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系统转换
坐标系统转换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1年内共计66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矿业工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818712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科学与财富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4年GPS、大地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JSCORS技术交流大会、第十届东北三省测绘学术与信息交流会、第三届区域遥感应用国际论坛等;坐标系统转换的相关文献由126位作者贡献,包括吕伟才、陶叶青、万剑华等。
坐标系统转换—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818712篇
占比:100.00%
总计:3818777篇
坐标系统转换
-研究学者
- 吕伟才
- 陶叶青
- 万剑华
- 任广波
- 余学祥
- 刘善伟
- 孙兴平
- 张杰
- 戴佳琪
- 施建平
- 李浩
- 杨娟
- 杭玉付
- 潘申运
- 王琼燕
- 王磊
- 秦永洋
- 豆仁刚
- 郑秀安
- 郭红星
- 钱小龙
- 马毅
- 乔保军
- 于子洋
- 付征叶
- 任立生
- 伍道林1
- 佘俊潮
- 俞炳扬
- 刘光明
- 刘帅
- 刘明达
- 刘枭华
- 刘海鹏
- 刘涳
- 刘焕新
- 刘青
- 吕翠华
- 吴柏宣
- 周学年
- 周雪丽
- 唐颖哲
- 夏正清
- 夏飞
- 外力
- 姚清华
- 姜志贤
- 孔帅可
- 孙晓丹
- 宋起
-
-
周雪丽;
钱小龙;
王磊;
黄琰
-
-
摘要:
针对河南省已有坐标系统、基础控制点成果分析,在国家卫星导航连续运行参考站框架下通过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立、联测、数据转换实现全省坐标系统统一,并以国土资源空间数据为例,简要介绍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数据转换.
-
-
-
-
-
-
伍道林1
-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建设工程日渐增多。以传统测量方法建立城市首级测量控制网,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精度差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城市高速发展的要求。而GPS测量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并在城市建设工程中应用日趋广泛。本文阐述了GPS控制网坐标系统的转换方式,并对其精度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
-
程光辉
-
-
摘要:
论文基于坐标系转换提出一种新型的调装技术,对其工作原理、转换模型以及软件开发进行论述,并将其应用在飞机零件的调整中,最终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期望对相关技术人员有所借鉴作用.
-
-
龚甫浪;
李永生;
赖华荣;
佘俊潮;
徐尚昭
-
-
摘要:
韶关市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基础测绘数据所采用的坐标体系互不相同,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严重影响了韶关市国土资源的统一管理,制约了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也给社会各应用部门带来诸多不便.韶关市特开展现有数据成果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工作,为统筹全市地理信息资源,实现省、市、县、区节点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数据服务发布提供数据支持.
-
-
-
-
-
-
刘善伟;
任广波;
马毅;
万剑华;
张杰
- 《第三届区域遥感应用国际论坛》
| 2008年
-
摘要:
海岛海岸带卫星遥感调查项目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海岸带地区常有山地和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常规的几何校正难以消除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影像几何变形,因而必须进行正射校正。根据现有数据特点和908项目的技术要求,提出了可行的正射校正流程:应用西安1980和WGS84坐标系统的地理底图上的同名点解算七参数;使用ERDAS IMAGINE 9.1的扩展功能实现DEM从西安1980至WGS84的坐标系统转换;采用智能配准模块快速、高精度的完成影像配准,并基于SPOT5物理模型对融合影像进行正射校正。实验校正结果完全满足5m的水平定位精度要求。
-
-
-
程新中
- 《2007年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
| 2007年
-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GPS测量技术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种建设工程中,并逐渐发挥主导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利用GPS技术进行测量可以不受通视、气候、白昼等条件的限制,不仅大大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GPS技术虽然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但是其基本的理论仍然脱离不了传统测绘理论基础。对坐标系统转换进行了介绍,并重点针对高斯投影变形和高程面异常引起的控制网误差进行分析,并通过实例提出了工程测量中变形的简易解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