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联盟
国际战略联盟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274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生产力研究、集团经济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2002第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年会等;国际战略联盟的相关文献由115位作者贡献,包括付春、郭洪仙、凯旋等。
国际战略联盟
-研究学者
- 付春
- 郭洪仙
- 凯旋
- 刘晓红
- 叶欣
- 孟卫东
- 张汝根
- 成功
- 潘思谕
- 秦江萍
- 胡大江
- 胡美群
- 邝先慧
- 陈学梅
- 陈秀梅
- 黄秋文
- 乔培国
- 仲伟林
- 何汉林
- 倪建平
- 倪鹏飞
- 凌子轩
- 刘主光
- 刘刚
- 刘小婷
- 刘恩专
- 刘盛
- 刘立峰
- 刘颖
- 剑萍
- 卢传敏
- 卢金标
- 卿崧
- 吕坚
- 吴婷
- 吴宝军
- 周云洁
- 周全
- 周曼
- 周爱农
- 周黔
- 夏清华
- 姜雪
- 娄美珍
- 孙州霞
- 孙林岩
- 孙波
- 孙玺
- 宋华
- 宋榕
-
-
李琦;
陆思博
-
-
摘要:
构建国际战略联盟是中国企业逾越国家及地区间壁垒实现“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基于制度理论,以1996-2016年间849组中国企业股权式国际战略联盟为样本,聚焦行政距离对中国企业股权式国际战略联盟达成的影响,通过构建概念模型,探究外部合法性与内部合法性的共同作用机制并分析内部合法性机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行政距离显著正向影响中国企业股权式国际战略联盟的达成,东道国企业为国有企业负向调节行政距离和股权式国际联盟达成的关系。结合实证分析结果,跨国企业在进行国际化方式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国家及地区间不同维度的差异性,采取与之相适配的国际化方式,加强自身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合法性。同时企业也应根据联盟伙伴的特征采取与之匹配的差异化策略,平衡外部和内部合法性的作用,降低“外来者劣势”。
-
-
张怡卓
-
-
摘要:
在经济一体化及大数据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最大化企业价值对于跨国制造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论文从改进内部预算结构出发,提出一种基于价值链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法.通过对比传统的预算管理,论文分析了跨国制造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价值关注低及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针对性地将EVA及战略联盟等引入与价值链相关的全面预算管理,该方法将优化跨国制造企业的资源分配,塑造其核心竞争力.
-
-
-
王长缨
-
-
摘要:
在"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高职教育的职责应包括:培养高素质多样化国际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助推创新创业、服务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建设.要完成历史发展赋予高职教育的这一使命,仅靠传统的教育方式或合作方式是不能实现的,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与政府、机构、学校、企业共同寻求共荣点打造国际战略联盟,才能架起共同发展的通衢大道.
-
-
-
-
刘小婷
-
-
摘要:
自1979年汽车巨头美国福特和日本马自达"联姻",首创性地组成国际战略联盟以来,国际战略联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联盟合作的高潮。各领域的企业纷纷"牵手",并且大多的联盟企业都取得了良好的收益。为此,本文旨在通过剖析国际战略联盟这一兼具竞争与合作的新型组织及中国企业自身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企业如何利用国际战略联盟模式实现国际化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
-
卢金标
-
-
摘要:
本文基于中药文化认同和相似度的角度考量,对广西中药业国际战略联盟的方向和思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广西中药产业实施国际战略联盟的动因、思路和自我突破方向.特别强调在中药产业领域,国际联盟对象的所在国产业现状和中药文化认可度、相似度对国际联盟策略的影响,阐述了中药产业国际联盟的推进应该伴随中药文化在国际同步推进的战略指导思想,这一思路对中国中药业国际战略联盟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凌子轩;
周全
-
-
摘要:
国际战略联盟是企业扩张的方案之一.因其低投入、速度快、风险小等优势获得了众多企业的认可.然而联盟稳定性不如人意,失败率高达50%以上.本文从联盟的退出成本入手,剖析国际战略联盟失败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
-
潘思谕
-
-
摘要:
文章分析了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价值创造机理,明晰了价值创造效应及其拓展途径的具体内涵,研究了中国与东盟企业的国际战略联盟的价值创造效应及其拓展途径.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企业组建国际战略联盟的根本动因是为了获取关键性资源,开发东盟市场.不同模式与类型的国际战略联盟的价值创造机理、价值创造效应及其拓展途径不同.联盟各方必须共同努力,充分合作,通过各种合理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拓展联盟的价值创造效应.
-
-
秦江萍;
叶欣
-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2002第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年会》
| 2002年
-
摘要:
本文在对经济全球化背景、全球性战略特点以及三种主要的全球性战略和不同的国际战略联盟形式进行广泛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跨国公司实施全球性战略并非是一种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时髦选择,是否需要采用全球性的战略导向,采用何种类型的全球性战略,通过建立何种形式的国际战略联盟来实施全球参与的战略,并键要适应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行业环境,要符合公司现有的能力,要服务于跨国公司特定的战略目标,同时要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有针对性地设计、有选择地实施最能实现自身竞争优势的战略形式.