘书强
- 刘运涛
- 吴光恒
- 姚沛旭
- 孙文
- 孙聚堂
- 廉良玉
- 张丙清
- 张有龄
- 张洪伟
- 强天鹏
- 徐凯龄
- 徐静
- 曹荣庆
- 李威
- 杜秀珍
- 毕晓楠
- 王桂英
- 缪海澄
- 胡志刚
- 蒋昌武
- 薛杏娟
- 赵敏
- 逯贵令
- 郭建斌
- 陈京兰
- 陈卫鹏
- 陈曙
- 韩应奎
- 韩超
- Stade.J
- S·K·库卡尼
- 丁希斌
- 于风珍
- 任吉春
- 何光剑
- 何忠利
- 何超
- 冀晋川
-
-
陈甫旭
-
-
摘要:
对直线加速器射线检测用不锈钢增感屏与铅增感屏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分析研究试验结果数据得知:使用不锈钢增感屏与铅增感屏,均可满足NB/T 47013.2-2015标准中AB级检测技术等级要求。但是,使用不锈钢增感屏时,灵敏度、底片黑度、清晰度等底片影像质量更好。该对比试验研究成果为编制直线加速器超厚板对接焊缝射线检测工艺文件提供了技术支持。
-
-
-
-
-
-
杨明;
林德峰;
王冬;
薛冰
-
-
摘要:
介绍了计算机射线照相技术(CR)和增感屏技术的原理.采用9 MeV直线加速器X射线源、iCR3600+系统和CR UR-1型IP板等,试验了透照不同厚度钢板时,增感屏对IP板成像的增感效果.得到了透照不同厚度钢板时灵敏度最高的增感屏厚度,以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the computer radiography technology and intensifying screen. Using 9 MeV X-ray accelerator system, iCR3600+ and CR UR-1 IP board, etc., the transillumination of steel plate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shows the imaging sensitization effect of the intensifying screen to IP board. Corresponding thicknesses of intensifying screen resulting in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for steel plate of various thicknesses were obtained, which might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
-
林玉峰;
刘冰川
-
-
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获取无伪影全脊柱X线数字化图像的方案,以确保Cobb角的测量精度.方法:搭建一个以长60 cm的X线增感屏和单反数码相机为基础的新的数字成像装置,用该装置和直接数字化放射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DR)系统分别拍摄分辨率测试卡的X线图像并比较.结果:新装置的空间分辨率为1.6 LP/mm,接近DDR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但其对比度分辨率明显低于DDR系统.结论:该数字成像装置只需一次X线曝光、不用图像拼接就直接得到全脊柱数字化X线图像,避免了伪影的产生,可保证Cobb角的测量精度.
-
-
-
王军;
强天鹏;
郑凯
-
-
摘要:
计算机射线成像(CR)技术在成像机理、获得图像的途径上与胶片照相有着本质的区别.为了更好地应用CR技术,对比试验了其在Pb增感屏影响、空间分辨力和散射线影响方面与胶片照相技术的差异.试验得出,Pb增感屏在CR技术照相时起不到增感作用,其主要作用是过滤散射线,提高检测灵敏度.CR技术的分辨力可达50 μm甚至25 μm,已经达到了与胶片技术相同的实际效果,因此不必要求CR的成像板像素达到胶片颗粒度水平.同时,CR技术对散射线的敏感程度要超过胶片技术,因此要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在CR技术应用中必须注意防护散射线.试验结果使检测人员能更好地了解CR技术与胶片技术的差异,更有效地推广CR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
-
-
胡美娥;
吴建华;
刘瑞根;
肖智强;
刘大敏;
胡八一;
谷新蓉
- 《第四届全国光学学术会议》
| 2002年
-
摘要:
对金属增感屏底片图像接收系统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Co同位素γ光子源,研究了金属增感屏底片系统的X-D曲线和噪声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照射量X-黑密度D关系曲线基本呈线性,有效黑密度范围一般在0.5~3.0左右.底片噪声随黑密度的增大略有增大,一般噪声偏差为0.016(黑密度计扫描孔径为0.03mm×0.2mm).在12MeV LI直线感应加速器的轫致辐射X光源上,对底片系统的空间分辨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对钨台阶样品照相的实验表明,在X光源"零模糊"的条件下,台阶图像在边界处展宽仅为1mm,由此条件下,对边界的定位精度一般可达到0.1mm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