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分析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球物理学、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96079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地球学报、物探化探计算技术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中国石油学会2010年物探技术研讨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等;地震相分析的相关文献由28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百红、李琳、王英民等。

地震相分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96079 占比:99.96%

总计:196165篇

地震相分析—发文趋势图

地震相分析

-研究学者

  • 刘百红
  • 李琳
  • 王英民
  • 蔡涵鹏
  • 郑四连
  • 文晓涛
  • 胡光岷
  • 贺振华
  • 钱峰
  • 刘庆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祺鑫; 罗亚能; 马晓强; 陈诚; 祝彦贺
    • 摘要: 早期基于机器学习的地震相聚类分析依赖地震属性种类的选择与组合,结果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而数据驱动下的深度学习可以规避该缺陷。因此,利用深度学习技术,采用自编码网络架构,通过嵌入编码(Embedding Code)对地震数据进行抽象表示;引入聚类损失函数与重建损失函数,建立联合损失函数并优化,使学习到的地震特征既能重建地震数据,又具有较好的聚类能力。鄂尔多斯盆地A致密气探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经过500次迭代后,嵌入编码已具有明显的聚类特征,同时能很好地恢复原始地震信号,相对误差小于5%;与均方根振幅属性相比,基于深度嵌入网络的地震相聚类技术计算的地震相图刻画河道更准确、细节更丰富;比K-Means聚类算法预测结果的井震符合率更高,可达89.3%。
    • 叶青
    • 摘要: 辽河西部凹陷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扇体分布及其沉积相特征认识程度低。为了精细识别与刻画大洼地区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近岸水下扇,根据沉积物供给通道与地震属性研究,分析陡坡带近岸水下扇的沉积特征。结果表明:陡坡带具有构造变换控砂的特征,边界断层具有转换带特征,转换带地势平坦提供沉积物供给通道,物源沿通道入湖形成近岸水下扇沉积;陡坡带地震相特征指示近岸水下扇沉积,沿物源方向地震反射表现为斜交前积反射,垂直物源方向地震反射表现为杂乱丘型反射。陡坡带近岸水下扇具有区别于围岩的高波阻抗和强振幅属性特征,在低勘探程度区刻画两套扇体。该结果为研究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 卞保力; 江梦雅; 王学勇; 张生; 蒋中发; 刘海军; 齐松
    • 摘要: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勘探屡获突破,展现了火山岩储层良好的勘探前景。由于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存在埋藏深度大,受勘探手段和地球物理资料品质等因素的制约,深层火山岩的识别与解释目前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为油田地震勘探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如何通过现有物探方法和技术提高深部火山岩的分辨、识别能力,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由于特殊地质体在密度、磁化率或电阻率等物性组合方面存在特殊性,因此可通过多方法综合物探技术对其进行综合识别、限定。本文在深入分析达巴松凸起钻井、物性资料的基础上,利用重磁电异常信息模式判别技术,预测了石炭系火山岩的平面展布,缩小和锁定了深层火山岩地震勘探的有利靶区;再以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解释、构造制图及综合评价为主要技术手段,对深层火山岩进行定量识别和预测,落实和优选了深层火山岩有利勘探目标,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了深层特殊地质体勘探的高精度地震资料采集和重磁电震(井)综合应用、联合反演解释等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准噶尔盆地深层火成岩的勘探精度。
    • 陆红梅; 张仲培; 王琳霖; 卞昌蓉; 孙宜朴; 卢颖忠
    • 摘要: 岩石物理特征难以有效区分储层与非储层,黄土塬叠后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储层预测成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久攻不克的技术瓶颈,也成为制约该区勘探推进的原因之一.区带评价认为镇泾区块东北部是有利勘探区带,二叠系山西组二段、下石盒子组一段是主要勘探目的层.镇泾3D波形聚类地震相分析结果与镇泾地区物源、砂体展布特征一致,表明地震资料可以用来开展储层预测研究.结合沉积相展布特征的一系列地震正演模拟发现,山二段内与盒一段大套砂体有一定距离、具有一定厚度的砂体能够形成可识别的地震反射,这种地层岩性纵向上的空间组合与区域叠加型及厚层单一型砂体沉积模式吻合,正是周边已发现气藏的典型储盖组合类型.根据正演模拟结果优选的波峰数地震属性储层预测证实,山二段叠加型砂体及厚层单一型砂体呈SW-NE向宽幅条带状展布,进而开展的地震剖面特征同相轴的拾取解释与构造成图,直接圈定了山二段叠加型与厚层单一型砂体岩性圈闭的分布范围与埋深,为该区勘探部署提供了钻探目标.
    • 朱乾菲; 柴变芳; 韩红; 硕良勋
