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尔扈特
土尔扈特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22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宗教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4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内蒙古社会科学、西域研究、新疆地方志等;
土尔扈特的相关文献由201位作者贡献,包括吐娜、桑克文、杨继伟等。
土尔扈特
-研究学者
- 吐娜
- 桑克文
- 杨继伟
- 吴元丰
- 娜仁高娃
- 孙剑
- 李远江
- 杨献平
- 赵卫宾
- 马大正
- 内玛才让
- 刘训练
- 卢本扎西
- 吴东风
- 周学军
- 宋易
- 宗永平
- 宝尔夫
- 李金轲
- 温大勇
- 牛海桢
- 王国元
- 玛德丽娃
- 禹会环
- 英卡尔·巴合朱力
- 萨仁高娃
- 蔡家艺
- 蔡彩
- 达力扎布
- 道·才吾加甫
- 郭美兰
- 阎德荣
- 阿拉腾奥其尔
- 阿木古楞
- 马汝珩
- M.乌兰
- 一叶舟
- 万雪玉
- 严明亮
- 乌兰
- 乌林花
- 乔美玲
- 于晓东
- 亚楠
- 任冒谷
- 何凡
- 余少华
- 佟佳江
- 倪楠
- 其格
-
-
高娃;
刘壮
-
-
摘要:
土尔扈特蒙古族的东归精神是土尔扈特人民在东归的历史背景下与中华多元一体民族共同体之间逐步形成、凝练与发展起来的,为大多数民族成员所接受和认同的价值取向与思想理念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与思想情感的集中表达。东归精神在政治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三个层面对中华民族认同的过程中,不断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为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弘扬东归精神的当代价值更是题中之义。
-
-
陶晓姗
-
-
摘要:
1771年土尔扈特等部东归是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乾隆帝派人护送东归土尔扈特等部代表,从伊犁出发前往热河觐见,并于九月十七日,宣布封赏谕旨。但东归土尔扈特等部首次参加热河觐见、授封人物却因种种原因有呈现一个动态变化的情况,而学术界近40年来在相关人数与名单上一直有多种观点。经对诸多档案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可知:朝觐队伍出发时,即有子弟顶替父兄出发情况,总计为13人(12位台吉,1位喇嘛),途中1位台吉劳章扎布病逝;共12人抵达热河觐见到皇帝,11位台吉授封,喇嘛罗卜藏丹增未授封;但不久台吉额默根乌巴什病逝,乾隆帝淡化了此事,在其所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只载10位亲至台吉,而且并未提及喇嘛罗卜藏丹增。
-
-
内玛才让
-
-
摘要:
渥巴锡汗为蒙古土尔扈特汗国首领.学界对渥巴锡汗关注较早,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其临终病案尚乏关注.通过满文档案有关喇嘛僧医、伊犁惠宁城满洲营前锋及商人对其病情的描述,并结合当今医生的诊断,渥巴锡汗应遭风寒侵袭,身患恶性水肿,且由于治疗不当,贻误病机,终致心肾衰竭而去世.
-
-
-
-
-
林特特
-
-
摘要:
盛夏,我去了趟巴音布鲁克。汽车在山间穿行,绕盘山公路一圈又一圈,窗外景色变化,提示着我们时而在山脚,时而在山巅,一百多圈后,我们抵达目的地,天也黑了。还没进入景区,我就先醉了一场。在巴音布鲁克的第一夜,我们住在巩乃斯河畔的一家客栈,宴席开始,好客的主人率着能歌善舞的姑娘们轮番祝酒、献唱。她们自我介绍:“我们是蒙古族,是东归英雄土尔扈特的后代。”
-
-
严明亮;
李咏兰
-
-
摘要:
采用随机取样方法,于2017年9月在额济纳旗对土尔扈特蒙古族196例(男84例,女112例)成人的面颊皮褶、肱二头肌皮褶、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髂嵴上皮褶和小腿内侧皮褶7项皮褶厚度进行了测量,分析了皮褶厚度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对皮褶厚度进行了性别间的u检验,并与我国部分族群的皮褶厚度进行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性别间皮褶厚度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面颊皮褶厚度外,女性其余各项皮褶厚度均高于男性.(2)同年龄组性别间体脂百分含量(%)比较,女性各项体脂百分含量(%)均高于男性.(3)随年龄增长,土尔扈特蒙古族在60岁以前,髂前上棘皮褶和髂嵴上皮褶逐渐变厚.(4)土尔扈特蒙古族男性肩胛下皮褶最厚,肱二头肌皮褶最为菲薄,躯干部的皮下脂肪厚度高于四肢.女性则是肱三头肌皮褶最厚,肱二头肌皮褶最为菲薄.(5)与其他14个族群比较,除髂前上棘皮褶外,土尔扈特蒙古族其余各项皮褶厚度均高于其他族群.土尔扈特蒙古族皮褶厚度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特征.
-
-
孔令伟
-
-
摘要:
近年新疆伊犁特克斯县发现两篇完整的藏文文书,原收藏于当地藏传佛教寺院,经笔者考证,为1771年自伏尔加河流域东归的土尔扈特人所携回.作为遗留性史料的这两件藏文文书,为史家探索17-18世纪土尔扈特、西藏地方以及清廷三者间的交往,开启了一扇大门.结合藏文档案、托忒文史籍与清朝官方文献,可知咱雅班第达圆寂后,其弟子所组成的卫拉特大库伦于1676年由额尔齐斯河中游远徙至今日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一带,并与土尔扈特人建立联系,自此成为土尔扈特联系西藏地方与清朝的重要桥梁.由现存藏文档案可以确知,17世纪以来,土尔扈特人即便受到地理的隔绝与沙俄的阻挠,仍然通过卫拉特大库伦与西藏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联系,更促成土尔扈特数度绕道北京前往西藏进行朝圣之旅.文章最后讨论18世纪后期随土尔扈特东归的卫拉特大库伦如何被纳入清朝的边疆秩序中,及其最终淡出历史舞台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