    • 摘要: 地震相分析就是在划分地震层序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参数特征上的差别,将地震层序划分为不同的地震相区,然后作出岩相和沉积环境的推断。沿解释层位提取的地震波形带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信息,波形分类技术已被证明是地震相分析的有效方法。现有波形分类方法是根据波形特征将其硬分为某一类,而有些波形是多种波形的混合,与多种波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可能说明了某些过渡带的复杂反射波形是多种物质共同的反射。现有方法通常将波形完全归为一类,不能准确将地震波形映射到地下物质。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是一种软隶属度聚类算法,可以将每个波形与多类物质建立映射。首先提取待测层位的地震波,利用FCM算法对地震波形进行划分,将每个地震波划分到最相似的几类,每类对应一种地下物质,进而根据划分类别生成待测层位的地震相。该地震相为地质解释工作人员识别地震相单元、分析和解释地质情况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 朱乾菲; 柴变芳; 韩红; 硕良勋
    • 摘要: 地震相分析就是在划分地震层序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参数特征上的差别,将地震层序划分为不同的地震相区,然后作出岩相和沉积环境的推断.沿解释层位提取的地震波形带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信息,波形分类技术已被证明是地震相分析的有效方法.现有波形分类方法是根据波形特征将其硬分为某一类,而有些波形是多种波形的混合,与多种波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可能说明了某些过渡带的复杂反射波形是多种物质共同的反射.现有方法通常将波形完全归为一类,不能准确将地震波形映射到地下物质.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是一种软隶属度聚类算法,可以将每个波形与多类物质建立映射.首先提取待测层位的地震波,利用FCM算法对地震波形进行划分,将每个地震波划分到最相似的几类,每类对应一种地下物质,进而根据划分类别生成待测层位的地震相.该地震相为地质解释工作人员识别地震相单元、分析和解释地质情况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 余为维; 冯磊; 杜艳艳
    • 摘要: 地震相分析是储层预测的一项关键内容,其精度与合理性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性、地震资料质量以及人为解释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导致常规地震相分析往往具有较强的多解性,不利于地震相的定量表征.提出一种地震相综合数字表征方法,其结合同相轴反射特征统计序列分析、灰度共生矩阵纹理属性、Hu不变矩参数方法,从内部结构与外部特征角度对地震相进行刻画,以期实现地震相的精确数字化表征,为地震相定量分析奠定良好基础.实际地震相资料的检验效果表明,该地震相综合表征方法可有效提供对地震相的定量表征,为今后地震相定量化精确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 蔡涵鹏; 胡浩炀; 吴庆平; 王军; 李志鹏
    • 摘要: 为了充分挖掘叠前地震数据中反映地震相类别的细微信息,充分利用钻井、地质等先验知识,提出基于叠前地震纹理属性的半监督地震相分析算法.该算法首先引入叠前地震纹理属性,以突出地震反射信息中的微小空间、振幅随方位角/炮检距等的变异性;然后采用自组织映射,对训练样本对进行训练;最后在钻井先验知识的约束下,对自组织映射输出层的神经元进行半监督聚类,得到神经元与地震相类别的映射关系.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证实该方法可提高地震相图的准确度及地震微相的识别能力,是一种性能优越的地震相分析工具.
    • 陈梅; 张莉; 施小斌; 骆帅兵; 于传海; 郭磊; 冯英辞
    • 摘要: 西沙海槽盆地处于南海北部陆坡洋陆壳过渡带,为一个分割南海北部陆架和西沙地块的新生代裂谷盆地,其沉积环境演化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南海形成演化过程。通过南海陆坡区域地震地层对比,将西沙海槽盆地新生代以来划分出9个地层单元,采用地震线描和地震相分析方法,恢复各地层单元沉积时期的地层结构及古地貌,探讨其沉积环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古新世—始新世西沙海槽盆地为河流和湖泊沉积环境;渐新世—早中新世初,演变为分割南海北部陆架和西沙地块古陆、贯通琼东南盆地和西北次盆的海峡,沉积环境由滨-浅海过渡到半深海环境;中中新世以来盆地进入陆坡海槽发育阶段,晚中新世以后中央水道形成,演变为一个陆坡内深水海槽,为海流和浊流通道,整体处于半深海-深海沉积环境。
    • 张建坤; 吴鑫; 方度; 王方鲁; 高文中; 陈小军
    • 摘要: 南堡凹陷马头营凸起馆陶组二段(Ng2)河道砂体单砂层厚度薄、宽度窄,河道砂体地震识别难度大.综合运用面元小网格化叠前偏移处理、古地貌恢复、高频等时地层划分与对比及岩心-测井相分析技术、"地震线描"河道砂体追踪、层控波阻抗反演和振幅地层切片等技术对马头营凸起Ng2Ⅴ砂层组窄薄河道砂体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地震资料面元尺度由15 m×30 m缩小为7.5 m×7.5 m,提高了地震资料垂向和横向分辨率,增强了曲流河窄薄河道砂体边界识别能力;馆二段为明显的曲流河"二元结构"沉积,岩性具河道沉积与泛滥平原沉积"砂泥间互"的特征;短期沉积旋回控制着不同沉积砂体的分布,上升半旋回中下部和下降半旋回上部河道砂体较发育;Ng2Ⅴ砂层组地震相分析揭示河道状、不规则圆弧状振幅或波阻抗异常体为曲流河河道沉积和点坝砂复合体,预测河道总体上呈北东—南西和近南北向展布.预测结果与钻井实测结果吻合度高,表明窄薄河道砂体地震识别结果真实、可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